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明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篇胸腔
  • 3篇胸腔积液
  • 3篇肿瘤
  • 3篇积液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胸腔
  • 3篇恶性胸腔积液
  • 3篇肺癌
  • 3篇C-
  • 2篇胆碱
  • 2篇胸腔内
  • 2篇胸腔内注射
  • 2篇内注射
  • 2篇腔内
  • 2篇腔内注射
  • 2篇注射
  • 2篇显像
  • 2篇裸鼠
  • 2篇18F
  • 1篇胸腺

机构

  • 9篇中南大学
  • 3篇湖南省肿瘤医...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周明
  • 4篇胡硕
  • 4篇李建
  • 3篇胡成平
  • 1篇陈登明
  • 1篇李敏
  • 1篇唐永祥
  • 1篇杨华平
  • 1篇李程
  • 1篇刘雨涛
  • 1篇钱颖

传媒

  • 2篇肿瘤药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同位素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华转移性肿...
  • 1篇2014中华...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优化^(11)C-β-CFT自动合成模块的工艺研究
2018年
目的优化GE Tracerlab FX2-C模块合成^(11)C-β-CFT合成准备,提高模块标记不同药物时的管线包容性。方法 GE Tracerlab FX2-C多功能合成模块由于功能强、接头多、管线复杂,合成不同种类的药物时需要频繁反复的更换接头和管线,不仅容易导致接头阀门的损坏,也可能增加管线接口混淆的可能性,增加药物生产的不稳定性。本实验利用GE Tracerlab FX2-C模块,在不改变硬件、试剂、耗材和方法的情况下,通过短接HPLC六通阀废液出口接头和流动相收集瓶接头V14达到短接反应瓶出口接头V7和收集瓶接头V14的效果,从而避免了合成不同药物时反复更换接头V7的不便,使得合成过程更加便捷。结果此方法合成^(11)C-β-CFT时间约40 min,放化产率10%(未时间校正,n=3),放化纯度>99.9%。结论使用GE Tracerlab FX2-C模块优化后的线路,^(11)C-β-CFT合成时间和效率与传统方法比较没有受到明显影响,但提高了模块标记不同药物时的管线包容性,简化了准备流程。
李玉来周明龙婷婷李建陈小娟杨能安
关键词:帕金森病
[18F]-苯丙氟硼酸的制备工艺改进及初步临床应用
2020年
为优化新型显像剂[18F]-苯丙氟硼酸的放射标记工艺及初步临床应用,本研究以苯丙氟硼酸为底物,采用同位素交换方法直接标记,实验组以pH=2的NaCl溶液为18F-的淋洗液,以Sep-Park Light Al2O3柱为纯化柱;对照组以K 2.2.2/K2CO3溶液为淋洗液,以Sep-Park Light C18柱为纯化柱。产物质控完成后用胶质瘤细胞系U87 MG进行特异性细胞摄取实验,并对健康志愿者进行PET/CT显像。结果表明:实验组产率和放化纯度分别是(10.26±0.42)%和大于99%,对照组产率和放化纯度分别为(4.16±0.26)%和大于99%,对照组产品溶液K2.2.2残留量大于50 mg/L。细胞摄取实验中实验组计数率为(9.6±1.5)/min^-1,阻断组计数率为(7.5±1.1)/min^-1,游离18 F对照组计数率为(4.4±0.9)/min^-1。健康志愿者PET显像结果提示,该显像剂在体内血液中清除很快,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脑等其他脏器均无明显摄取。结果显示,改良[18 F]-苯丙氟硼酸的标记方法不仅产率明显高于传统标记方法,质控检测项目以及检测结果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此外,较好的细胞摄取率和体内分布也提示该显像剂有可能成为诊断脑胶质瘤等肿瘤疾病的良好显像剂。
周明李玉来杨能安李建陈小娟胡硕
关键词:PET/CT
肿瘤显像药物18F-FLT的制备及其在早期肺癌与炎症鉴别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早期肺癌与炎症的鉴别一直是困扰临床的一大难题,目前常用的反映糖代谢的显像药物18F-FDG难以满足临床需求。本研究拟合成反映肿瘤增殖的显像药物18F-FLT,用于早期肺癌与炎症的鉴别诊断。方法 以3-N-t-叔丁氧羰基-1-[5’-O-(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2’-脱氧-3’-O-(4-硝基苯磺酰基)-β-D-苏型-呋喃戊糖基]胸苷为前体,通过TracerlabFXNPro合成模块自动化合成18F-FLT并进行完整的质量控制。筛选5例早期肺癌患者进行18F-FLT和18F-FDG的对比显像。结果 18F-FLT放化产率为(12.2±1.5)%(n=5),纯度>99%,其它质控项目均满足临床要求。PET显像结果显示,有3例患者18F-FLT和18F-FDG显像结果一致,2例患者显像结果有显著差异,活检病理证实18F-FLT对肺癌组织显像,而对炎症不敏感。结论 本研究合成的18F-FLT质量符合放射性药物注射要求,并具有鉴别早期肺癌和炎症的临床价值。
陈小娟周明李程
关键词:早期肺癌炎症
肿瘤显像药物^(11)C-胆碱的合成工艺优化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11)C-胆碱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脑肿瘤、肺癌等多种肿瘤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研究。由于该显像药物半衰期只有20 min,优化其产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实验拟研究不同前体载体对^(11)C-胆碱最终产率的影响。方法 GE回旋加速器每次轰击生产相近活度(7.4 GBq)的反应原料^(11)CH3I,对比传统商用Plus C18柱和自制Light C18柱作为标记前体载体时产物^(11)C-胆碱的产量。通过HPLC进行质控以后,再对志愿者进行显像分析(注射活度为(370±37)MBq)。结果使用Light C18柱时^(11)C-choline产率为(58.2±1.24)%,明显优于传统Plus C18柱的产率(22.9±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LC结果显示产品溶液放化纯度均大于99%,且对病人进行显像时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在体内的放射性分布基本一致,对肿瘤病灶检出度良好。结论经过工艺优化,使用Light C18柱时^(11)C-胆碱的标记产率得到较大提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龙婷婷周明杨能安李建陈小娟胡硕
关键词:肿瘤显像
胸腔内注射对肺癌恶性胸腔积液裸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胸腔内注射对裸鼠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 BALB/c裸鼠胸腔内注射李维斯细胞构建裸鼠恶性胸腔积液(MPE)模型,造模第三天裸鼠随机分为4组,重组人内皮抑素组、顺铂组、联合组以及对照组,造模第14天分别胸腔...
周明胡成平
^(11)C-胆碱PET-CT显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11)C-胆碱显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9年间在我院行脑部或颅底^(11)C-胆碱PET-CT显像怀疑脑部或颅底肿瘤的患者共23例,部分患者同时行^(18)F-脱氧葡萄糖显像。对2种显像剂显像效果进行视觉评估及半定量分析,同时统计胆碱显像阳性及阴性病灶并进行良恶性判定。计算^(11)C-胆碱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识别胆碱显像真阳性与假阳性病灶SUVmax的最佳临界值。结果23例患者中3例因失访或其他原因未纳入研究,剩余20例患者中12例同时行^(18)F-脱氧葡萄糖显像,^(11)C-胆碱显像在视觉评估及半定量分析方面均优于^(18)F-脱氧葡萄糖。^(11)C-胆碱显像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39.1%,阳性预测值为50%,阴性预测值为100%。^(11)C-胆碱显像识别真阳性与假阳性病灶SUVmax的最佳临界值为1.82。结论^(11)C-胆碱显像效果优于^(18)F-脱氧葡萄糖显像,同时发现^(11)C-胆碱显像阴性的病灶提示良性可能性极大,且其在恶性胶质瘤、颅底恶性肿瘤及脑转移瘤检出方面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但需要注意脱髓鞘病变等假阳性病变存在。
李玉来周明刘雨涛钱颖胡硕陈登明
胸腔内注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裸鼠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被引量:7
2015年
背景与目的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临床预后不佳,胸腔内抗血管治疗可能对恶性胸腔积液具有治疗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胸腔内注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顺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顺铂对裸鼠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 BALB/c裸鼠胸膜腔内注射Lewis肺癌细胞(Lewis lung cancer cell,LCC)构建恶性胸腔积液模型,造模后分别胸腔内注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E)、顺铂(P)以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顺铂(EP)并分析各组裸鼠胸腔积液量、胸膜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以及血管生成、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射可以使裸鼠MPE量减少,且与裸鼠胸腔肿瘤组织MVD下降呈正相关;且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射后,MPE裸鼠胸腔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scula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α,VEGF-α)表达下降、低氧诱导因子-α(hypoxia induced factor-1,HIF1-α)表达升高。结论胸腔内注射LLC细胞可成功制作裸鼠MPE模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裸鼠胸膜腔内注射对MPE裸鼠具有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VEGF-α,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下调微血管密度而达成的。
周明李敏杨华平胡成平
关键词:肺肿瘤胸腔积液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新型核素分子探针^(18)F-NT靶向前列腺癌的实验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新型核素分子探针^(18)F-NT在前列腺癌细胞及荷瘤小鼠的靶向性,为后续^(18)F-NT靶向前列腺癌的在体显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18)F-NT,并完成质量控制检测。选取高表达神经降压素受体1(NTR1)的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分3组进行细胞结合实验,分别为实验组、阻断组和对照组(游离^(18)F离子)。对照组在细胞中加入游离^(18)F离子,实验组在细胞中加^(18)F-NT,阻断组细胞中加入^(18)F-NT前30 min加入神经降压素(NT)进行阻断。复制荷PC3前列腺癌裸鼠模型,分为实验组和阻断组,每组3只。阻断组单次尾静脉注射NT 0.2 ml(浓度为1 mg/ml);实验组注射0.2 ml生理盐水,30 min后两组裸鼠尾静脉分别注射37 MBq/ml的^(18)F-NT 0.2 ml,1 h后处死裸鼠,分离主要脏器及肿瘤组织,γ计数器测量各脏器组织的放射性计数。分析两组肿瘤细胞的放射性计数及肿瘤组织的放射性摄取值(%ID/g)。结果成功制备^(18)F-NT,其理化性质及各项质控指标均达标。细胞结合实验显示,PC3细胞实验组计数值(5 825.00±1 074.52)/min,高于阻断组(1 941.66±173.58)/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27,P=0.003),而对照组计数值仅为(170.33±56.59)/min;两组荷瘤裸鼠体内生物学分布实验表明,^(18)F-NT血液清除较快,主要经肾脏代谢。实验组肿瘤摄取值最高,为(1.02±0.49)%ID/g,阻断组肿瘤摄取值降低,为(0.21±0.03)%ID/g,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5,P=0.049)。结论^(18)F-NT标记率和放化纯高,体外稳定性好,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结合^(18)F-NT高,PC3荷瘤裸鼠的肿瘤摄取^(18)F-NT高,细胞和荷瘤均能被NT有效阻断,为后续^(18)F-NT靶向前列腺癌NTR1在体显像打下良好的实验基础。
邹开力唐永祥周明李建胡硕
关键词:前列腺癌PC3
非小细胞肺癌性恶性胸腔积液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4年
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pleuraleffusion,MPE)约占临床所有胸腔积液的40%,多数MPE患者症状严重,预后差,总体生存期3~6个月,且现有治疗效果不佳。MPE的病因复杂,主要为肿瘤对胸膜的直接侵袭和转移。肺癌是MPE最常见的病因,约15%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会发生MPE。本文将综述非小细胞肺癌所致MPE的发生机制,并详细介绍MPE诊疗和预后进展。
周明胡成平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非小细胞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