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益 作品数:43 被引量:130 H指数:6 供职机构: 韶关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政治法律 历史地理 更多>>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1 2023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新乡贤是乡村的重要人才资源,在乡村治理中不仅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还能有效带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城镇化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乡村涌现出一批有知识、有能力、有资本、有道德、有情怀的新乡贤,他们满怀回报家乡的热情回报家乡。同时,他们是乡村社会治理的新生力量且积极主动参与其中。然而,新乡贤在参与乡村治理中仍面临着相关制度不完善、自身治理能力有限以及参与渠道不畅通等现实问题。为此,可通过构筑新乡贤顶层设计、提升乡贤自身能力素质、畅通新乡贤参与渠道等路径实现新乡贤更好参与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陈燕翔 廖益关键词:乡村治理 从教育管理者走向教育领导者:大学校长角色定位研究 被引量:2 2019年 大学校长作为管理者和作为领导者的角色冲突主要表现为行为上的差异,具体表现在行为主体、行为结构、行为导向和行为目标上呈现不同的行为特征。从权变理论考察其中管理、领导与环境三维匹配关系,大学校长角色可以划分守成型、管控型、改革型和卓越型四种。从大学校长角色定位的静态与动态分析来看,在大学校长角色的四种类型中,现实可行的角色选择是形成一种权变机制,相机确定大学校长的角色类型,这更加有利于推进大学校长从教育管理者走向教育领导者。 孙家明 孙家明 廖益关键词:大学校长 角色冲突 角色定位 权变理论 “县管校聘”背景下S市交流轮岗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探究——基于OECD教师职业幸福感框架体系 2024年 运用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框架体系探究“县管校聘”背景下S市交流轮岗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发现“县管校聘”背景下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既涉及教育政策层面也涉及学校层面。正向影响因素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更好的环境体验、更多的社会支持。负向影响因素有补贴力度不足、工作负荷较大、工作压力增加。基于调研提出以下策略:完善补偿机制,加大激励力度;提高培训效能,推动减负赋能;打造人文管理,减缓工作压力。 黄欣宜 廖益关键词:教师职业幸福感 试论基于劳动合同法的职业院校实习生管理 2012年 目前,全国每年都有大量来自职业院校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这样一支庞大的劳动力队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应该怎样管理,以什么为依据进行管理成为当下摆在学校和企业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对实习生和实习生适用《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方面进行概念的厘定与分析,旨在为学校和企业管理实习生中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难题寻求法理化的管理依据和管理对策,也为学校和企业的实习生管理以及实习生的自我维权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廖益 李德富 刘远锋关键词:职业教育 实习生 劳动合同法 “三型人才”培养视域下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韶关学院为例 地方本科院校注重应用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给师范生教育实践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培养“成功教师”的一个重要环节,师范生教育实践正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高度关注。针对举办教师教育的有关院校在师范生教育实践探索中存在的一... 廖益 张其志 吴文刚 黄德群关键词:教师教育 师范生教育 教育实践 地方本科院校主动融入区域基础教育的路径与思考 被引量:2 2017年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教师,高水平师资的培养取决于政府、高校与中小学的协同努力。在借鉴其他高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与优势以及粤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特点,韶关学院构建了"校地协同、校校融合、四维一体"的教师教育实践模式,体现了地方本科院校"特色教师教育"的发展路径。通过明确定位、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大数据管理,为区域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廖益 黄德群 赵三银 黄华明 周玲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基础教育 教师教育 地方高校“四维一体”服务与引领山区教师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根据粤北地区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文章简述了高校引领与服务山区教师教育发展路径探索过程,详述了所构建的“四维一体”教师教育共生新模式和“校地协同”发展新机制,文章最后简要说明了新模式、新机制应用成效和需注意的问题. 廖益 徐剑 黄华明 黄德群 赵三银 向爱国关键词:教师教育 可持续发展 大学教学管理模式的制度分析:新制度主义视角 2019年 学年学分制是中国大学教学管理的重要制度模式。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分析,该模式是过渡时期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理性选择和制度创新,或者说是一种制度结构的供给与需求的暂时均衡。现实的中国国情、社会经济、教育模式、办学资源实际决定了制度均衡的状态。从自主选择+有限选择、班导师制+辅导员制、班级授课制+课程班级制、专业注册费制+课程学分费制、学分认定制+学分转换制五个方面,探讨中国学年学分制的正式制度创新,有利于构建现代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推动高校内部制度改革产生“连锁效应”。 孙家明 廖益关键词:学年学分制 “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视阈下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研究高职院校的治理体系,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积极构建既适应深化自身内涵建设,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良性治理结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借鉴现代大学制度的视角,探索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内涵,分析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构建的现实需求,对高职院校治理体系进行实践考察,从办学章程、学术自治、育人平台、民主监督权等方面完善治理体系,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治理能力。 廖益 李德富关键词:高职院校 新常态下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路与对策 2017年 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对社会管理的模式、水平、效能和质量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这个基本国情。目前我国既处于调结构、惠民生、转型升级、社会经济中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这也是当今中国之新常态。十八届三中全会直面各种社会问题,如何引领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这对社会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社会管理必须适应这些新的变化积极创新。 李德富 廖益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 经济体制变革 利益格局调整 基本国情 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