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文明

作品数:28 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药典
  • 6篇乌药
  • 5篇学成
  • 5篇化学成分
  • 4篇中国药典
  • 4篇国药
  • 3篇炮制品
  • 3篇中药
  • 3篇主要化学成分
  • 2篇药典法
  • 2篇镇痛作用
  • 2篇入药
  • 2篇入药部位
  • 2篇首乌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提取物
  • 2篇内酯
  • 2篇中医
  • 2篇子机

机构

  • 27篇湖南中医药大...
  • 11篇湖南中医药大...
  • 8篇常德市第一人...
  • 1篇湖南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科技职业...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省中医药...

作者

  • 27篇陈文明
  • 11篇张志国
  • 11篇杨磊
  • 8篇吴萍
  • 8篇张琴
  • 7篇欧阳荣
  • 6篇李珊
  • 4篇欧阳琳
  • 3篇左亚杰
  • 2篇戴冰
  • 2篇皮晓华
  • 2篇王适
  • 2篇黄雍
  • 2篇龙红萍
  • 2篇陈娜
  • 2篇廖建萍
  • 2篇邓桂明
  • 2篇文敏
  • 2篇黄莉
  • 2篇汤艳

传媒

  • 7篇中医药导报
  • 3篇湖南中医杂志
  • 3篇中药材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成药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现代化学成分研究探讨浙贝母芯芽去留的必要性
2016年
目的:探讨浙贝母加工是否可以保留芯芽。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了浙贝母药用沿革和加工历史,并采用HPLC测定比较了浙贝母鳞叶与芯芽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结果:临床上浙贝母鳞叶和芯芽都有入药历史,现代化的加工干燥技术可对不去芯芽的浙贝母实现优质生产;浙贝母芯芽中生物碱的含量高于鳞叶。结论:从临床用药,药效物质生物碱含量,炮制加工新方法和资源节约综合考虑,浙贝母加工应保留芯芽。
陈征周新蓓张志国陈文明
关键词:浙贝母贝母素甲贝母素乙HPLC
乌药醋制前后主要组分含量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测定分析乌药醋制前后主要化学组分的变化。方法:以《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XD)"挥发油测定法"测定不同乌药挥发油含量,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乌药总黄酮含量、以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比较乌药醋制前后挥发油、总黄酮、总生物碱的含量变化。结果:乌药醋制后,除总生物碱含量增加外,挥发油、总黄酮含量都减少。结论:乌药去甲异波尔定的含量相比药典方法有所偏低,推测主要原因在总生物碱提取所用溶剂不同和萃取损耗导致。
李珊欧阳荣廖建萍陈文明
关键词:乌药醋制挥发油总黄酮总生物碱
湖南不同产地乌药根、茎、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考察湖南不同产地乌药根、茎、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为乌药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甲醇超声提取样品,以HPLC法测定湖南不同产地乌药根、茎、叶中去甲异波尔定、乌药内酯和乌药醚内酯3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湖南不同产地乌药根、茎、叶中3种化学成分含量比较,去甲异波尔定含量以长沙乌药根最高为10.85 mg/g,乌药内酯含量以浏阳乌药根最高,为3.642 mg/g,乌药醚内酯含量以长沙乌药根最高,为2.826 mg/g。结论:湖南产乌药3种主要化学成分在根、茎、叶中含量区别显著,其含量高低比较为根﹥叶﹥茎,产地不同各成分含量有所区别,但不显著。
陈文明李珊李珊汤艳
关键词:乌药乌药内酯乌药醚内酯HPLC
UPLC-ESI-Q-TOF-MS法分析兖州卷柏化学成分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ESI-Q-TOF-MS)分析兖州卷柏Selaginella involven Spring化学成分。方法兖州卷柏75%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3. 0 mm×100 mm,1. 8μm);流动相0. 1%甲酸(A)-乙腈(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 4 mL/min。质谱应用ESI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利用Agilent Masshunter Qualitative Analysis工作站中的分子特征提取(MFE)功能,根据化合物的准确相对分子质量、质谱碎片离子信息,结合Sci Finder数据库、相关文献、对照品信息进行分析。结果从兖州卷柏中共鉴定出36种成分,包括黄酮类11种,苯丙素和木脂素8种,萜类5种,酚酸类7种,甾体类4种,蒽醌类1种。其中,儿茶素、圣草酚-7-O-葡糖苷、圣草酚、3'-羟基芫花素、芫花素、芹菜素为首次从兖州卷柏中发现。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为兖州卷柏的质量评价和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邹瑾周金彩龙红萍李静陈文明
关键词:化学成分
湖南不同产地乌药根、茎、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目的:考察湖南不同产地乌药根、茎、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为乌药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甲醇超声提取样品,以HPLC测定湖南不同产地乌药根、茎、叶中去甲异波尔定、乌药内酯和乌药醚内酯3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湖南...
陈文明李珊汤艳欧阳荣
关键词:乌药乌药内酯乌药醚内酯高效液相色谱法
文献传递
中国药典“根和根茎/根茎和根”中“根茎”概念的商榷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对中国药典入药部位为"根和根茎/根茎和根"中"根茎"的概念进行辨析。方法:参考不同著作,结合专业实践,总结并分析不同著作中茜草入药部位。结果:《药用植物学》所述"根茎"与中国药典所指"根茎"是两个不同的入药部位,后者"根茎"的概念可能错误;中国药典收载的24种"根和根茎/根茎和根"(除白前外)中的"根茎"实为"茎基";茜草入药部位除《药用植物学》《中药志》为根、《本草纲目》为根与苗根外,《中药鉴定学》《药材学》《中药大辞典》及中国药典均为"根茎"。结论:应规范"根和根茎/根茎和根"入药部位中"根茎""茎基"的概念与使用。
张志国杨磊邓桂明皮晓华张琴陈文明吴萍
关键词:根茎根状茎茜草入药部位中国药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2022年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的构建及评价方法。【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20只)。模型组腹腔注射STZ(65mg/kg)3d后测空腹血糖,选取血糖>14mmol/L10只糖尿病大鼠作为模型组。每隔4周称重、检测空腹血糖,采用视网膜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技术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变化情况,并通过HE染色分析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组织形态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建模3d后至20周内空腹血糖水平均升高;OCT成像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建模第12周时,其眼底血管弯曲,排列散乱;建模第20周时,可观察到明显异常新生血管形成;病理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第12~20周视网膜内核层结构排列紊乱,神经纤维层和神经节细胞层水肿,管腔扩张,部分细胞核固缩,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结论】采用OCT技术动态监测视网膜病变发展过程和检测空腹血糖,可成功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
林新文陈娜陈文明王适唐闪光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国药典》数种中药入药部位的名称冠以“根茎”的讨论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对《中国药典》载24种根茎入药部位的名称等进行辨析。方法:考著七类,结合实践分析各著所载根茎概念、入药部位的名称。结果:《药用植物学》根茎=根状茎;《药材学》根茎类药材=根状茎、鳞茎、球茎和块茎;《中药鉴定学》根茎类=根茎/芦头+地下茎+少许根部。同一入药部位的名称各异,如香附有根茎/根状茎、块茎;山药有根、块茎/块状茎、根茎;北豆根有根茎/根状茎、根;金荞麦有根茎、根及根茎、块根;菝葜、黄山药有根茎、块根;胡黄连有根茎、根茎及根等多名。入药部位涉及有根茎、根状茎、块根、块茎、块状茎、根茎及根、根7个不同名称。在某些品种的内容中《中国药典》《中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是把同一种药的入药部位作"根茎(根状茎)"(如升麻、白术"根茎。根状茎……");而《中国植物志》与《药用植物学》是把不同药的同一入药部位有的称"根茎"、有的称"根状茎",等等。若根茎与根状茎概念等同,表述应一致。诸如此类就导致中药验收、检验、药监等操作者的诸多迷惑,无所遵从。结论:根茎的概念、入药部位的名称应该加以规范。
张志国杨磊刘浩周宜陈文明蔡嘉洛张琴吴萍
关键词:中国药典块根
乌药及其炮制品不同提取物镇痛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乌药及其炮制品不同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醋酸致痛模型和痛经模型,观察不同剂量乌药水提物、醇提物、醚提物和不同剂量醋制乌药水提物、醇提物、醚提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醋酸致痛模型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李珊陈文明欧阳荣
关键词:乌药水提液醇提液镇痛作用
文献传递
中药传统砂炒的操作与注意事项及“能砂炒者不用清炒”的品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规范中药砂炒的方法与探讨"能砂炒者不用清炒"的应用。方法:通过中药砂炒工作总结积累的经验及在中药清炒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阐述中药砂炒的作用和意义。结果:砂炒比清炒具有受热面积大、受热均匀、加热时间短、成品质量好等优势,克服了清炒的诸多不足。并系统阐述了砂炒中药所使用的工具、辅料、砂粒、待炮炙品、成品的要求与操作及注意事项。结论:规范中药砂炒的工艺与操作是保证砂炒炮炙品质量的关键;"能砂炒者不用清炒"是解决炮炙实践操作中许多难题的经验总结,将部分品种的清炒方法改为砂炒方法可为中药炮制质量的规范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张志国杨磊张琴杨彬欧阳琳陈文明吴萍
关键词:中国药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