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利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医
  • 4篇护理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糖尿病足
  • 3篇中药
  • 3篇中医中药
  • 2篇宫内
  • 2篇宫内传播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血压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过敏
  • 1篇药物过敏史
  • 1篇医药疗法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机构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作者

  • 9篇李利
  • 3篇李俊男
  • 2篇邓国宏
  • 2篇吴全新
  • 2篇曾毅
  • 1篇李茂仕
  • 1篇唐薇
  • 1篇潘美明
  • 1篇何登明
  • 1篇徐城
  • 1篇晏泽辉
  • 1篇王琳
  • 1篇孙小雯
  • 1篇梁志清
  • 1篇黄鸿菲
  • 1篇王宇明
  • 1篇刘明栋
  • 1篇郭鑫武

传媒

  • 3篇重庆医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全国内科护理...
  • 1篇全国内科护理...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老年高血压病的中医症候特点及护理被引量:1
2005年
李利
关键词:高血压病老年中医症候护理
糖尿病足的中医中药治疗和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多因未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缺血以及感染等三个因素共同所致。并以肢体未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为主要临床特征,因本病多发于足趾、足底部,,故称“糖尿病足”。属于祖国医学“脱疽”范畴。国内糖...
李利
文献传递
30例糖尿病足的中医中药治疗和护理被引量:9
2004年
李利
关键词:糖尿病足脱疽中医药疗法护理慢性并发症
HBV在宫内传播途径的分子进化特点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宫内传播的分子进化特点。方法选择有乙型肝炎母子无症状携带者两对母子的血清样本分离HBV准种病毒株,进行PCR-克隆-测序后,构建遗传进化树及拓扑结构比较,计算每对母子准种种群内及种群间的进化距离。结果 2个进化树包括2种类型,第1种类型,大部分母亲株聚集为一枝,但新生儿株与小部分母亲株聚集在另一枝,母亲株为新生儿株的起源。第2种类型,母亲株与新生儿株未形成总的单源群,也没形成各自的单源群,有1株新生儿的病毒株为大部分母子序列的起源。结论两组病例的传播途径分别符合"胎盘泄漏"和"细胞途径"特点。
曾毅李利郭鑫武邓国宏李俊男王琳
关键词:宫内传播准种系统进化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风险因素评估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相关评估。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2011年163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分娩时的孕周、分娩方式、静脉血HBV DNA水平、喂养方式与HBV母婴传播的关系。结果在常规预防接种后HBV母婴传播率为4.29%(7/163)。孕妇HBV DNA含量越高时,新生儿脐血HBV DNA及随访的婴儿静脉血HBV DNA阳性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脐血HBVDNA水平与出生后6个月静脉血HBV DNA水平有关(P<0.05)。孕妇分娩时的孕周、分娩方式、喂养方式与HBV母婴传播均无关(P>0.05)。结论分娩方式、喂养方式是HBV母婴传播的低风险因素,围生期孕妇静脉血HBV DNA水平是HBV母婴传播的高风险因素。剖宫产不能降低HBV母婴传播风险。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并不会增加HBV母婴传播风险。
李利李俊男曾毅吴全新梁志清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生脉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被引量:3
2004年
李利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过敏性休克药物过敏史变态反应
糖尿病足的中医中药治疗和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多因未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缺血以及感染等三个因素共同所致.并以肢体未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为主要临床特征,因本病多发于足趾、足底部,故称'糖尿病足'.属于祖国医学'脱疽'范畴.国内糖尿...
李利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中药治疗糖尿病足护理工作
文献传递
HBeAg阳性感染孕妇妊娠期中晚期接受替比夫定治疗对HBsAg、HBeAg及抗-HBc胎盘透过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HBeAg阳性、HBV DNA高复制慢性HBV感染孕妇的HBsAg、HBeAg和抗-HBc胎盘透过率,进一步明确替比夫定阻断母婴传播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例行孕期检查以及产科分娩的HBeAg阳性、HBVDNA≥106IU/mL的慢性HBV感染孕妇84例,根据阻断HBV母婴传播方式不同分为常规双重免疫阻断组(常规组,15例)和双重免疫+替比夫定阻断组(替比夫定组,69例)。检测妊娠中晚期、分娩时母亲和新生儿脐带血清HBsAg、HBeAg及抗-HBc水平。结果两组之间母亲及新生儿HBsAg、HbeAg和抗-HB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孕妇分娩时:HBsAg P=0.058,HBeAg P=0.065,抗-HBc P=0.727;新生儿脐血:HBsAg P=0.761,HBeAg P=0.225,抗-HBc P=0.924),且两组之间的HBsAg和HBeAg胎盘透过率亦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172,0.163)。两组新生儿脐带血抗-HBc透过率均为阳性。结论妊娠中晚期替比夫定不能降低孕妇HBsAg、HBeAg水平和HBsAg、HBeAg的胎盘透过率,其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机制可能主要与有效降低孕妇HBV DNA水平有关。透过率与母亲HBsAg和HBeAg水平不成平行关系。
吴全新邓国宏李俊男李利孙小雯潘美明黄鸿菲何登明晏泽辉徐城李茂仕唐薇刘明栋王宇明
关键词:HBEAG宫内传播透过率
^(32)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护理被引量:1
2003年
我科选择32P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放射性核素.自1999年5月至2000年8月对22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病人的28个关节进行了32P关节腔注射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李利
关键词:^32P类风湿关节炎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