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
- 作品数:33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商丘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整合社会分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被引量:1
- 2008年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社会各群体良性互动健康运行。目前中国社会发展正处于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这既是发展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因为社会发展必然导致社会分化,而社会分化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矛盾冲突。这就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新型社会整合机制协调各方面关系,缩小差别,缓和矛盾,化冲突为和谐。
- 李铁
-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分化社会整合
- 试论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 2005年
- 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不是以任何人的意志决定的,而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共同作出的历史性选择。外国帝国主义、国内封建势力、国际社会力量和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及其所制定的正确政策导致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李铁
- 关键词: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必然性资产阶级共和国封建势力社会力量妥协
- 论毛泽东对斯大林的评价
- 2009年
- 毛泽东评价斯大林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重大历史事件。毛泽东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对斯大林进行评价的,评价的目的在于吸取经验教训,而不是追究个人的过错;他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评价,且态度慎重、方式多样。较苏共"20大"以前,毛泽东对斯大林的评价更为实事求是。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毛泽东没有完全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所以,在评价斯大林时有强加于人和干涉别国内政之嫌,且带有某些情绪化的因素;毛泽东在为斯大林辩护时有些过度。这些情形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毛泽东评价斯大林的着眼点是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毛泽东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方法为后来邓小平科学评价毛泽东提供了范例和经验。
- 李铁
- 关键词:毛泽东斯大林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引领农村社会建设历史经验探究
- 2017年
-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引领农村社会建设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生产力更新换代、农村和谐社会、统筹兼顾、制度创新、合作共建方式等方面总结其历史经验,对于深入推动当今农村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李铁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
- 论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对斯大林的评价
- 毛泽东评价斯大林,在中国当代史、中苏关系史、国际共运史和世界政治史上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它不仅深深地影响了中苏关系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中国当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乃至影响到世界政治格局的重新组合。...
- 李铁
-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斯大林赫鲁晓夫苏共二十大个人崇拜
- 文献传递
- 毛泽东、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孙中山的"节制资本"思想,主张发展中小资本,节制大垄断资本,发达国家资本。毛泽东在继承孙中山这一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节制资本"的思想。两者虽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由于两者所代表的阶级不同,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所以他们的理论着眼点,理论动机不同,因而导致了结果的不同。
- 李铁
- 关键词:毛泽东孙中山节制资本
- 习近平“政治规矩”新理念渊源探析被引量:3
- 2016年
-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提规矩,又首次提出"政治规矩"。探索习近平"政治规矩"新理念的渊源,对深刻理解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治党治国、坚决反腐倡廉的勇气与决心、正确理解当下中国政治思路有重要的助推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团结统一思想是习近平"政治规矩"新理念的思想理论基础;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是习近平"政治规矩"新理念的历史遵循;存在于当前中国的问题背景是习近平"政治规矩"新理念的迫切现实需求。
- 李铁
- 关键词:政治纪律
- 校企合作与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被引量:22
- 2015年
- 校企合作不仅是国内外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其他一些高校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我国的校企合作仍存在着学校、企业、政府角色意识错位,国家保障制度不够,企业成本过高,高校培养学生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政府政策等外部因素,也有校企合作动力不足、科研成果转化差等内部因素。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企业动力机制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及建立各级政府的监督评价机制,是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 李铁
-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
- 关注农民工生存现状,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和发展,农民工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尽快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现状,使农民工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可以从完善当今户籍制度、住房制度、社会保障等方面着手,使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 李铁
-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
- “新农村建设”宣传报道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2007年
- 本文分析了一些新闻工作者在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 李铁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