张松松
- 作品数:5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对黄刺玫叶片光响应特征参数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6年
- 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以3年生黄刺玫(Rosa xanthina L.)植株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利用CIRAS-2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8个土壤水分含量下测定了黄刺玫叶片的光响应过程。探讨了黄刺玫光合生理参数与土壤水分的定量关系及土壤水分效应等级划分问题。结果表明:黄刺玫的净光合速率(P_n)、光合量子效率(Φ)、水分利用效率(WUE)、胞间CO_2浓度(C_i)和蒸腾速率(T_r)对土壤水分都具有明显阈值响应特征。土壤相对含水量(RWC)在36.2%—81.2%范围内,黄刺玫在强光下的P_n和WUE水平较高,光合作用不会发生明显的光抑制。RWC为66.5%左右时,Φ与P_n达到最高水平,表现出较强的光能利用潜力;RWC为81.2%为时,T_r达最大值,RWC为44.5%时,WUE为最大值。依据黄刺玫叶片P_n、C_i、T_r和WUE与土壤水分的定量关系确定RWC在低于36.2%时为"低产低效"等级,在36.2%—44.5%之间为"低产高效"等级,44.5%—66.5%为"高产高效"等级,66.5%—81.2%为"高产中效"等级,在高于81.2%时为"低产低效"等级。
- 夏宣宣张淑勇张光灿方立东张松松李辉
- 关键词:光合作用黄刺玫土壤水分黄土丘陵区
- 鲁中山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分形及水分入渗特征被引量:8
- 2013年
- 为探讨坡耕地土壤入渗性能退化特征与分形机制,对鲁中山区选择典型小流域,运用土壤分形和水文学原理与方法,通过测定坡耕地、弃耕地、生态林地和经济林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分形特征与入渗性能,探讨土壤入渗速率与土壤颗粒分维及孔隙分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稳渗速率表现为坡耕地>弃耕地>生态林地>经济林地,土壤颗粒分维数与孔隙分维数表现为生态林地>经济林地>弃耕地>坡耕地;2)研究区土壤颗粒分维与孔隙分维数之间显著正相关,二者与土壤黏粒及粉粒体积分数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入渗速率显著负相关;3)霍顿入渗模型和幂函数模型比较适用于拟合研究区土壤入渗过程与入渗速率,而菲利浦模型的适用性较差。因此,研究区土壤具有粗骨性砂土的物理特性,坡耕地耕作会加剧土壤中粉粒和黏粒等细粒物质流失,降低土壤颗粒分布与孔隙分布的均匀性及其分维数,导致土壤入渗性能增强但水肥保蓄性能降低。
- 徐萍刘霞张光灿单桂梅张松松方立东
- 关键词:土壤结构土壤入渗分形维数坡耕地
-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流域坡改梯工程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5年
- 为了解田间耕作方式对小流域坡改梯工程实施效果的影响,在沂蒙山区沂水县大峪小流域,对坡改梯工程实施后不同耕作方式(垄沟耕作、田间免耕和埂坎耕作)梯田的土壤流失量、土壤水文物理性能和作物产量进行调查。引用水土保持生态经济指数的概念,分析不同耕作方式梯田的水土保持生态经济耦合效果。结果表明:小流域坡改梯工程实施后,不同耕作方式对梯田工程的水土保持生态与经济效果具有明显影响:1)相对于坡耕梯田(埂坎耕作)的土壤流失量和养分流失量,林果梯田(田间免耕)分别为7.1%和9.6%明显小于作物梯田(沟垄耕作)的22.1%和24.8%,也就是田间免耕的控制效果明显大于垄沟耕作的控制效果;2)相对坡耕地,作物梯田和林果梯田对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土壤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提高程度都在30%以上;但后者对土壤水文物理性能的提高成度大于前者;3)坡耕梯田(埂坎耕作)的水土保持生态经济指数(Ec)值是作物梯田(沟垄耕作)的19%,同时林果梯田(田间免耕)的Ec值又是作物梯田(沟垄耕作)的18.87倍。梯田田间免耕方式在控制田间土壤流失和养分流失、改善土壤水文物理性能、提高水土保持生态经济耦合效果方面的作用,都明显大于梯田垄沟耕作方式;而田埂和田坎破坏后种植农作物的梯田埂坎耕作方式,会明显降低梯田工程的水土保持生态与经济效果。
- 张松松胡续礼张光灿邢伟刘霞姚孝友
- 关键词:坡改梯水平梯田耕作方式土壤流失量
- 淮河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及存在问题
- 为了掌握淮河流域片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的实施效果,明确重点工程存在的主要水土流失问题,本文针对淮河流域内重点工程典型区域为研究范围,采用遥感调查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空间以及具体实施的各项措施进行探...
- 张松松
- 关键词:水土流失淮河流域
- 文献传递
- 土壤水分与光照对黄刺玫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为探讨黄土丘陵区黄刺玫对水分的利用效率,以黄刺玫3年生盆栽植株为材料,利用CIRAS-2型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在8种土壤相对含水量RWC条件下测定黄刺玫叶片光合生理参数的光响应过程,研究黄刺玫水分利用效率WUE与土壤相对含水量和光照强度(光合有效辐射量PAR)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黄刺玫净光合速率Pn对土壤相对含水量RWC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响应关系,Pn在RWC为44.5% ~66.5%时具有较高水平,在RWC为66.5%时的水平最高;2)黄刺玫蒸腾速率对RWC变化的响应比较敏感,蒸腾速率在RWC为66.5%时达到最高水平,在RWC增大或减小时都会明显降低;3)黄刺玫水分利用效率在RWC为22.9% ~ 54.5%时较高,在RWC为44.5%时水平最高,黄刺玫水分利用效率对PAR变化的响应不敏感,在PAR为800 ~2 000μmol/(m2·s)时都具有较高水平.
- 赵瑜胡续礼张光灿方立东张松松张淑勇刘霞
- 关键词:水分利用效率光合作用黄刺玫生态适应性黄土丘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