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菊
- 作品数:72 被引量:40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普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美国落实《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的理念与实践被引量:1
- 2017年
- 2013年,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NGSS)正式颁布。颁布以后,美国超过40个州都对其非常关注,截至2016年11月4日,已经有16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选择使用《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还有7个州正在考虑之中,其他的州也用NGSS作为更新其原有科学课程标准的范本。使用和落实好这样一个面向未来、理念超前的课程文件需要时间、各种资源,以及持续不断的各方努力。《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的出品方对这个问题认识得非常清楚,所以为了更好地落实《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开展了很多工作。
- 李秀菊
- 关键词:教育标准校外教育课程标准教学活动教育框架
- 科技馆对公民科学素质的影响分析及提升对策——基于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的实证研究
- 2024年
-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科学素质对公民自身成长和国家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科技馆是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资源之一。基于2023年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本研究分析发现:公民参观科技馆能大幅提升科学素质,特别是在科学方法、精神和能力维度;参观科技馆对科学素质弱势群体帮助更大,有助于缩小性别、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公民科学素质差异。基于此,本研究提出要扩大科技场馆的覆盖面,提高科技馆服务观众数量和质量;提升展教内容的深度,着重培养公民的科学方法、精神和能力;提高科普服务的精度,展教活动开发应对女性、老年人、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居民等弱势群体有所倾斜等建议。
- 郏超超李秀菊刘玉花高宏斌
- 关键词:科技馆
- 我国高中生科学态度的实证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为了测量我国青少年的科学态度状况,2013年底课题组开展了我国15~17岁高中生的科学态度状况调查。主要运用PISA2006对科学态度的测量工具,对我国黑龙江、山西、四川和北京四地合计20所中学高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17岁高中生对科学的感兴趣程度较高,对科学探究非常支持,科学态度较为积极。但是我国15-17岁的高中生对科学的认识程度较浅、认识不足。本文依据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 李秀菊陈玲
- 关键词:青少年
- 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中的中小学数学和科学教育研究及启示
- 2017年
- 科学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渠道。本文分析了1996—2016年间出版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共11期)中反映中小学数学和科学教育的指标,研究了美国中小学数学和科学教育的关注重点、指标构建以及重要指标的数据来源。对于我国中小学数学和科学教育的启示在于:中小学科学教育应该加强对科学学科的重视程度,加强科学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建立对我国中小学数学和科学教育质量的长期持续且全国范围内的监测体系;建立定期发布我国中小学数学和科学教育质量报告的制度。
- 李娟陈玲李秀菊
- 课程统整的四个关键问题——日本食育课程体系的启示被引量:13
- 2021年
- STEAM教育的浪潮让课程统整重受瞩目。实际上,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教育部就开始推广课程统整理念,但当初的改革构想至今仍未能实现。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基础教育教师对课程统整的理解不够清晰,二是课程实施以一线教师在课堂的微观层面探索为主,未能形成有利于大规模推广的多层级协作体系。"食育"是日本课程统整成功落地的典型案例。本研究将从为何统整、谁来统整、统整什么、如何统整四个关键问题出发来解读日本食育课程统整体系,阐明其对我们当今构建自己的课程统整体系及对推动STEAM式课程统整落地的重要启示。
- 王世娟李秀菊高慧琛
- 关键词:课程统整食育课程体系建构
- 评价量规——主动学习的评价工具被引量:15
- 2007年
-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评价量规是对此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和评价的有力工具。通过实例介绍评价量规的设计和应用,帮助教师理解评价量规,以期有更多的教师掌握和运用这一工具。
- 张颖之李秀菊刘恩山
- 关键词:评价量规
-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与监测评估”分论坛纪要
- 本分论坛的主题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与监测评估报告,共有10位专家发言,从不同的视角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与监测评估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受大会组委会委托,本小组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何薇副研究员和东北师范大学许志峰教授...
- 李秀菊
- 关键词:科普工作公民科学素质
- 文献传递
- 学生集体参观科技类博物馆的学习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以色列的两位学者基于社会文化理论设计了调查内容与方法,对4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学生集体参观学习的过程、活动形式、交流互动和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导览内容、方式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组织学生集体参观科技类博物馆不同策略下的学习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传统的参观导览内容与方式,既不符合当代的科学教育发展趋势和博物馆对学习效果的新追求,也不适用于科技类博物馆基于实物展品的体验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本研究的内容、方法、结果及其理论基础,对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均有启发。
- 李秀菊
- 关键词:博物馆
- 理解青少年科学素质测评被引量:2
- 2021年
- 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是当今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对青少年科学素质的监测评估能够反映科学课程实施质量及各类科学教育活动的实施效果,是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的基础性工作。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世界范围内基于不同目标对青少年开展科学素质测评的研究和实践十分丰富。本期专题选取了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比较大的3个大型青少年科学素质测评--PISA、TIMSS和NAEP,对其工具、内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期为科学教师组织开展科学教学和实践活动及评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李秀菊
- 关键词:科学教育活动课程实施PISANAEP素质测评
- 欧盟科研框架计划项目中科学传播的政策与实践分析
- 李秀菊何薇
- 关键词:欧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