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4
- 2008年
-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TNF-α、IL-1β在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血清中表达的意义。方法收集衡阳市中心医院和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急性期和20例恢复期VM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血清,采用ELISA测定其血清MIF、TNF-α、IL-1β水平,采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与3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VM急性期患儿血清MIF[(136.7±32.2)ng/L]、TNF-α[(247.6±48.2)ng/L]、IL-1β[(19.7±4.4)ng/L]及CK-MB[(34.2±9.7)U/L]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及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F=17.2,21.4,13.5,14.1Pa<0.01),且血清MIF、TNF-α、LI-1β及CK-MB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增高,MIF与CK-MB,TNF-α与CK-MB、IL-1β与CK-MB均呈正相关(r=0.68,0.82,0.73Pa<0.05);VM恢复期MIF[(41.8±8.2)ng/L]、TNF-α[(67.5±12.1)ng/L]、IL-1β[(6.4±1.2)ng/L]及CK-MB[(12.6±4.1)U/L]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a>0.05),且MIF、TNF-α、IL-1β与CK-MB无相关性(Pa>0.05)。结论VM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MIF、TNF-α、IL-1β可能参与VM发病过程,并可作为病情判断及疗效的观察指标之一。
- 张小佛于小华郭富强李双杰
-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性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
- 黄芪、牛磺酸联合辅酶Q_(10)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0例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牛磺酸联合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VM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黄芪注射液+牛磺酸+辅酶Q10+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CPK、AST、LDH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牛磺酸联合辅酶Q10治疗VMC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郭富强杨云华邓晖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牛磺酸辅酶Q10
-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介素-6水平的变化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6(IL-6)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0例VMC患儿(其中急性期24例,恢复期16例)和20名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MCP-1、IL-6水平,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并对MCP-1、IL-6与cTn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VMC急性期血清MCP-1、IL-6、cTnI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0.01),且MIF、IL-6与cTnI呈正相关(P<0.05)。结论 MCP-1、IL-6可能参与VMC发病过程,检测VMC患儿MCP-1、IL-6含量有助于VMC的诊断、判断病情和预后,并为临床治疗开辟新途径。
- 郭富强杨云华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介素-6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中的表达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病过程中心肌组织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表达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70只4周龄雄性BALB/C小鼠腹腔接种0.1ml的coxasckievirusB3(CVB3)建立VMC模型,10只同周龄同品系小鼠腹腔接种Eagle’s液作为对照组。VMC组于接种后第3、7、15、30天随机各取10只处死,对照组于30天处死,采用RT-PCR、免疫组化检测心肌MIFmRNA及蛋白表达,并对MIF表达水平与心肌病变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VMC组3~30d各时点心肌MIF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以第7天为最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MIF蛋白表达水平与心肌病变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90,P<0.05)。结论MIF过度表达可能在VMC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郭富强于小华李双杰杨云华
- 关键词: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心肌炎病毒小鼠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中的表达及黄芪甲甙干预研究
- 第一部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中的表达目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不属于目前已发现的任何细胞因子家族,作为一种重要的前炎症因子,参与许多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实验研究MIF在病毒性心肌炎(...
- 郭富强
- 关键词: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心肌炎病毒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心肌炎病毒黄芪甲甙
- 文献传递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及其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被引量:9
- 2008年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巨噬细胞的自分泌因子,是一种重要的前炎性反应因子,其主要作用为抑制巨噬细胞游走移动,促进巨噬细胞在炎性反应局部浸润、聚集、增生、活化,增强其黏附、吞噬作用,还能促进多种细胞因子的生成,从而间接增强巨噬细胞的功能。MIF广泛参与了机体多种生理及病理生理学反应,包括炎性反应、脂肪发生、肾脏病变、肿瘤生成和皮肤创伤修复等。病毒性心肌炎(VM)是由亲心肌病毒感染所致的以心肌炎性反应病变为主的疾病,目前MIF在VM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作用倍受关注。现就MIF的生理及病理生理学功能尤其是其在VM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郭富强于小华李双杰
- 关键词: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病毒性心肌炎巨噬细胞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57例误诊误治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又称过敏性咳嗽或隐匿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小儿慢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 刘红英吕建华罗永姣郭富强
- 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误治过敏性咳嗽
-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2例
- 2002年
- 刘红英郭富强吕建华
- 关键词: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