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庆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长江口外锋区浮游植物生物量及其影响因子的观测与数值模拟
- 浮游植物作为海洋系统的主要生产者,维系着海区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也决定着该海域的初级生产力水平。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特别是沿海地带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水生生态环境带来严重负担,此类问题开始受到科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长...
- 闫庆
- 关键词:浮游植物生物量数值模拟三峡大坝
- 一种复杂地形岛礁海域海洋牧场区建设面积的测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地形岛礁海域海洋牧场区建设面积的测算方法,将海洋牧场规划海域在东西向和南北向最小、最大坐标所限定的近似矩形海域内进行均匀化网格划分,判定统计落入任意封闭多边形形状的实际规划区范围内的控制点数,并扣除落...
- 林军邓明星闫庆章守宇
- 文献传递
- 长江口外海域夏末温跃层与底层水低氧现象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基于长江口外海域2009年夏末调查的温盐和溶解氧(DO)资料,采用垂向梯度法对夏末长江口外海域温度垂向结构类型进行划分,计算了温跃层深度、强度和温跃层处DO垂向梯度等参数。长江口外海域夏末水温垂向结构类型及其温跃层强度的分布表现为长江冲淡水、黄海沿岸流、台湾暖流表层暖水和台湾暖流深层冷水交汇、混合的态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温跃层深度与温跃层处DO垂向梯度之间为负相关,温跃层深度与垂向最小DO浓度之间为正相关,温跃层强度与温跃层处DO垂向梯度之间为正相关。最接近DO供给源的上温跃层强度与温跃层处DO垂向梯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0.69)。温跃层越浅、强度越大,对底层水低氧现象的影响越大。温跃层、特别是上温跃层引起的水体层化阻碍DO向底层输运,起到了物理隔氧的作用,与低氧现象具有紧密的联系,是低氧现象在长江口外海域从春末到秋季发生、发展、维持和消亡过程的重要环境控制因素。
- 林军闫庆朱建荣龚甫贤
- 关键词:温跃层低氧
- 贻贝养殖海域表层水温季节变化及其对紫贻贝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为获知贻贝浮筏养殖海域表层(3 m)水温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对紫贻贝生长的影响,实测多年枸杞岛贻贝养殖场表层水温,并在一个养殖周期内分7航次采集紫贻贝样获取体质量、壳长等数据。结果显示,观测期内最高、最低表层水温分别为29.2℃和4.6℃。夏季表层水温日变幅可超过4℃,而春季与秋季低于2℃。紫贻贝体质量与月龄的多项式回归方程为:W=0.000 6M4+0.006 4M3-0.132 6M2+0.859 9M+0.6568(R2=0.999 1)。紫贻贝壳长与月龄的多项式回归方程为:L=0.000 8M4+0.057 7M3-1.099 7M2+7.536 6M+20.044(R2=0.998 9)。紫贻贝生长速率与水温呈指数关系,其表达式为Rw=0.102 8e0.119 5T(R2=0.741 3),将翌年3月前后紫贻贝的生长速率与水温之间指数关系分段计算时相关性更高,秋冬季为Rw1=0.148 8e0.068 3T(R2=0.936 0),春夏季为Rw2=0.118 8e0.128 9T(R2=0.993 2)。紫贻贝壳长生长速率与水温呈指数关系,其表达式为Rl=0.548 3e0.104 3T(R2=0.952 9)。不同年份之间,枸杞岛贻贝养殖场表层水温存在明显差异。春夏季是紫贻贝生长关键时期,春夏季持续相对低温可影响紫贻贝的产量。对养殖海域的水温进行实时观测,可获取水温变化动态,以及时调整紫贻贝的养殖策略。
- 林军邓明星章守宇闫庆
- 关键词:水温贻贝养殖生态影响
- 三维海洋数值模型在东中国海鲐鱼渔场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根据1998-2011年7-12月的东中国海鲐鱼渔业数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中心渔场作业位置与海区表温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以北纬32°为界,将东中国海鲐鱼渔场分为北部黄海渔场和南部东海渔场两部分,分别给出了各月份北部和南部渔场的最适表温范围。基于海洋模式ECOM-si建立了东中国海区的三维温盐流数值模型,结合各月份的最适表温数据,初步建立了鲐鱼渔场渔情预报模块。应用此预报模块,对鲐鱼主要作业期(7-12月)的中心渔场位置进行了回报,结果与历史捕捞作业数据符合良好。数值模型结果再现了北部渔场8月份起在黄海深水区周边发展,10月达到最盛,11月渔场位置南移,12月基本位于黄海海盆深水区的过程;以及南部渔场8月最盛,10月起大降,11月和12月远离黑潮主轴西侧海域,西撤至100 m等深线附近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三维温盐流海洋数值模型和初步建立的渔场、渔情预报模块适用于东中国海重要渔业渔场和渔情的预测、预报应用。
- 林军闫庆李纲
- 关键词:东中国海
- 东中国海鲐鱼渔场三维海洋数值模型预报研究
- 根据1998年至2011年7-12月的东中国海鲐鱼渔业数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中心渔场作业位置与海区表温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分别给出了北部和南部渔场最适表温范围。基于海洋模式ECOM-si建立东中国海三维温盐流数值模型,...
- 闫庆林军
- 关键词:东中国海
- 文献传递
- 象山港滨海电厂温排水对浮游生物的生态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应用海洋数值模式ECOM-si耦合一个可用于实时计算的太阳辐射强度和海面热通量计算模块,采用N2P2ZD型生态模型,研究评估了象山港海域的浮游生物量受港内两大滨海电厂(国华电厂和乌沙山电厂)温排水的影响程度。数值模式的模拟结果表明,温排水及其卷载和余氯杀伤效应对海域的浮游生物量有显著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象山港浮游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在春季和初夏等增温季节,温排水的存在可使藻华的发生期提前;夏季高温期,水温超过最佳生长温度,则使浮游植物生物量下降,且可降低赤潮发生的风险;在秋季降温期和冬季低温期,水温低于最佳生长温度,温排水有助于缓解水温的下降,有助于提高该时期海域的初级生产力。除了季节变化上有增有减外,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量年均水平由于温排水的温升和杀伤效应而降低,碎屑量随之上升,总体上弥补了海域水体总有机体含量的损失,但海域的年均总有机体变化量仍为负值。国华电厂温排水的影响大于乌沙山电厂。无论从温升范围和浮游生物量变化幅度上,国华电厂对铁港的影响都大于黄墩港。
- 林军闫庆陈炳睿堵盘军
- 关键词:温排水浮游生物量生态动力学模型象山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