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黎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4~6岁幼儿经济博弈中的信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6
- 2017年
-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幼儿是否在博弈任务中表现出对陌生人的信任行为,同时考察可能对幼儿的信任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个体认知因素(观点采择)和环境因素(负性反馈和代际传递)。研究对189名4~6岁幼儿及其家长进行多种任务的测量。实验一通过修订Evans和Krugger(2011)的信任博弈任务,考察幼儿在匿名信任博弈中的信任行为,结果发现与4岁幼儿相比,6岁幼儿对他人的信任更低;实验二考察了幼儿信任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幼儿在得到负性反馈结果后再次进行信任博弈任务时,他们对他人的信任比前次有所降低,6岁幼儿对他人返还数量的预期比4岁幼儿下降程度更大;6岁幼儿的信任行为(第一次给出意愿)与观点采择能力显著相关;6岁幼儿的信任水平与家长的信任水平显著相关。
- 李婷玉刘黎朱莉琪
- 关键词:信任信任博弈代际传递观点采择
- 5~13岁儿童对物种起源认知的发展
- 2014年
- 本研究采用临床访谈法,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情境,测查了5—13岁儿童对物种起源认知的发展。结果显示儿童对物种起源的解释越来越符合科学的解释,这种认知发展过程并不是以一种起源认知替代另一种起源认知的过程,而是多种起源认知以某种方式共存于儿童的认知系统中。本研究结果既显示了儿童对物种起源认知发展的跨文化一致性,也体现了不同文化和宗教环境影响下的差异性。
- 刘黎朱莉琪
- 关键词:物种起源朴素生物学理论科学教育
- 冲突情境下幼儿的选择性信任和信念修正被引量:4
- 2018年
- 幼儿如何选择性地采信他人提供的信息、获取知识,是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的重要问题。除客观的信息内容外,信息传递者的特征也影响幼儿的选择性信任。另外,在不确定情境下,他人证言与幼儿已有信念可能存在冲突,在二者冲突的情境下,幼儿是否可以采信他人的证言,并最终改变幼儿的已有判断是以往研究忽略的问题。本研究考察了当母亲证言与幼儿已有信念冲突时,不同程度的冲突情境(面对不同比例的合成动物时)对幼儿选择性信任和信念修正的影响。研究采用冲突信息源范式,向74名4~6岁幼儿呈现对不同比例合成动物(50%-50%任务vs75%-25%任务)命名的证言,考察幼儿对信息提供者的询问意愿、对证言的信任情况和在证言前后对合成动物的判断(信念修正)。信息提供的一方为母亲(提供相似度低的动物名称),另一方为陌生人(提供相似度高的动物名称)。结果发现,幼儿的选择性信任和信念修正受到母亲证言与已有信念冲突程度的影响。在低冲突情境下,幼儿对母亲证言的询问意愿和外显信任均高于高冲突情境。幼儿的信念修正存在年龄差异,在低冲突情境下,年长幼儿比年幼幼儿更倾向于改变已有信念,在高冲突情境下,年长的幼儿比年幼幼儿更不愿意改变已有信念。本研究结果表明,当母亲的证言与幼儿已有信念冲突时,中国幼儿可以区分不同程度的冲突情境,并且可以根据冲突的程度进行选择性信任和信念修正。
- 李婷玉刘黎李宜霖朱莉琪
- 关键词:信念修正信息提供者熟悉性
- 儿童对生命起源的认知发展
- 儿童对生命起源的朴素认知是其朴素生物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研究发现,西方儿童对生命起源的解释主要有四种类型:进化观(认为是某一物种是其它物种进化而来)、造物观(认为某一物种是某种超自然存在(比如神创造的)、人为主义观...
- 刘黎朱莉琪
- 关键词:生命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