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存委 作品数:17 被引量:123 H指数:7 供职机构: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阿奇霉素联合亚胺培南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联合亚胺培南(imipenem,IPM)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biofi lm,BF)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改良平板法建立肺炎克雷伯菌BF模型,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银染法快速鉴定细菌BF,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BF中的活菌数,棋盘设计法测定阿奇霉素和亚胺培南对BF的协同抑制作用,用RT-PCR对联合用药前后luxS基因的表达进行相对定量分析,检测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加入1/16、1/4MIC阿奇霉素可显著增加1/4、1/2及1MIC亚胺培南对肺炎克雷伯菌BF的抑菌活性;加入1/4、1/2及1MIC的亚胺培南也可显著增加1/16、1/4MIC阿奇霉素的抑菌活性;1MIC IPM与1/4、1/16MIC AZM联合应用;1/2MIC IPM与1/4MIC AZM联合应用可以下调lux S基因的表达。结论阿奇霉素与亚胺培南联合使用可下调肺炎克雷伯菌lux S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其对BF的抑菌活性。 穆小萍 唐玲玲 纪存委 黄艳芬 张德纯 黄瑞玉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 生物膜 阿奇霉素 亚胺培南 LUXS基因 宫颈癌不同初筛方法检出率及随访质量评价 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分别作为初筛方法在广东省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4—2015年对广东省2个项目县35~64岁的39 974名妇女采用TCT检测方法进行初筛,对4个项目县的40 087名妇女采用HPV检测方法进行初筛,评估分析2种初筛方法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阴道镜随访率、组织病理学检查随访率以及HPV初筛方法的细胞学随访率等指标。结果宫颈癌监测试点项目中宫颈癌(45.03/10万)、癌前病变(798.02/10万)、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843.05/10万)高于HPV试点项目中宫颈癌(19.96/10万)、癌前病变(162.15/10万)、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182.10/10万)。HPV检测项目中,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随访率较低,分别只有55.04%和58.46%。结论采用TCT做初筛的地区在检出率和筛查质量方面都远高于采用HPV做初筛的地区,应加强HPV试点地区阳性病例的随访,提高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的随访率,从而提高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武丽 黄千峰 纪存委 吕霄 缪华章 高爽 刘婷艳 夏建红关键词:液基细胞学检查 宫颈癌筛查 广东省2008—2017年妇女常见病患病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妇女常见病筛查覆盖情况,分析广东省妇女常见病患病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妇女常见病防治策略、提高妇女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2008—2017年10年间全省接受妇女病筛查的65227776人的常见妇女病患病情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8—2017年10年间广东省妇女病筛查率由2008年的30.74%增加到2017年的77.24%;妇女常见病患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但阴道炎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同时阴道炎在生殖道感染中所占比例逐年提高,从2008年的40.03%上升到2017年的61.99%;女性恶性肿瘤中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检出率较高。结论2008—2017年妇女常见病筛查率逐步提高,妇女常见病患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但阴道炎患病率上升,应制定有效策略,及时了解妇女常见疾病谱变化,做好生殖道感染的早期控制,从而促进妇女健康。 武丽 马远珠 纪存委 祝新红 王雄虎 夏建红 李兵关键词:妇女常见病 患病率 p53诱发转录因子FoxM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p53诱发转录因子FoxM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首先在卵巢癌患者组织中初步鉴定p53和FoxM1表达;其次在A2780细胞培养过程中添加Nutlin-3、CHX、PFTα调控p53的表达,再鉴定FoxM1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相关性;最后,调控p53表达量后研究DPP促使A2790凋亡的能力。结果在卵巢癌患者组织样品中,随着Ⅰ~Ⅳ期分级,p53和FoxM1表达量显著上升;添加Nutlin-3、CHX、PFTα后A2780细胞生长状况无明显的变化,其中CHX和PFTα组p53表达显著抑制,FoxM1也随之明显下降,Nutlin-3组p53表达显著上升,FoxM1也随之上升;在A2780细胞中添加DPP后,p53和FoxM1表达量均显著降低;上调p53表达后,A2780对DPP的敏感性显著增强,诱导细胞凋亡效果明显。结论在卵巢癌细胞中,p53诱发FoxM1的表达,此外p53和FoxM1参与DPP诱导卵巢癌细胞的凋亡途径。 罗有文 穆小萍 郑淑华 卢春敏 纪存委关键词:P53 FOXM1 卵巢癌 孕早期常规产检指标对妊娠糖尿病的预测价值 2021年 目的:探讨孕早期常规产检指标对妊娠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建档并规律产检的27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将其分为GDM组(63例)和健康对照组(215例)。收集两组孕妇均在孕8-14周孕检指标,比较两组间指标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GDM的影响因素。结果:GDM组孕妇的体质量指数(BMI)、白细胞计数(WBC)、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孕妇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促甲状腺激素(TSH)、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D)、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WBC、TG和HbA1c均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GDM患者妊娠早期BMI、WBC、TG、及HbA1c显著升高,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对预测GDM的发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成义 李碧婷 李欢 纪存委 刁福强 唐玲玲关键词:妊娠糖尿病 影响因素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肉芽肿性乳腺炎病原菌分布特点及主要细菌的药物敏感情况,为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病因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脓液标本,培养后进行分离、鉴定,对分离的主要细菌使用药敏卡或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细菌的分布及药物的敏感率。结果436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111例,培养阳性率为25.45%,细菌分布以棒状杆菌为主,分离率达70.27%(78/111),其中以微小棒状杆菌和G群棒状杆菌为主(48/78),棒状杆菌对青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克林霉素敏感率较低(<55%),对庆大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利福平有较高敏感率(>90%)。结论棒状杆菌感染与肉芽肿性乳腺炎具有密切关系,伴有棒状杆菌感染的肉芽肿性乳腺炎可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庆大霉素等敏感性较高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唐玲玲 刘成义 纪存委 刁福强 赖卫明 穆小萍关键词:肉芽肿性乳腺炎 棒状杆菌 病原菌 药敏试验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门诊孕妇HBV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为围产期干预管理,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孕妇首次进行血清乙肝五项及HBV DNA检测的实验室结果。描述孕妇乙肝感染情况及其年龄特征,分析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与乙肝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孕妇共计13 093人,检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1 424例。HBsAg携带率为10.88%(1 424/13 093),携带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趋势有统计学意义(Z=2.70,P<0.05),其中≤24岁组孕妇携带率最低,为9.64%(182/1 888)。>34岁组孕妇携带率最高,为11.85%(228/1 924)。26.69%(380/1 424)的乙肝感染孕妇同时合并HBeAg阳性。比较发现,HBeAg阳性乙肝感染孕妇中HBV DNA>10~6IU/mL的孕妇比例为60.56%(43/71),高于HBeAg阴性乙肝感染孕妇中的6.04%(11/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42,P<0.05)。结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门诊孕妇人群中HBsAg携带率较高。HBeAg阳性乙肝感染孕妇存在较高的母婴传播风险,是预防乙肝宫内感染的重点人群。围产期应密切监测HBV DNA载量,及时提供抗病毒治疗,预防乙肝宫内感染。 王智强 纪存委 高爽 汤柳英 夏建红关键词:孕妇 母婴传播 HBSAG携带率 孕早期血脂水平与早产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阐明孕早期血脂水平与早产发生风险的关联,为从孕早期开始预防早产提供依据。方法从广东省妇幼卫生信息系统中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妇及其胎儿资料,提取孕早期血脂指标检测值及相关登记信息,包括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胎龄等。以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血脂水平与胎龄的关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脂水平与早产发生风险的关联。结果共有855对母婴纳入该研究,早产发生率为6.1%。在调整潜在协变量后,孕早期TG、LDL-C每增加1 mmol/L可分别减少胎龄3.2(95%CI:-4.5,-2.0)、2.3(95%CI:-3.4,-1.1)d,早产发生风险分别增加97.4%(OR:1.974;95%CI:1.350,2.852)及63.3%(OR:1.633;95%CI:1.072,2.471)。孕早期TG/HDL每增加1个单位,可减少3.5(95%CI:-5.1,-1.8)d胎龄,早产发生风险可增加94.6%(OR:1.946;95%CI:1.158,3.166)。结论孕早期血脂升高与早产发生风险增加有关,提示妇幼保健医务人员应加强孕早期血脂水平监测,尽早发现早产高危孕妇并及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纪存委 罗绍兰 刁福强 吴云涛 穆小萍 夏建红关键词:血脂水平 早产 胎龄 血气分析仪与干化学仪测定血钾离子结果比较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分析血气分析仪与干化学仪测定血钾离子结果的可比性。方法以干化学检测系统为比较方法(X),以血气分析仪检测系统为实验方法(Y),对同一时间采集的ICU新生儿动脉血进行血钾离子检测,以医学决定水平浓度的系统误差小于或等于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允许总误差(TEa)的1/2为标准,判断结果的可比性。结果两种检测系统的血钾离子结果有直线相关关系(r=0.976,P<0.01),3个医学决定水平中,仅在3.0mmol/L处时两种系统间的系统误差可被临床接受。结论血气分析仪检测的全血钾离子浓度低于干化学仪测定的血清钾离子浓度,应以干化学仪检测结果作为诊疗依据,而血气分析仪结果仅供参考。 穆小萍 卢春敏 刘紫菱 纪存委 周才关键词:血气分析仪 干化学仪 钾离子 广东省基层“两癌”检查服务模式调查研究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基层现有"两癌"检查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广东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服务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设计《广东省基层启动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现况调查问卷》,包括各地免费检查政策、经费支持情况、"两癌"检查技术路径和服务能力。统一组织培训地级以上卫生计生局(委)或妇幼保健院专门人员,对所在地市及辖区的区县级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表进行质控,提交省级后由专门人员进行汇总质控。数据采用Excel表格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目前广东省开展免费政策的地市有广州市、江门市、中山市、佛山市、东莞市、阳江市、汕头市、肇庆市、惠州市。各地市对宫颈癌和乳腺癌的人均补助标准不一致,宫颈癌为49~275. 75元/例不等,乳腺癌为35~164. 2元/例不等。"两癌"检查周期各地市不一致,1~5年不等。对广东省42个县(市、区)的服务能力进行抽样调查,40%的县不具备液基细胞学检查条件,12%的县不具备阴道镜检查条件,60%的县不具备组织病理学诊断能力,26%的县不具备便携式彩超,40%的县不具备钼靶检查能力。结论各地经费支持力度和服务能力参差不齐,"两癌"检查服务模式、投入和覆盖范围也有所差别,因此各地应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提高"两癌"检查项目的补助,同时提高当地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从而促进广东省农村妇女"两癌"项目的实施。 武丽 缪华章 纪存委 马远珠 吕霄 高爽 夏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