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臧宏

作品数:23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哲学
  • 5篇老子
  • 3篇生命本体
  • 3篇文化
  • 3篇民族
  • 3篇传统哲学
  • 2篇哲学思想
  • 2篇中国传统哲学
  • 2篇中国哲学
  • 2篇中华民族
  • 2篇中华民族精神
  • 2篇人格
  • 2篇宗密
  • 2篇文化传统
  • 2篇理想人格
  • 2篇论语
  • 2篇马克思主义哲...
  • 2篇民族精神
  • 2篇孔子
  • 2篇《老子》

机构

  • 23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臧宏
  • 2篇郭淑新
  • 1篇方军

传媒

  • 6篇安徽师范大学...
  • 3篇学术界
  • 2篇哲学研究
  • 1篇江汉论坛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江海学刊
  • 1篇学术研究
  • 1篇中国哲学史
  • 1篇理论建设
  • 1篇淮北煤炭师院...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时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两个“转向”被引量:1
2008年
勾勒了新时期中国哲学史研究从"两军对阵"到"认识史"和从"认识史"到"形上智慧"的两个转向.认为第一个转向使中国哲学史研究失落了的个性特征得以重建;第二个转向表现了对智慧的回归,从智慧层面来研究中国哲学史,更能揭示中国传统哲学的民族特征。从两个转向中,我们领悟到哲学史的学科使命取决于它与哲学的关系。
臧宏
关键词:中国哲学史研究认识史形上智慧
《论语》中的“道德”
2015年
国内外学术界大都认为《论语》是一部讲道德的书。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或曲解。《论语》讲"道德",不是它的直接目的或最终目的,它是通过"道德"来说明它要说明的根本问题——生命本体的。通过对《论语·学而》篇的"吾日三省吾身"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章、"贤贤易色"章、以及《公冶长》篇的"十室之邑"章、《为政》篇的"道之以政"章进行分析解说,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得到结论,即《论语》不是讲人间"道德"的书,而是讲生命本体的书,是讲人的"大觉悟"、"大智慧"的书。
臧宏
关键词:《论语》道德生命本体
读《道德经》三法被引量:1
2016年
旨在揭示历代读老、解老者误读和错解《道德经》的原因。《道德经》是讲生命本体的书,思维方式的特点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不能用西方的主客二分法来解释。《道德经》的断句和分章与思维方式紧密相连,若用主客二分法进行断句和分章,结果只能是乱上加乱。庄子才是《道德经》的真正的解释者,生命有"体"有"用",《道德经》是描绘"体"的典范,《庄子》是描绘"用"的楷模;"体用一如",《老》《庄》一体,方可避免许多对《道德经》的误读和错解。
臧宏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方法论生命本体庄子
我的教学观
2000年
臧宏
关键词:教学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书育人
说《论语》中的“学”
2016年
本文对《论语》的主要篇章中的"学"字,作了独特的诠释,主要是讲这个"学"字,在孔子那里,虽然包含有学知识、学文化、学道德的意思在内,但根本之点不在于此。学"明明德"、学"知天命",即学"觉悟"、学"智慧"才是它的主旨。文章分六个部分:(一)"学"与"君子";(二)"学"与"知";(三)"学"与"乐";(四)"学"与"思";(五)"学"与"为己""为人";(六)结语。这六个部分,都是为了说明学"智慧"、学"觉悟"这个主旨的。其中"结语"对"学"与"觉悟"以及"价值观"的阐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臧宏
关键词:孔子《论语》觉悟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蕴含的哲学智慧
2007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融汇吸纳中国哲学精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全党智慧的结晶。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举其要者有三:一曰现代性意识;二曰主体性意识;三曰"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相结合的意识。
郭淑新臧宏
关键词:哲学智慧
论孔子智慧的民族特征——《东方圣经故事》序
1998年
《东方圣经故事》(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是一部故事化的孔子世家和孔子人生哲理的书。孔子、耶稣都是人类史上的“圣人”。耶稣以传奇故事在西方世界名世,孔子以真实人生在东方垂教。“圣人”的传奇故事能成为“圣经”,“圣人”真实人生更当是儒教人生“圣经...
臧宏
关键词:孔子民族特征圣经故事王夫之理想人格
论中华民族精神及其核心被引量:15
1991年
一、对学术界诸说的评论我国学术界,在探讨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核心的过程中,呈现出诸多不尽一致的看法。有的把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自强不息、兼容并包、以德育代替宗教,看成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载《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有的认为,“中国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和与自由”
臧宏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社会理想社会历史条件重德中国文化传统中国文化概论
老子“功遂身退”的现代诠释被引量:2
2004年
以现当代的中西哲学的研究成果为参照系 ,从五个方面对老子“功遂身退”命题作了新的阐释 ,即老子的“功遂身退”是对那些知进而不知退的人的一种劝告 ;是对“自我”历史地位的一种清醒的觉悟 ;是“天道”在“人道”中的展现 ;是寻求“真己”和“自由”的良方 ;是一种“生”与“死”的智慧。这些阐释 ,使老子的“功遂身退”命题更加充实 ,更富有生命力。从上述的阐述中可以得出四点启示 :一是对“功遂身退”有了更为明确的理解 ;二是老子“功遂身退”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 ;三是老子并不反对哲学智慧 ,也不主张“愚民政策” ;四是要正确地对待道家的学说。这些启示 ,有力地表明老子“功遂身退”仍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臧宏
关键词:老子生死智慧天道
朱熹敬畏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蕴
所谓敬畏伦理,是指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神秘性对象时产生的敬畏感的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它要求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理智地行动,它是人生在世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价值追求;...
郭淑新臧宏
关键词:理想人格和谐社会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