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凌玲

作品数:10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大学生
  • 2篇电子设计
  • 2篇电子设计竞赛
  • 2篇计算机
  • 1篇大学教学
  • 1篇大学生学习
  • 1篇道德
  • 1篇道德选择
  • 1篇道德选择能力
  • 1篇电子线路
  • 1篇电子线路设计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素质
  • 1篇学会做人
  • 1篇学习心理
  • 1篇学习心理素质
  • 1篇遗传算法
  • 1篇阵列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素质

机构

  • 10篇武汉理工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凌玲
  • 3篇李治国
  • 2篇王培根
  • 1篇陈玮
  • 1篇郑建彬
  • 1篇许菲
  • 1篇谢庆国
  • 1篇侯祺棕
  • 1篇吴友宇
  • 1篇张艳辉
  • 1篇刘皓春
  • 1篇李湘南
  • 1篇李幼凤
  • 1篇卢珞先
  • 1篇王攀

传媒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理论月刊
  • 1篇机械工业高教...
  • 1篇交通高教研究
  • 1篇建材高教理论...
  • 1篇理工高教研究

年份

  • 10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谈大学生“学会做人”
2001年
学会做人,既要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又要根据世界发展趋势增加新的内容。提高人文素质是学会做人的基础。提高人文素质,应从重视文理相融的“通识教育”、增强现代人生价值观念、学会处理个体与他人关系等方面来着手。
凌玲王培根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道德选择能力
关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4
2001年
从教学方法的功能、层次、整体结构、师生双向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等不同角度 ,阐述了大学教学方法的共同发展趋势 ,提出了在教学途径与方式多样化使得教学方法复杂化的条件下进行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合理组合、正确运用的问题。
凌玲王培根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效率
基于Elman网络的参数自适应矢量控制系统
2001年
介绍了用Dlman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的电机转速估计模型,采用样本混沌载波的动量BP算法。给出了其仿真结果、矢量控制系统框图及其硬件实现方案。
凌玲李治国谢庆国刘皓春
关键词:无速度传感器参数自适应ELMAN网络矢量控制系统
电子设计竞赛对专业课程建设中的促进作用被引量:3
2001年
专业课程建设是高校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实践证明开展电子设计竞赛活动对专业课程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卢珞先凌玲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专业课程建设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通信原理
指导大学生学习的原则被引量:1
2001年
把大学生的学习实现四个转变作为指导大学生学习的基本原则:
凌玲陈玮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心理素质
蓝牙在工业现场的应用被引量:16
2001年
介绍了将蓝牙技术应用于工业现场的可行性 。
凌玲李治国
关键词:蓝牙
可配置适配器的研究
2001年
分析了利用FPGA芯片的可编程特性 ,构建具有多种功能的适配器的技术 ;给出了系统的框图 ,并使用Xilinx公司的FPGA芯片结合FPGAExpress综合软件实现的一般步骤 ;以及综合使用IP技术 。
凌玲李治国
关键词: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网卡FPGA芯片
嵌入演化策略的双种群遗传算法及其应用被引量:2
2001年
针对标准遗传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差、解的精度低等一些不足 ,提出了一种嵌入演化策略的双种群遗传算法 ,即用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大种群寻优 ,用演化策略优化小种群。将该方法应用于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中 ,结果表明 ,该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
张艳辉凌玲王攀李幼凤
关键词:双种群遗传算法非线性规划
抓好电子设计竞赛 提高学生能力与素质被引量:1
2001年
搞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应以提高学生能力与素质为重点 ,因此 ,树立学生自信心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
郑建彬凌玲吴友宇许菲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高等教育
汽车尾气扩散的计算机模拟与预测被引量:4
2001年
以武汉市中山路段和珞狮路段为实例 ,利用武昌南站监测子站长年的监测数据和笔者在珞狮路段为期 1年的实地测量数据 ,以及武汉市气象台提供的气象资料 ,分析研究了影响武汉市低矮街道峡谷中汽车尾气污染物NOx 扩散的各种影响因素 (主要是气象要素 )以及NOx 日均浓度和小时平均浓度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得到了武汉市低矮街道峡谷汽车尾气污染的动态规律。并用任意风向下的高斯线源扩散模式 ,对某监测站常年的NOx 日均浓度数据和某街道长时间实测的NOx 瞬时浓度数据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 ,取得了较好效果。确定该模式可以用来对城市低矮街道峡谷汽车尾气扩散浓度进行预测。对武汉市汽车尾气扩散浓度的预测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 ,填补了武汉市在这方面的空白 ,为政府研究对策、制定控制目标提供了参考价值。
凌玲李湘南侯祺棕
关键词:汽车尾气污染物计算机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