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新

作品数:4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移栽
  • 2篇驯化移栽
  • 2篇硝酸钙
  • 2篇快繁
  • 1篇单株
  • 1篇地震
  • 1篇调节剂
  • 1篇休眠
  • 1篇休眠解除
  • 1篇腋芽
  • 1篇移栽驯化
  • 1篇优势种
  • 1篇增殖
  • 1篇正午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生长
  • 1篇植物生长调节
  • 1篇植物生长调节...

机构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国家花卉工程...

作者

  • 4篇王新
  • 2篇钟原
  • 2篇成仿云
  • 2篇文书生
  • 1篇李丹雄
  • 1篇赵廷宁
  • 1篇杨建英
  • 1篇史常青

传媒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汶川地震滑坡迹地植被恢复中优势种的种间关联性被引量:14
2014年
为加快汶川地震滑坡迹地的植被恢复进程,基于2×2列联表及优势种的重要值,采用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滑坡迹地的优势种及其种间联结性与相关性,找出适宜种及其组合.结果如下:(1)研究区植物群落整体的联结性很紧密(VR=4.25),种间关系稳定,周边未受损样地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比自然恢复样地和人工恢复样地的高.(2)研究区有48种优势种,以草本植物为主,菊科和禾本科的植物较多;自然恢复样地和人工恢复样地的优势种以草本为主,两者的植物种相似程度很高,达到0.30,而未受损样地的则以乔木为主,占43.8%.(3)在χ2种间联结性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中,显著以上正相关的种对仅占所有种对的6.63%及9.01%.(4)筛选出刺槐-野蔷薇-雀儿舌头和马桑-醉鱼草-水麻两组植物组合供研究区在地震滑坡迹地进行人工植被恢复时使用.本研究表明,汶川地震滑坡迹地的植被处于演替初期,建议在植被恢复初期时增加植物种数,种植以灌木和小乔木为主的植物.
李丹雄杨建英史常青周进王兴宇王新伏凯赵廷宁
关键词:汶川地震植被恢复优势种种间联结性
‘凤丹’牡丹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有关‘凤丹’牡丹(Paeonia ostii‘Feng Dan’)组织培养的报道多集中于以胚、叶柄、根等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而以鳞芽为外植体进行快繁仅见少数报道,且普遍存在增殖率低、生根困难和移栽成活率低等问...
王新
关键词:离体快繁休眠解除驯化移栽
‘正午’牡丹微繁殖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0
2016年
本研究以‘正午’牡丹腋芽为外植体,建立了高效的牡丹微繁殖体系。腋芽的初始培养基为WPM+0.5mg/L BA+0.2mg/L GA3,培养50d后,一个丛生芽平均可切分为13个繁殖体用于增殖培养;增殖培养基为WPM[1668mg/L Ca(NO3)2·4H2O]+0.5mg/L BA+0.2mg/L GA3,以35d为一个继代培养周期,增殖率为3.0,共继代培养7次;生根培养时,先将无根苗在复壮培养基[1/2MS(296mg/L CaCl2)+0.5g/L活性炭]上培养20d,再转入根诱导培养基[1/2 MS(296 mg/L CaCl2)+1.0 mg/L腐胺+1.0 mg/L IBA]培养30d,最后转入根形成培养基[1/2 MS(296mg/L CaCl2)+4.0g/L活性炭]培养20d,其生根率达77.2%;驯化与移栽基质为珍珠岩∶蛭石∶草炭土=1∶1∶1,组培苗移栽成活率高达92.1%。这表明以‘正午’牡丹腋芽建立的微繁殖体系具备规模化商业生产的价值。
文书生成仿云钟原王新李刘泽木黄弄璋
关键词:腋芽硝酸钙增殖移栽驯化
凤丹牡丹鳞芽离体培养与快繁技术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研究建立凤丹牡丹离体快繁技术体系,为油用牡丹优良单株无性快繁与新品种培育开拓新途径。【方法】早春从不同单株采集鳞芽外植体,置于WPM+6-BA 0.5 mg·L^(-1)+GA_3 0.2 mg·L^(-1)培养基中离体培养,根据启动诱导率及增殖系数,筛选适宜离体培养的单株,并对最优单株展开深入研究;在增殖阶段,采用单因子和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WPM培养基中Ca(NO_3)_2浓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6-BA,GA_3,NAA,KT及TDZ)配比对增殖的影响,获得最佳增殖培养基及其PGRs组合;在诱导生根阶段,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冷处理时间和IBA浓度对生根率及生根质量的影响,获得最佳生根培养方案;根据生根质量划分生根苗等级,并观察移栽成活率。【结果】1)凤丹牡丹启动培养存在基因型差别,供试的17个高结实单株中有7个诱导率≥50%、增殖系数≥2.50,适宜进行离体培养,其中单株FD10表现最佳(诱导率100%、增殖系数4.58),被用于研究建立离体快繁技术体系;2)对培养基中Ca_2+浓度与PGRs对增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增殖培养基及其PGRs组合为WPM[Ca(NO_3)21 544 mg·L^(-1)]+6-BA 0.5 mg·L^(-1)+GA_3 0.2 mg·L^(-1),以40天为继代周期,增殖系数为3.87,共继代6次;3)对冷处理天数与IBA浓度对生根影响的研究表明,无根苗先在根诱导培养基(1/2 MS+IBA 2.0 mg·L^(-1)+腐胺1.0 mg·L^(-1))上培养30天(其中前8天进行4℃冷处理),再转入生根培养基[1/2 MS(CaCl_2加倍)+活性炭4.0 g·L-1]培养20天后生根率达56.67%;4)把生根苗按生根质量分为1~3级,其中1级苗占比84%,2级和3级苗占比分别为12.5%和3.5%,移栽至基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体积比1∶1∶1)中,60天后发现愈伤组织少的1级苗成活率达66.67%,而愈伤组织发达的2级和3级苗则死亡,表明生根质量对移栽成活至关重要。【结论】凤丹牡丹离体快繁技术必须建立在基因型选择的基础上,本研究初步建立
王新成仿云钟原文书生李刘泽木黄弄璋
关键词:基因型硝酸钙植物生长调节剂驯化移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