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凤
- 作品数:12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诊一体化转运模式救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价值被引量:12
- 2015年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发病急,变化快,能否得到及时诊治影响着抢救的成败和疾病的预后。本院在2012年试行急诊一体化运转模式,通过与内镜中心、药房、血库等科室协助,并在急诊科内成立专科急救小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救治建立相应的一体化救治流程。
- 李美凤林惠文马丽珍陈荣建徐志锋区秀凤
- 关键词:急诊上消化道出血
- “红丹膏”致婴幼儿铅中毒原因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分析“红丹膏”引起婴幼儿铅中毒的原因。方法分析131例使用“红丹膏”致铅中毒的婴幼儿的中毒程度及年龄分布、患儿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患儿所来自的地区,并与131例体检提示血铅正常的儿童作比较。结果使用“红丹膏”致铅中毒的131例患儿中,Ⅱ级铅中毒112例(8s.5%),Ⅲ级铅中毒16例(12.2%),Ⅳ级铅中毒3例(2.3%);127例(96.9%)3岁以下,4例(3.1%)3岁以上;112例(8s.5%)患儿父母受教育程度为大专以下;103例(78.6%)患儿来自欠发达地区。结论“红丹膏”引起铅中毒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多为轻度中毒,与婴幼儿湿疹发生的高峰时间有关,使用“红丹膏”患儿与来源地区的经济状况及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有关。
- 杨延萍李美凤
- 关键词:铅中毒婴幼儿
- 肿瘤患者门诊化疗的焦虑状况与健康教育需求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门诊化疗的焦虑状态及焦虑相关因素,了解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方法对在门诊化疗的120例肿瘤患者进行焦虑量表和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结果在门诊化疗的肿瘤患者焦虑患病率为74.2%,其中轻度焦虑占46.7%,中度焦虑的占19.2%,重度焦虑的占8.3%;其中疾病程度、疾病复发、经济状况、治疗效果、个人意志力、影响生活和食欲及治疗硬件条件等等为肿瘤患者的主要焦虑影响因素;大部分患者需要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的健康教育。结论在门诊化疗的肿瘤患者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状况并需要医护工作者的适当健康宣教支持。
- 马丽珍李美凤陈学容
- 关键词:肿瘤患者焦虑健康教育
- 急诊一体化运转模式在rt-PA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中的意义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诊一体化运转模式在急性期脑梗死进行溶栓治疗的意义。方法:对比实施急诊一体化运转模式前后1年中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比例和开始溶栓时间;对比发病<3 h、发病<6 h但>3 h行rt-PA溶栓和发病>6 h脑梗死患者行内科保守治疗的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7 d、21 d的神经功能情况。结果:实施一体化前后一年中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比例分别为20.9%和38.3%,开始溶栓时间分别为(4.7±1.5)h和(3.8±1.6)h;发病<3 h、发病>3 h但<6 h进行rt-PA溶栓治疗前和发病>6 h保守治疗前三组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1d后NIHSS评分分别为(7.2±5.2)分、(8.2±5.5)分和(12.9±4.6)分,7 d后分别为(4.9±5.9)分、(6.8±6.3)分和(9.7±5.5)分,21 d后分别为(4.0±4.8)分、(5.7±4.6)分、(8.7±4.0)分,各组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救一体化运转模式能有效缩短脑梗死诊断时间,有助于患者得到及时的溶栓治疗,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
- 李美凤陈荣建徐志锋林惠文马丽珍
- 关键词:急诊脑梗死
- 检测血清脑钠肽前体在肺心病诊疗中的意义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在肺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分析90例肺心病患者的NT-pro BNP与一般情况、检验结果、心脏彩超结果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程度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对照组22例,轻度肺动脉高压38例,中重度肺动脉高压30例)、心功能状态(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22例,Ⅲ级47例,Ⅳ组21例)和治疗前后NT-pro BNP水平。结果肺心病患者NT-pro BNP与体温、血白细胞(WBC)、肌钙蛋白-I(Tn-I)呈正相关(P<0.05或0.01),与体重指数(BMI)、红细胞压积(Hct)、肌酐清除率(CCr)呈负相关(P<0.05),与心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PASP呈正相关(P<0.01),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1);肺心病患者PASP越高NT-pro BNP水平越高,对照组、轻度肺动脉高压(PH)组、中重度PH组的NT-pro BNP水平分别为(568.5±64.6)μg/L、(1726.5±157.4)μg/L、(2796.6±264.8)μg/L;NT-pro 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Ⅲ级、Ⅳ级肺心病患者治疗前NT-pro BNP分别为(526.7±57.2)μg/L、(1528.5±159.6)μg/L、(3024.5±258.4)μg/L;治疗后的NT-pro 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NT-pro BNP可作为肺心病诊断和判断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对评估病情及疗效判断起一定指导作用。
- 李美凤王子莲马丽珍林惠文陈荣健
- 关键词:脑钠肽前体肺心病
- 江门地区季节变化对心脑血管病患者急诊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 探索江门地区月份季节对心脑血管病患者急诊的影响。方法对江门市中心医院急诊科2006年7月-2010年6月收治的13685例心脑血管病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日均心脑血管疾病急诊患者数为7.5人次/天,日均就诊人数在11—12月份较高,为8.1-9.0人次/天,在5-8月份较低,为6.4。6.7人次/天;冠心病就诊人数12月最多,5月最少,冬季明显高于夏季;高血压就诊人数1月最多,6月最少,冬季明显高于夏季;脑梗死就诊人数7月最多,12月最少,夏季明显高于冬季;脑出血1月就诊较高,但和心律失常一样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江门地区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急诊具有一定的季节规律性。
- 李美凤李智华刘惠萍
-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急诊
- 探讨心率震荡现象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 2010年
- 目的探讨心率震荡现象(HR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将200例拟诊为心绞痛的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每例患者均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取得心率震荡(HRT)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和ST—T改变的情况,比较两组间TO、TS以及ST—T改变对诊断冠心病的各个评价指标。结果TO的各个评价指标与ST—T改变相当,TS对冠心病诊断的特异度(97%)和阳性预测(90%)值明显高于sT—T改变(分别为62%和63.1%)。结论心率震荡现象的指标TO、TS可能成为诊断冠心病的一个新的指标,在诊断价值上甚至有可能高于ST—T改变。
- 李美凤张高星曾昭华
- 关键词:心率震荡现象冠心病
- 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的心率震荡现象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心绞痛型冠心病的心率震荡现象。方法将105例拟诊为心绞痛型冠心病的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53例,对照组52例。每例患者均做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取得心率震荡(HRT)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二组间TO、TS的原始数值、二组间TO、TS异常的阳性率以及按照HRT异常分级比较二组间各级构成。结果冠心病组的TO明显大于对照组、TS明显小于对照组,冠心病组的TO、TS异常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组间的HRT异常分级各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的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或消失。
- 李美凤曾昭华张高星
- 关键词:心率震荡现象冠状动脉疾病心绞痛
- 急诊绿色通道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评估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科通过绿色通道进行静脉溶栓的效果。方法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科通过绿色通道进行静脉溶栓(EICU组)和在心血管科住院后进行静脉溶栓治疗(CCU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开始溶栓时间、再通率、病死率、溶栓治疗后2周左室射血分数。结果EICU组平均开始溶栓治疗时间为(35±5)min;再通41例(73.2%),急诊科住院期间死亡2例(3.8%);溶栓后2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2.01±0.18)%。CCU组平均开始溶栓治疗时间为(130±15)min;再通40例(57.1%),住院期间死亡6例(8.6%);溶栓后2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43.11±0.13)%。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科绿色通道的建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显著提高了血管再通率,明显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 李美凤马丽珍林惠文
- 关键词:急诊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
- 急诊一体化运转模式对抢救重型颅脑外伤的意义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急诊一体化运转模式在抢救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对比实施急诊一体化运转模式前后2年里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急诊科的急救应对时间及手术的疗效情况。结果:实施急救一体化运转模式后,在抢救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急诊室处理时间、特殊检查处理时间、送达手术室时间、入院至送达手术室时间均较实施前明显缩短,一体化后患者从入院至手术时间为(43.7±10.3)min,较一体化前(55.9±11.5)min明显缩短(P<0.05);急救一体化前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手术疗效中死亡率分别为16.7%和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一体化运转模式能有效缩短重型颅脑外伤诊断时间,缩小了患者的救治空间,提高患者恢复程度,降低伤死率;制定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一体化运转模式细则及执行该急救流程意义重大。
- 李美凤马丽珍陈荣建林惠文
- 关键词:急诊重型颅脑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