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兴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房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5篇术后
  • 5篇骨折
  • 3篇骨科
  • 2篇手术
  • 2篇术后并发
  • 2篇内固定
  • 2篇老年
  • 2篇僵硬
  • 2篇关节
  • 2篇关节僵硬
  • 2篇并发
  • 1篇低钠
  • 1篇低钠血症
  • 1篇动脉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血症
  • 1篇医护
  • 1篇优质护理

机构

  • 10篇房县人民医院

作者

  • 10篇李兴华
  • 3篇唐杰
  • 2篇周绪琴
  • 1篇陈明娥
  • 1篇彭爽
  • 1篇陈群芳
  • 1篇任志剑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2篇当代护士(中...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2篇当代护士(下...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医院管理论坛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折内固定术后不同时期功能锻炼对关节僵硬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李兴华陈明娥
关键词:功能锻炼关节僵硬护理
膀胱冲洗加护理干预对留置尿管拔管后快速排尿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膀胱冲洗加护理干预对留置尿管拔管后快速排尿的影响。方法:将94例留置尿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留置尿管后第1天即行膀胱冲洗,定时开放夹管,训练膀胱功能,拔管当天不进行膀胱冲洗;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拔管当天进行膀胱冲洗,冲洗完半小时后拔管,同时给予患者心理和行为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拔管后1 h、2 h、4 h、6 h内排尿率和尿道口疼痛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冲洗加护理干预可提高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第1次排尿的成功率。
李兴华彭爽唐杰
关键词:留置尿管拔管
心理护理对外伤性下肢骨干骨折术后并发低钠血症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外伤性下肢骨干骨折术后并发低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0年4月来本院治疗的57例外伤性单侧下肢骨干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08年3月~2009年3月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患者术前及术后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精神心理评估,评估后仅采取常规的护理手段。以2009年4月~2010年4月的29例患者为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评估结果,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并鼓励患者争理进食。比较2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及术后1~3d监测的血钠浓度均数分度计数。结果实验组焦虑症、忧郁症、恐惧症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纽术后1~3d血钠浓度测量结果均数分度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结论对于外伤性下肢骨干骨折术后并发低钠血症的患者,心理护理可避免患者术后发生低钠血症或使其发生程度减轻,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对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
李兴华陈群芳
关键词:心理护理术后低钠血症
骨科老年患者术后不同镇痛方式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不同镇痛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下肢手术,术后安置镇痛泵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组、静脉镇痛组各25例。监测2组患者置泵期间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咳嗽排痰能力及尿量6项客观指标和镇痛效果。结果硬膜外镇痛组各项客观监测指标均低于静脉镇痛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泵镇痛效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种镇痛方式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静脉镇痛组置泵期间患者各项生命体症稳定,低氧、低血容量发生率低,适用于骨科老年患者大手术术后镇痛。
李兴华周绪琴唐杰
关键词:骨科老年患者镇痛
骨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预防患者膝关节僵硬康复训练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骨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预防患者膝关节僵硬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下肢骨折行坚强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术后由护士对患肢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责任制和功能制相结合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周患肢膝关节屈曲度和出院时患者对康复训练知识的知晓率和住院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周膝关节屈曲疗效优、差率分别为84%,0%,对照组分别为60%,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7.143,4.167;P〈0.05);两组患者良、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对康复训练知识的知晓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为(98.2±0.9)分,对照组满意度得分为(90.1±0.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4,P〈0.05)。结论骨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预防患者膝关节僵硬的康复训练有显著效果。
李兴华唐杰周绪琴
关键词:康复护理膝关节僵硬优质护理
1例老年股骨骨折术后并发腔隙性梗死的护理
2011年
腔隙性梗死是长期高血压引起的脑深部白质及脑干穿通动脉病变和闭塞,导致缺血性微梗死、缺血、坏死和硬化脑组织由吞噬细胞移走形成腔隙,占脑梗死的20%,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变[1]。
李兴华
关键词:股骨骨折手术腔隙性梗死护理
骨科患者转床环节质量控制与效果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转床环节质量管理与效果,减少转床环节的护理差错,保障病人安全。方法对15例发生护理差错的病例进行分析,采取举办转床环节护理差错分析讨论会,规范服务流程、责任细化,患者床头信息卡集中管理,实施有效沟通与督查等安全管理措施。结果实施转床环节质量管理后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P<0.01)。结论加强骨科患者转床环节质量控制,可有效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李兴华
关键词:骨科患者
个性化出院指导对胫骨加压钢板内固定取出术患者并发再骨折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个性化出院指导对胫骨加压钢板内固定取出术患者并发再骨折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09年4月98例胫骨加压钢板内固定取出术患者为对照组2,009年5月~2010年5月102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实施针对性出院指导,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2个月调查患者依从性、再骨折发生率。结果出院后1个月和2个月时实验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出院2个月时未发生再骨折病例,对照组再骨折发生率为5.01%(P<0.05)。结论对胫骨加压钢板内固定取出术患者进行个性化出院指导是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再骨折的有效方式之一。
李兴华
关键词:个性化出院指导再骨折
肱动脉断裂吻合术1例的术后护理
2011年
我科曾收治疗1例右上臂下段前侧皮肤挫裂剥脱伤致肱动脉断裂行大隐静脉动脉化静脉移植吻合术的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分析如下。
李兴华任志剑
关键词:手术后医护
损伤控制骨科理念在Ⅲ型小腿开放性骨折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理念在Ⅲ型小腿开放性骨折初期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并总结经验,提高Ⅲ型小腿开放性骨折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将损伤控制骨科理念应用于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人民医院骨科2000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3例Ⅲ型小腿开放性骨折急救与护理,重视对就诊患者的评估,早期准确判断骨折类型,皮肤损伤污染程度、缺损面积和伤肢远端血运情况,尽早行伤口彻底清创、缝合,患肢的跟骨牵引术,神灯局部辐射,积极地抗休克治疗,确保Ⅲ型小腿开放性骨折救治成功。结果1例行小腿截肢,12例恢复了患肢的功能,截肢率6%。结论损伤控制骨科理念应用于Ⅲ型小腿开放性骨折损伤初期急救护理工作,降低了患者伤残率,减少了并发症发生,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
李兴华
关键词:急救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