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礼
-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109例报告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评价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1月至2013年11月为109例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保胆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0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110 min,平均(77.3±19.8)min;术中出血量5-15 ml,平均(8.2±3.6)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8-36 h,平均(18.5±9.9)h;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4-56 h,平均(28.2±10.3)h;术后住院2-5 d,平均(3.4±0.8)d。术后无出血、胆漏、急性胆囊炎、胆囊残留结石、胆管结石、胆管炎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39个月,均无胆囊恶变;1例于术后14个月结石复发合并急性胆囊炎,胆囊三角粘连致密,行腹腔镜手术时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1例于术后26个月复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余者均无结石复发及右上腹疼痛、肩背部疼痛等症状。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保留了胆囊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有胆结石家族史、高脂血症及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应慎重选择保胆取石术。
- 马晗李平江涛李栋李永崇赵彦礼蔡天勇
-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腹腔镜检查胆道镜检查保胆取石术
- 腹股沟疝患者的微创修补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普通平片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为普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可鉴方法。方法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48例腹股沟疝患者,行普通平片疝修补术的患者为无张力组,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患者为腹腔镜组,其中无张力组731例,腹腔镜组217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随访2年,记录患者并发症及复发概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明显短于无张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无张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及2年复发率明显优于无张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能够显著提高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效果。
- 李永刚江涛蔡天勇马晗李永崇凡豫新赵彦礼
- 关键词:腹股沟疝腹腔镜
- 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加速康复外科管理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评价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加速康复外科管理的效果。方法:对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0例胆囊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抽签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50例/组)。在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期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管理,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加速康复外科管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术后指标、住院的时间和住院的费用。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BCS评分、各项术后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住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其住院的费用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地减轻其术后疼痛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
- 李永崇赵彦礼马晗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疼痛
- 综合护理应用于普外科腹部手术后留置引流管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应用于普外科腹部手术后留置引流管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收治的400例普外科腹部手术后留置引流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0例)和观察组(200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引流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疼痛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引流管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引流管相关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SAS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普外科腹部手术后留置引流管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预防其发生引流管相关并发症,缩短其留置引流管时间,降低其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其不良情绪,增加其对护理满意度。
- 郭雅娟张丹赵彦礼
- 关键词:留置引流管综合护理
- 外伤性脾破裂行腹腔镜脾切除术28例报告
- 2014年
- 外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的损伤性疾病,常规的方法治疗是剖腹行脾切除术.现代医学技术飞速发展,微创技术的引入,腹腔镜手术改变了许多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使我们对外科许多种疾病的治疗有了新的探索和思路[1].我科2010年1月~2014年7月选择性应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治疗外伤性脾破裂2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马晗李平江涛李栋李永崇赵彦礼蔡天勇
-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外伤性脾破裂脾破裂行损伤性疾病现代医学技术微创技术
- 内镜下电凝止血联合鼻-空肠营养管置入在救治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救治中内镜下电凝止血联合鼻-空肠营养管置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收治的经CT检查排除门静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Forrest分级:Ⅰa~Ⅱb级)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各30例。给予肠内营养组内镜下电凝止血联合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治疗,给予肠外营养组内镜下电凝止血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的止血有效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肠内营养组的止血有效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肠外营养组的86.67%(26/30)(P<0.05)。肠内营养组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肠外营养组(P<0.05),住院费用显著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在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救治中,应用内镜下电凝止血联合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效果显著,能提升止血有效率,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 文静赵彦礼杨军谭品军
- 关键词: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 完全腹膜外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效果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79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TEP组40例,行TEP,TAPP组39例,行TAPP.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医疗费用、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半年的复发率.结果两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医疗费用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TEP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TAPP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两组均未出现复发.TEP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TAPP组的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行TEP、TAPP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但TEP术后并发症更少,患者疼痛更轻微.
- 赵彦礼李永崇江涛马晗蔡天勇凡豫新陈斌
- 关键词: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疼痛评分腹股沟疝
- 58例食管裂孔疝腹腔镜修补的点滴体会
- 2014年
- 食管裂孔疝是指腹腔内脏器(主要是胃)通过膈肌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所致的疾病。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国内外一些医疗中心在腹腔镜下修补食管裂孔疝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我院自2008年4月~2014年7月共完成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58例。报告如下。
- 马晗李平江涛李永崇赵彦礼蔡天勇
- 关键词:食管裂孔疝腹腔内脏器胃底折叠术补片修补膈肌脚
-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中不同补片固定方法的优势评价
- 2024年
- 目的探讨成人腹股沟疝接受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 Extraperitoneal Approach for Hernia Repair,TEP)中,选择不同补片固定方法的优劣比较。方法选取20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研究对象取自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按不同的补片固定方法分组,100例术中采用生物胶固定补片的治疗对象纳入对照组,另外100例术中采用不固定补片的治疗对象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炎性因子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正常活动及住院时间无统计学意义(t=1.095,0.115,0.631;P>0.05);观察组术后12h的VAS评分(3.42±1.13)分、24h的VAS评分(2.38±0.75)分、48 h的VAS评分(1.48±0.42)分均低于对照组(t=6.560,9.794,12.551;P<0.05)。观察组术后CRP水平(18.27±5.03)mg/L、IL-6水平(18.72±5.23)ng/L低于对照组(t=3.891,7.833;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更低(χ^(2)=6.437;P<0.05)。结论TEP术中不固定补片具有术后疼痛轻、炎性因子水平低及并发症少等应用优势,临床价值显著。
- 李永崇赵彦礼马晗
- 关键词:腹腔镜TEP
- 荧光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常规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HCC患者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治疗中选择荧光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与常规腹腔镜肝切除术(LH)的安全有效性。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对150例、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HCC患者展开分组,对比观察组(荧光LH,75例)与(常规LH,75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预后效果更佳(P<0.05)。术后,观察组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2.58±0.68)g/L、(9.68±1.63)g/L、(1.97±0.54)g/L均高于对照组(t=11.600,15.313,9.738;P<0.05)。术后,观察组的丙氨酸、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水平(32.48±5.18)U/L、(35.18±4.96)U/L均低于对照组(t=6.268,4.574;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67%低于对照组16.00%,差异显著(x^(2)=7.878,P<0.05)。结论在HCC肿瘤切除治疗中应用荧光LH对肿瘤切缘安全具有保障作用,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ALT、AST水平及术后并发症风险、复发率,手术及预后效果更佳。
- 赵彦礼马晗李永崇陈斌陈伟
-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