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继红
- 作品数:32 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北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角膜K-F环与肝豆状核变性关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威尔逊氏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由Wilson首先报道和描述,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
- 罗继红梁娜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角膜K-F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遗传性铜代谢障碍铜代谢障碍疾病WILSON
- 运用郑钦安阴火理论阐释火热目疾之辨治机制被引量:3
- 2022年
- 郑钦安认为阴火的本质是肾中之阴水过盛而上泛,肾中真阳真火也随之一起向上浮、向外越,阴盛格阳,而成火热之症,阴证是本质,虚热是假象。本文通过对郑钦安相关著作梳理,结合后世医家对火的阐释,探讨阴火的形成机制和治疗方法,并结合眼病临床实例阐释阴火的本质,为一些火热目疾、疑难性、复发性眼科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薛林平罗继红罗继红李杜军
- 关键词:郑钦安阴火扶阳目疾
- 三消内障方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观察三消内障方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的DME患者78例(78只眼),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9例(39只眼),予以雷珠单抗0.5 mg玻璃体腔注射,同时从注射日开始口服三消内障方1个月;对照组39例(39只眼)仅行雷珠单抗0.5 mg玻璃体腔注射治疗。于注射前、注射后1个月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检查,比较两组视力及黄斑厚度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注射1个月后,两组的BCVA较治疗前都有所提高,黄斑视网膜厚度较治疗前都有所降低,治疗组两项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首次注射后,治疗组需再次注射者19只眼(19/39,48.72%),对照组为26只眼(26/39,66.67%),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74,P=0.109)。结论三消内障方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DME的疗效优于单纯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
- 罗继红吴克虎却瑾李杜军
- 关键词: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 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恢复期干眼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评价穴位注射鱼腥草辅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恢复期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SK恢复期干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泪液联合抗炎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内球后穴注射鱼腥草治疗,每次3 mL,每日1次,连续3次,之后调整为隔日1次,连续3次,6次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15、30 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以及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7、15、30 d两组患者VAS评分、CF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C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15、30 d,两组患者SⅠT、BUT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15、30 d观察组SⅠT、BUT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鱼腥草辅助治疗HSK恢复期干眼可促进角膜上皮恢复,减轻不适症状,同时可增加泪液分泌和泪膜的稳定性。
- 张光红李小玉李杜军吴克虎吴克虎罗继红
-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干眼症穴位注射鱼腥草
- 青光眼滤过手术抗瘢痕化药物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4年
- 青光眼是一种致盲率高、治疗较困难的眼病,滤过性手术仍是目前药物无法控制的青光眼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后2年内的失败率达15%-25%。目前国内外研究了较多的抗瘢痕形成的药物及方法,笔者就近几年抗青光眼术后瘢痕形成的药物和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郑露李杜军罗继红
-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手术药物瘢痕化抗青光眼术后抗瘢痕形成滤过性手术
- 一种眼科术后防护眼罩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眼科术后防护眼罩:包括镜架,所述镜架上两侧对称设有镜框,所述镜框与镜架通过螺栓相连,所述螺栓位于镜架两侧下方,所述镜架两侧对称设有固定绳;所述镜框后端设有软垫,所述软垫与镜框固定连接,所述镜框前端内部...
- 罗继红李杜军张光红李小玉黄娟罗琪彭丹
- 文献传递
- 应用网络药理学分析牛黄治疗角膜炎的作用机制
- 2023年
-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从整体水平观察牛黄-靶点-角膜炎的复杂网络关系,探讨牛黄治疗角膜炎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首先通过DisGeNET在线数据库收集角膜炎相关的基因,构建角膜炎相关蛋白质的互作网络,然后经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TCMSP)平台、中国科学院化学数据库查询,结合文献报道,收集牛黄中分离鉴定的组成成分,导出各成分SMILES结构式信息,利用在线软件SwissTargetPrediction预测作用靶点,进而构建牛黄活性成分-预测靶点网络图,最后将角膜炎相关蛋白质的互作网络与牛黄活性成分-预测靶点网络进行合并,得到牛黄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系统分析牛黄治疗角膜炎的潜在作用靶点及其在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分析牛黄治疗角膜炎的作用机制。结果共搜索到39个已分离鉴定的牛黄组成成分,角膜炎相关靶点65个,牛黄治疗角膜炎的潜在靶点28个;28个潜在靶点中包含7个直接作用靶点,即肿瘤坏死因子、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Toll样受体9、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8、白细胞介素(IL)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和神经营养受体酪氨酸激酶1。28个潜在靶点可被注释入12项生物过程、18项细胞组分、13个分子功能,经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纳入10条KEGG信号通路,主要涉及人巨细胞病毒感染、阿米巴病、抗叶酸耐受性、PI3K-Akt信号通路、类风湿性关节炎、凋亡、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疟疾、非酒精性脂肪肝、IL-17信号通路。结论牛黄可能通过抗炎、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和炎症调控等作用发挥对角膜炎的辅助治疗作用。
- 莫国艳陈吉军韩林涛田代志罗继红李杜军
- 关键词:角膜炎网络药理学信号通路牛黄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 61年Novotng和Alvis首先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应用于临床.我国70年代开始试用国产设备,80年代起广泛开展.某些化合物受光线照射后,吸收辐射光的部分能量,并发射出改变了原来波长的光线,停止照射后,在10-9秒内仍...
- 罗继红
- 关键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荧光素钠
- 冰珍清目滴眼液治疗假性近视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假性近视(pseudomyopia)亦称调节痉挛性近视,发病人群以学龄儿童或青少年居多,该人群眼的调节力较强,患近视的机会较多,加上不注意眼的卫生,过度使用调节,常常导致调节紧张与痉挛,视远物不清,表现为近视状态。中国的近视患者已占世界的33%,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0%。近年来,笔者采用冰珍清目滴跟液治疗100例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疗效理想且安全,现报道如下。
- 罗继红梁娜
- 关键词:假性近视
- 内球后穴注射大剂量鱼腥草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内球后穴注射大剂量鱼腥草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于湖北省中医院眼科门诊确诊的HSK患者120例(123眼),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61眼),试验组60例(62眼)。对照组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及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点眼局部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内球后穴穴位注射大剂量鱼腥草,15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显效率、眼部症状和体征总评分,以及角膜知觉恢复情况,并随访1年比较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眼部症状和体征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试验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的角膜知觉均较治疗前明显恢复(P<0.01),且试验组角膜知觉恢复较对照组显著(P<0.01)。试验组的HSK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用药不适感及副作用。结论内球后穴注射大剂量鱼腥草结合药物与穴位刺激的双重功效,对治疗HSK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眼部症状和体征,同时减少复发,不良反应轻微,临床上值得应用。
- 张光红罗继红李杜军李杜军吴琳
- 关键词:鱼腥草穴位注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