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凯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医科大学校级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秦艽
  • 2篇肝损伤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氧化应激
  • 1篇药动学
  • 1篇药动学评价
  • 1篇药浓度
  • 1篇叶黄素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细胞
  • 1篇相色谱
  • 1篇小鼠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及不良反...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细胞

机构

  • 4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毛凯
  • 2篇张霞
  • 2篇张鹏
  • 1篇刘瑢
  • 1篇文友民
  • 1篇张文萍
  • 1篇徐力生
  • 1篇张斌
  • 1篇杨小英
  • 1篇马晓娟
  • 1篇张浩
  • 1篇宁艳

传媒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秦艽抗肝损伤活性部位筛选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筛选秦艽发挥保肝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用系统溶剂法对秦艽95%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分成4个极性部位,用所得不同极性部位的药液灌胃大鼠7d后,皮下注射CCl4花生油溶液,致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测定血清学指标(ALT,AST)并制作病理学切片,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秦艽提取物水溶性部位的高、低剂量组均可明显抑制大鼠血清中ALT、AST的升高(P<0.01);病理学切片显示,秦艽提取物水部位能明显减轻模型动物肝脏病变程度。结论:水溶性部位为秦艽保肝护肝的活性部位。
张霞毛凯张鹏徐力生
关键词:秦艽急性肝损伤活性部位
ALL患儿HD-MTX血药浓度对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监测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在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过程中的血药浓度,分析给药剂量、性别、民族对血药浓度、排泄延迟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HD-MTX化疗的57例患儿(共计246例次)化疗期间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MTX血药浓度,以及化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5 g/m^2组24、36 h的血药浓度高于3 g/m^2组、4 g/m^2组(P <0.05),三个剂量组的48 h MTX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回族儿童与汉族儿童比较,3 g/m^2组36 h MTX血药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其余组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性别患儿各时间点血药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给药剂量、性别、民族组的药物排泄延迟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45.8%)、黏膜损伤(19.0%)、肝功能损害(17.1%)较多见。结论 HD-MTX治疗ALL患儿安全有效,但患儿个体间血药浓度差异较大。因此,应监测患儿(尤其是对药物排泄延迟的患儿)的MTX血药浓度,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ALL患儿化疗的安全性。
杨小英毛凯张浩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甲氨蝶呤血药浓度
秦艽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研究秦艽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阳性对照(硫普罗宁)组、秦艽提取物高、中、低剂量(4,2,1 g生药/kg)组,用50%乙醇(5g·kg-1),qd,灌胃小鼠诱发酒精性肝损伤,实验连续10 d。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秦艽提取物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显著降低ALT和AST活性及MDA含量(P<0.05),提高SOD活性(P<0.05),减轻肝组织病变。结论:秦艽提取物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张鹏刘瑢张霞毛凯宁艳文友民
关键词:秦艽酒精性肝损伤氧化应激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叶黄素血药浓度及其大鼠灌胃药动学评价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大鼠血浆中叶黄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大鼠灌胃叶黄素后的药动学特征。方法:血浆样品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叶黄素浓度。色谱柱为ODS Hypersil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二氯甲烷(60∶20∶20),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445 nm。SD大鼠单剂量灌胃给予10 mg·kg^(-1)叶黄素,分别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药物的浓度并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所得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专属性较高,叶黄素在0.05~4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 9),精密度及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大鼠灌胃叶黄素混悬液3 h后达到血药浓度峰值140.81 ng·mL^(-1),药时曲线下面积为1 852.94 ng·h·mL^(-1),生物半衰期为25.25 h。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能够满足血浆中叶黄素测定及药动学研究的要求。药动学结果显示,叶黄素经灌胃给药后在大鼠体内吸收速度较慢,吸收程度较低且消除缓慢。
毛凯马晓娟张斌张文萍
关键词:叶黄素灌胃给药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药动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