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
- 作品数:4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北枝江市一中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 高考作文不妨写写小小说
- 2010年
- 小小说,也叫千字小说、微型小说,因其构思独特、情节曲折而为读者青睐。近几年,小小说又走进了高考考场,成为广大考生选择的一种常用文体。比如,2002年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就是一篇典型的小小说,因其独特的构思、精彩的语言被《微型小说选刊》评为“我最喜欢的年度微型小说”。
- 万安
- 关键词:高考作文小小说《赤兔之死》情节曲折满分作文
- 小心,别撞着“扩写题”
- 2010年
- 【小引】
2008年台湾的“高考”(台湾称“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国文考试中,要求扩写《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项庄舞剑的故事,考生须运用想象力加以渲染,将其扩写成一个故事。这是一道让人眼前一亮的高考作文题,“扩写”这种作文形式初次走进高考考场,足见扩写对作文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同时体现了高考试卷“稳中求变”的特点。
- 万安
-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高考试卷作文形式作文水平鸿门宴
- 直击2010年高考:2009年度热词作文导写
- 2010年
- 本栏目多年来密切关注中高考作文命题动向,在总结回顾历年真题的基础上,结合一线教师多年教学辅导经验,精心编选最新中高考作文模拟试题,致力于为广大中学生铺就作文成功之路。欢迎全国各地奋战在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及经验丰富的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踊跃赐稿!
- 万安
- 关键词:高考教学辅导模拟试题
- 捕捉动情点 叙写真性情——如何写好抒情散文被引量:1
- 2012年
- 【技法点拨】抒情散文,重在一个"情"字。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作品的"根",也是写作的根基。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要打动读者,首先要善于捕捉动情点,叙写真性情。具体来说:1、细节显真情。简单地说,就是在生活的某一时刻打动了你的内心,牵动了你的情思的人、事、物。它可能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根白发,一句话语;也可能是一排大雁,一座高山,一条小河,一间老屋,一朵鲜花;还可能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甚至是一个极微不足道的细节……总之,
- 万安
- 关键词:抒情散文动情点真性情情思
- 不畏浮云遮望眼——故事类材料作文如何写得深刻
- 2019年
- "深刻"是作文"发展等级"中的一个基本要求,是高考评价学生作文的一个重要标准。"深刻"主要是针对文章的思想而言的,指文章"立意深远、见解深刻、说理透彻",这点在议论文体现得更明显。一篇好的议论文,往往是因为做到分析入木三分,见解高瞻远瞩,能见前人所不能见,发前人所不能发。
- 万安
- 关键词:材料作文议论文体学生作文高考
- 话题作文“小人物大情怀”写作指导
- 2011年
- 【文题】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冠军诞生于意料之内,边弹边唱((You Are Beautiful))的北京选手刘伟几乎是无悬念夺冠,因为在整个参赛过程中,刘伟已经赢得了世界的关注,不仅这次来沪的英美“达人”都一致认为他最“令人震撼”。
- 万安
- 关键词:写作指导话题作文小人物情怀东方卫视边弹边唱
- 2009年高考作文综述及今后备考策略
- 2009年
- 从反馈的信息来看,这次高考全国共有18道风格各异的题目,有呼声很高的“新材料作文”,有长期坚守的“话题作文”,也有重出江湖的“半命题作文”等等,可以说是“各有特色”,让世人“眼前一亮”。根据高考作文的考查方向和评价方式,现盘点如下:
- 万安
- 关键词:高考作文备考策略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
- “短短12分钟,连续4次让座!”导写
- 2019年
- 2018年12月1日,浙江慈溪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成了“网红”。原来,在慈溪市293路公交车上,他在短短12分钟内就让座四次。他的暖心行为在朋友圈中刷屏了。这段视频被《人民日报》转发,截至发稿时,点击次数已达到126万次。据了解,视频中的小学生名叫黄唯,他是浙江慈溪横河龙南小学四年级学生。
- 万安
- 关键词:视频朋友圈
- 材料作文“做命运的朋友”构思示范
- 2013年
- 【模拟考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作家周国平曾经这样说过: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做命运的奴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追逐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胆怯。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 万安
- 关键词:作文语文学习
- 新材料作文“攀比”阅卷直播间
- 2011年
- 【题目展示】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攀比”是一个中性词,如果是攀比“穿着”一类外在的物质,那么“攀比”一词则体现了人的虚荣心,追求外在的奢华,“消费社会的不断花样翻新的消费和对于消费生活的更高要求,
- 万安
- 关键词:直播阅卷消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