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琦

作品数:1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星状细胞
  • 4篇四逆
  • 4篇四逆散
  • 4篇细胞
  • 4篇加味
  • 4篇加味四逆散
  • 3篇增殖
  • 3篇肝星状细胞
  • 3篇HSC-T6
  • 2篇血清
  • 2篇药物
  • 2篇药物血清
  • 2篇增殖影响
  • 2篇中医
  • 2篇名医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干细胞
  • 2篇拆方

机构

  • 14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李琦
  • 3篇孙守才
  • 3篇郑旭锐
  • 3篇李长秦
  • 3篇范丽
  • 3篇王礼凤
  • 2篇周劲松
  • 2篇张蕊
  • 1篇郝定均
  • 1篇周滢
  • 1篇李琦
  • 1篇周劲松
  • 1篇宋健
  • 1篇项影环
  • 1篇李铂
  • 1篇李萌
  • 1篇李世蒙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国医论坛
  • 1篇陕西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骨科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免疫系统性疾病,多发生于男性,病邪常常侵犯脊柱和骶髂关节,本病病程比较长,发病比较慢,容易导致身体残疾。现代医疗技术尚未表明该病的病因及诊疗方法,然而在中医药治疗本病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邹志余李琦周劲松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脊柱炎强直性
陕西省永寿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依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采用野外踏查、样线调查和样方调查的方法对陕西省永寿县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查清永寿县药用植物资源分布情况,为该县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永寿县现有药用植物276种,隶属79科222属,科组成以菊科、豆科为优势科,分别包含36种和22种药用植物;草本植物为永寿县药用植物的主要类型,占总数的72.83%;野生重点调查药用植物65种,隶属35科61属,其中以根及根茎类入药的药用植物占比为最高(46.15%);同时,调查还发现了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 (D. Don) Makino]等10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综上所述,永寿县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耐旱喜阳药用植物居多、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通过本次中药资源普查,基本摸清了永寿县中药资源家底,可为当地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李铂凌胜深杨文博汤慧丽刘玮李琦黄柯朝骞刚刚王耀贾农中
关键词:药用植物中药资源普查物种
热入血室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热入血室是一个特殊病证,历代医家有冲脉、肝脏、胞宫等不同看法,然而热入血室之证均与月经的适来适断有关。从其发病过程中的某些阶段来看,"子宫炎症"、"产褥感染"等急性期的症状表现与《伤寒论》原文论述的热入血室证相似,临床应用也多集中在此。
范丽李琦
关键词:热入血室辨治
加味四逆散药物血清对HSC-T6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含药血清对瘦素刺激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血清组、秋水仙碱对照组、加味四逆散组(37.5 g.kg-1),每组均10只,将正常血清组大鼠每只按10mL.kg-1给予生理盐水ig,1次/日;秋水仙碱对照组大鼠每只按0.2 mg.kg-1给予秋水仙碱ig,1次/日;加味四逆散组给予加味四逆散药液10 mL.kg-1ig,1次/日。以上各组均连续ig 7 d,制备各药物含药血清,并将药物血清用培养基配制成5%,10%,20%,40%4个浓度;培养肝星状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使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药物血清对100 mg.L-1的瘦素刺激肝星状细胞-T6(HSC-T6)增殖的影响。结果:加味四逆散药物血清对瘦素刺激的肝星状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或P<0.01),在5%~40%的血清浓度范围内,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秋水仙碱对照组亦能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P<0.05),但在10%~40%的血清浓度范围内加味四逆散组对HSC-T6增殖的抑制率显著高于秋水仙碱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药物血清具有抑制瘦素刺激HSC-T6增殖的作用。
郑旭锐李长秦李琦孙守才王礼凤周滢
关键词:加味四逆散肝星状细胞增殖影响
川芎嗪促进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SD大鼠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鉴定。观察川芎嗪在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成软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探索中药在组织工程修复技术中的潜力和应用价值,同时为川芎“补五劳,壮筋骨”的临床功效提供实验依据。  ...
李琦
关键词:川芎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
西安地区成人改良Jackson骶骨棒棒道影像学测量
2019年
目的通过收集西安地区成人的影像学资料,为改良Jackson骶骨棒的操作提供解剖学数据参考。方法将10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三维CT扫描,获得所需数据,将数据录入Mimics软件中处理,利用软件确定棒道入口,测量棒道长度,对不同性别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测得棒道长度为(35.05±6.19)mm,最大值为52 mm;女性为(34.19±5.84)mm,最大值为46 mm。男性骶骨棒棒道长度略大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测量100例西安地区健康成人改良Jackson骶骨棒棒道长度得知,术中男性骶骨棒棒道深度应控制在52 mm以内,女性控制在46 mm以内,但个体差异较大,术前进行测量可指导手术医师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手术安全性。
邹志余李萌李琦张蕊肖昆林郝定均周劲松
关键词:影像学测量
加味四逆散药物血清对瘦素刺激HSC-T6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及其拆方药物血清对瘦素刺激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给正常大鼠灌胃加味四逆散及其拆方药物煎剂7天,分别制备各药物含药血清,并将各药物血清用培养基配制成5%、10%、20%、40%4个浓度;培养肝星状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使用噻唑兰(MTT)比色法检测各药物血清对100ng/mL的瘦素刺激HSC-T6增殖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加味四逆散、疏肝药、活血药、健脾药各药物血清均对增殖的肝星状细胞有抑制作用(P<0.05),在5%~40%的血清浓度范围内,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秋水仙碱对照组亦能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P<0.05),但在10%~40%的血清浓度范围内加味四逆散组对HSC-T6增殖的抑制率显著高于秋水仙碱对照组(P<0.05);在10%~40%浓度范围内加味四逆散全方药物血清与3个拆方药物血清相比较,其抑制率明显高于拆方3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个拆方组中,对增殖细胞的抑制率疏肝药优于活血药优于健脾药,但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拆方组与秋水仙碱对照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加味四逆散药物血清及其拆方药物血清均有抑制瘦素刺激HSC-T6增殖的作用;②加味四逆散全方药物血清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拆方中单一方的疗效,说明综合运用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治疗肝纤维化会取得比单一疏肝或健脾或活血更好的效果。
李长秦孙守才王礼凤郑旭锐李琦项影环
关键词:加味四逆散拆方瘦素肝星状细胞
加味四逆散对HSC-T6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药物血清对瘦素刺激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实验动物灌胃加味四逆散煎剂7d,制备各药物含药血清,并将药物血清用培养基配制成5%、10%、20%、40%四个浓度;培养肝星状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使用噻唑兰(MTT)比色法检测药物血清对100ng/ml的瘦素刺激HSC-T6增殖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加味四逆散和秋水仙碱药物血清均有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的作用(P<0.05),且在5%~40%的血清浓度范内,两组对抑制HSC-T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的关系,但在10%~40%的血清浓度范围内对HSC-T6细胞增殖抑制率加味四逆散组高于秋水仙碱组(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药物血清具有抑制瘦素刺激HSC-T6增殖的作用。
郑旭锐李长秦李琦孙守才王礼凤宋健
关键词:加味四逆散星状细胞增殖影响
浅析《伤寒论》46条被引量:1
2008年
范丽李琦
关键词:《伤寒论》麻黄汤服药后表证
慢病毒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筛选稳定转染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离、培养并鉴定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感染兔BMSCs的最佳条件,筛选稳定转染的兔 BMSCs 。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法获得兔BMSCs;茜素红、甲苯胺蓝及油红O染色对BMSCs成骨、成软骨及成脂分化进行鉴定;免疫荧光组化染色检测CD44及CD90的表达;不同浓度嘌呤霉素筛选BMSCs的最小致死浓度;以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50、100、150、200的慢病毒载体介导eGFP转染BMSC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表达,并用嘌呤霉素筛出稳定转染系。结果当MOI为150,慢病毒载体介导eGFP感染兔BMSCs效率最高;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转染兔BMSCs的最适质量浓度是1.0 μg/mL。结论成功培养了兔BMSCs,用慢病毒介导的GFP标记了兔BMSCs并筛选出了稳定转染的兔BMSCs,建立了一个简便有效的干细胞标记方法,为BMSCs在动物体内实验标记示踪奠定了基础。
李琦李琦杨瑞泽邓洪利张蕊张蕊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慢病毒载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嘌呤霉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