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
- 作品数:14 被引量:24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论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困境及对策被引量:4
- 2010年
- 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价值目标是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但在《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过程中,企业的抵制、规避行为,配套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地方政府、工会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导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效果不容乐观。为此,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制度,促进企业自觉维护职工权益,并完善《劳动合同法》的相关配套制度,落实政府与工会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 张乐
-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劳动者权益
- 论公司僵局司法救济制度及其在我国的完善被引量:2
- 2010年
- 对公司僵局进行司法救济是因为公司僵局会严重损害公司、股东及利益相关者利益而且公司处于僵局时股东自力救济出现困难。司法救济公司僵局也是弥补公司自治缺陷的有效途径。我国公司法规定了公司僵局的司法解散制度,但救济措施过于单一。鉴于司法解散公司是一种严厉的救济措施,我国立法应规定公司僵局司法解散的其他替代措施,并明确司法解散的公司维持原则、调解原则、谨慎判决原则。
- 张乐
- 关键词:公司僵局司法救济
- 社会主义法治下高校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探析被引量:2
- 2011年
-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能够促进法科学生对法律的学习和对法律精神的理解,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实现法律职业的特殊任务。当前我国高校应开设法律职业道德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为核心,积极探索法律职业道德教学方法。
- 张乐
- 关键词:法律职业道德教育
- 论合同法的情势变更原则
- 2005年
- 情势变更原则作为合同履行的重要原则,在大陆法系及英美法系国家均有规定.但在我国的现行法律由于认识尚未统一而未予规定,因此有必要加以研究.在探讨情势变更原则的理论根据、适用条件等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有关情势变更原则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 田大治张乐
- 关键词:合同法情势变更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 论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完善被引量:5
- 2011年
- 通过调解解决劳动争议有利于劳动争议的及时、彻底解决,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和劳动关系的和谐。但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中立性难以保证等,制约了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功能发挥。对此要整合现有资源,成立专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明确调解协议的效力,并采取措施促进现有调解组织功能的发挥。
- 张乐
- 关键词:劳动争议调解
- 物权行为理论若干问题探析
- 2005年
- 物权行为理论自其诞生起就褒贬不一,在我国,对该理论本身有许多问题需要澄清.对法律行为的成立,立法应采自由主义,所以登记或交付为物权行为的生效要件.物权行为是法律行为的一种,物权行为可以并应适用法律行为的一系列规则.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相独立而存在是客观事实,但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与无因性并无必然联系,虽然物权行为无因性的缺陷并不存在,可是否采纳物权行为无因性是一国立法选择问题.
- 张乐
- 关键词:物权行为独立性无因性
- 对我国《侵权责任法》“同命同价”规定的思考
- 2010年
- 《侵权责任法》的一大亮点就是在第17条确立了"同命同价"赔偿原则。但也有不少学者质疑这一原则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可以预见《侵权责任法》第17条的规定有待于我们妥当的理解和正确的适用。
- 张乐
- 关键词:死亡赔偿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生命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赔偿标准
- 浅析善意取得之“善意”被引量:6
- 2005年
- 善意取得制度已被众多国家民法所确认,我国立法上未确立该项制度,但其已为我国司法实践所采纳。善意取得的成立以受让人的“善意”为基本前提。关于“善意”的范畴,历史起源和现代立法的规定不尽一致;对善意、恶意的判断标准,也存在着“消极观念说”和“积极观念说”两种观点;“善意”的准据时点的不同认定也成为判断行为人“善意”的重要因素。
- 张乐
- 关键词:善意取得善意
- 论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立法的完善
- 2010年
- 公司社会责任是对公司唯利是图的反思,公司社会责任立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世界公司法立法的发展趋势。我国《公司法》第5条明确规定了公司社会责任,但缺乏配套的实施机制,导致这一规范缺乏可操作性。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立法的完善应在合理协调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营利性关系的前提下,建立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等具体的实施制度。
- 张乐
- 关键词:社会责任
- 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及应对
- 2010年
- 《公司法》在修订后加强了公司治理,但实践中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对经营者的监督功能并未在实质上得到改善。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在运作中,监事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的监督作用没有发挥,独立董事难以真正独立,
- 张乐
- 关键词: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公司法》公司治理独立董事经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