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
- 作品数:17 被引量:240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研课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北京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施加压力,水环境进行自我调节,而社会根据环境调节状况做出响应,以维持水环境系统的健康稳定状态。基于上述考虑,我们构建了一个“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框架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北京市2003-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际评价后发现,北京市水环境压力呈现逐渐加大的态势,水环境状态基本稳定,全社会对水环境压力的响应稳步向好。总的来看,近十年来北京市水环境承载力在快速提升后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状态。
- 齐心赵清
- 关键词:水环境承载力
- 北京市残疾人医疗保障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残疾人用于医疗康复的费用支出很大,但是医疗保障现状令人担忧。为此,笔者针对残疾人医疗保障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逐步建立和健全残疾人医疗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 齐心厉才茂
- 关键词:残疾人
- 北京市低保未就业人员的基本状况及就业促进政策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前,北京在低保人群中,有就业能力的人就业率很低。调查显示,这其中有未就业者自身的问题,包括身体状况、文化技术水平、心理素质、就业观念等,但也有政策制度问题,包括政策制度不完善、不合理、不落实等。鼓励劳动者就业,通过就业收入的提高改善其生活,是政策制度的核心,但要防止救助政策过度福利化。基于此,现行的低保政策制度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 齐心
-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业促进
- 延续与建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网络被引量:36
- 2007年
- 进城农民工除了经历生活地点和职业身份的转变外,还要经历一个社会网络的转型过程。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网络转型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对乡土社会网络的依赖和借重程度大大降低,城市特征更为明显。职业和居住地点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建构有重要影响。
- 齐心
-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
- 北京市人口市域内迁居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介绍了迁居原因的分类体系。依托2008年对北京全境大规模电话调查所获数据,描述了北京居民迁居原因的总体分布特征、时间变动特征和空间模式特征。
- 齐心
- 关键词:迁居
- 大城市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30
- 2007年
-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突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地位。和谐社会是良性运行和谐发展的社会,是公平正义、稳定有序、充满活力、治理良好、意识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据此,我们构造了一个由6个方面25个具体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并利用这个指标体系对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的社会和谐程度进行了初步的评价。
- 齐心梅松
- 关键词:大城市和谐社会指标体系
- 低保未就业人员求职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2
- 2007年
- 当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低保对象中有劳动能力者的比重日益提高。运用北京市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若干经济、社会和心理(文化)因素对低保未就业者的求职意愿及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贫穷文化和社会资本对求职意愿、家庭规模对求职行为的影响作用具有统计显著性,工作与低保的比较效益以及就业援助则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完善低保政策具有启发意义。
- 齐心
-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影响因素
- 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被引量:50
- 2006年
-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适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分析了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然后根据建立指标体系的若干原则,提出了由7类37个具体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确定指标权重、标准值以及进行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
- 梅松齐心
- 关键词: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34
- 2013年
- 根据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理论,提出了由生态自然建设、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生态政治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组成的衡量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
- 齐心
- 关键词:生态文明指标体系
- 北京世界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
- 2010年
-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各种资源和要素的全球流动增长,打破了国家界限,形成了全球城市网络。那些具有广泛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联系,在全球城市网络中扮演超越国家界限的关键角色的城市即成为所谓的世界城市。随着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我国急需建设和壮大自己的世界城市,使之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节点,并把中国城市体系融合到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之中。
- 齐心张佰瑞赵继敏
- 关键词:世界城市城市网络经济中心文化交流城市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