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加启

作品数:1,052 被引量:5,664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65篇期刊文章
  • 132篇会议论文
  • 118篇专利
  • 11篇科技成果
  • 10篇标准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77篇农业科学
  • 145篇轻工技术与工...
  • 70篇生物学
  • 44篇经济管理
  • 21篇医药卫生
  • 9篇哲学宗教
  • 6篇理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军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45篇奶牛
  • 207篇瘤胃
  • 127篇饲料
  • 124篇动物
  • 105篇营养
  • 102篇日粮
  • 93篇微生物
  • 92篇反刍
  • 84篇反刍动物
  • 80篇牛奶
  • 79篇蛋白
  • 76篇泌乳
  • 58篇脂肪酸
  • 53篇乳脂
  • 52篇牛乳
  • 44篇瘤胃微生物
  • 42篇免疫
  • 39篇乳蛋白
  • 38篇瘤胃发酵
  • 37篇毒素

机构

  • 995篇中国农业科学...
  • 117篇甘肃农业大学
  • 112篇新疆农业大学
  • 52篇中华人民共和...
  • 49篇扬州大学
  • 36篇西北农林科技...
  • 35篇湖南农业大学
  • 27篇中国农业大学
  • 2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1篇东北农业大学
  • 2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8篇河南科技大学
  • 17篇内蒙古农业大...
  • 14篇江西农业大学
  • 14篇石河子大学
  • 13篇北京农业大学
  • 13篇浙江大学
  • 13篇中国奶业协会
  • 1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1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1,037篇王加启
  • 405篇卜登攀
  • 238篇郑楠
  • 234篇周凌云
  • 178篇魏宏阳
  • 163篇赵圣国
  • 128篇张养东
  • 76篇李松励
  • 65篇刘开朗
  • 56篇李发弟
  • 48篇文芳
  • 46篇孙鹏
  • 43篇李旦
  • 43篇王建平
  • 42篇刘仕军
  • 37篇雒秋江
  • 37篇周振峰
  • 36篇刘光磊
  • 35篇邓露芳
  • 30篇杨永新

传媒

  • 147篇中国畜牧兽医
  • 98篇中国奶牛
  • 81篇动物营养学报
  • 26篇中国畜牧杂志
  • 25篇畜牧兽医学报
  • 22篇中国饲料
  • 2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9篇饲料工业
  • 18篇中国乳业
  • 17篇中国乳品工业
  • 17篇甘肃农业大学...
  • 16篇黑龙江畜牧兽...
  • 16篇华北农学报
  • 16篇生物技术通报
  • 15篇食品科学
  • 15篇东北农业大学...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2篇国外畜牧科技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 9篇乳业科学与技...

年份

  • 2篇2024
  • 30篇2023
  • 20篇2022
  • 36篇2021
  • 25篇2020
  • 30篇2019
  • 32篇2018
  • 25篇2017
  • 30篇2016
  • 39篇2015
  • 27篇2014
  • 34篇2013
  • 48篇2012
  • 80篇2011
  • 86篇2010
  • 111篇2009
  • 98篇2008
  • 72篇2007
  • 56篇2006
  • 41篇2005
1,0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提高牛奶共轭亚油酸含量的营养调控研究
王加启卜登攀魏宏阳高军肖刘仕军周凌云付宝华万发春黄庆生王铁柱
在系统研究不饱和脂肪酸瘤胃氢化和共轭亚油酸前体在瘤胃累积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奶牛共轭亚油酸合成能力的个体差异选择和日粮油脂复合添加相结合的技术思路,建立提高牛奶共轭亚油酸含量的营养调控技术体系,对提高牛奶品质,促进奶制品消...
关键词:
关键词:共轭亚油酸牛奶营养调控
反刍动物饲用高产蛋白酵母菌株的分离和筛选被引量:6
2008年
青贮饲料和酒糟饲料富含酵母菌,从中分离优化筛选出高产蛋白菌株可作为反刍动物饲用酵母菌。作者通过正交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从中筛选出1株高产蛋白菌株为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在温度30℃、初始pH为5、葡萄糖浓度2%、大豆蛋白胨浓度1%、麦芽汁粉0.3%、酵母膏0.3%、接菌量3%,转速180 r/min时,生物产量达到最高,细胞蛋白达到60.54 mg N/dl,菌体细胞达到1.7×109个/ml。
邓露芳王加启姜艳美卜登攀魏宏阳周凌云王金枝
关键词:青贮饲料酒糟饲料酵母反刍动物
日粮中添加维基尼亚霉素对肉牛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维吉尼亚霉素对瘤胃发酵参数及瘤胃微生物的影响,为阐述维吉尼亚霉素通过调节瘤胃微生物数量进而改变瘤胃发酵参数奠定基础。试验选用4头装有瘤胃瘘管的肉牛(559.4 kg±30.1 kg)进行重复交叉试验设计,维吉尼亚霉素添加量为30 mg/kg精料(干物质基础)。结果发现,维吉尼亚霉素对淀粉降解菌和蛋白降解菌有抑制作用(P<0.01);维吉尼亚霉素能提高瘤胃pH(P<0.05)和瘤胃氨氮的利用程度(P<0.01);维吉尼亚霉素对L-乳酸产生有抑制作用,但差异不显著(P=0.304)。维吉尼亚霉素对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不大(P=0.864)。因此,认为维吉尼亚霉素通过对淀粉降解菌和蛋白降解菌的选择性抑制,使得L-乳酸含量出现差别,进而改变瘤胃pH。
郭同军王加启卜登攀刘开朗李旦栾绍宇邓露芳霍小凯国卫杰
关键词:维吉尼亚霉素肉牛瘤胃发酵参数
假冒牦牛乳或牦牛乳中掺杂其它动物乳的鉴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假冒牦牛乳或牦牛乳中掺杂其它动物乳的鉴定方法,包括:(Ⅰ)测定待检测乳样中的6种特征脂肪酸的含量;(Ⅱ)根据测定的特征脂肪酸的含量计算特征脂肪酸的含量比值;(Ⅲ)根据所测定的特征脂肪酸的含量比值分别计算获得相...
郑楠张养东王加启武旭芳陈美庆王峰恩
奶牛规范化饲养与牛奶质量营养调控技术研究应用
王加启朱新民魏宏阳黄文明邓先德黄庆生周凌云张民万发春安福刚付宝华
采用安装了瘤胃瘘管的奶牛,对各种典型饲料结构与瘤胃发酵、牛奶产量及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奶牛养殖适宜的精粗饲料结构;将阴阳离子平衡技术、中草药添加剂、直接饲喂微生物、微量养分阶段性强化技术应用到奶牛专用预混料产品开发...
关键词:
关键词:奶牛规范化饲养营养调控
青贮与全混合日粮裹包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迅速发展,奶牛存栏数逐年增加,但是这些奶牛数量的增加大部分集中在我国农村个体养殖户中,我国奶牛养殖总体表现为规模小、养殖分散。针对300多户养殖100头以下的奶牛养殖户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我国农村奶牛养殖户饲养技术落后,饲养环境差,管理粗放,
王加启
关键词:全混合日粮奶牛养殖业奶牛养殖户青贮饲养技术饲养环境
浅析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及对策被引量:17
2012年
本文从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法律法规、检验检测、资质认证及许可、突发事件应对和风险预警分析等6个方面对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通过与国外奶业发达国家比较,对当前我国在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有关部门加强生鲜乳监管提供了参考依据。
郭利亚王加启李发弟
检测黄曲霉毒素M<Sub>1</Sub>的核酸适配体、传感器、试剂盒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黄曲霉毒素M<Sub>1</Sub>的核酸适配体、传感器、试剂盒及应用。本发明首先公开了核苷酸为SEQ ID No:1所示的检测黄曲霉毒素M<Sub>1</Sub>的核酸适配体,本发明还公开了用所述核酸适...
郑楠文芳郭晓东李松励张养东赵圣国王加启
1,25-(OH)2D3对体外培养围产期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及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
本文对体外培养围产期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添加0、0.01、0.1、1、10和100 nM的1,25(OH)2D3,研究1,25-(OH)2D3对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25-(OH)2D3对淋...
曹荣王加启胡菡卜登攀雒秋江
关键词:奶牛养殖家畜免疫细胞代谢
文献传递
利用双外流持续发酵系统研究植物精油对瘤胃发酵和甲烷生成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本研究采用双外流持续培养法,探讨添加不同水平的植物精油对瘤胃发酵和甲烷(CH4)生成的影响。每种植物精油(肉桂油和留兰香油)的4种添加水平(0、100、500和1 500 mg/L)作为处理因素,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试验周期为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添加1 500 mg/L的肉桂油显著降低了发酵液pH、饲粮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dNDF)、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dADF)和粗蛋白质降解率(dCP)(P<0.05)。2)添加100 mg/L的留兰香油和肉桂油对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和乙酸/丙酸(A/P)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500 mg/L的肉桂油在发酵27和99 h以及添加1 500 mg/L的肉桂油在所有发酵时间点均显著降低了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和丙酸浓度(P<0.05)。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1 500 mg/L肉桂油添加组TVFA、乙酸和丙酸浓度显著下降(P<0.05),A/P显著升高(P<0.05)。3)添加500 mg/L的肉桂油以及1 500 mg/L的肉桂油和留兰香油均显著降低了发酵液中的原虫数量(P<0.05)。添加3种剂量的肉桂油和留兰香油均显著降低了CH4体积分数(P<0.05)。由此可见,添加100 mg/L的肉桂油和留兰香油均有助于改善瘤胃微生物发酵。
金恩望卜登攀王加启姜雅慧包万华史浩亭沈维军李发弟
关键词:植物精油CH4
共10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