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华
- 作品数:21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保护储层的钻井液研究技术研究现状被引量:14
- 2009年
- 通过对储层伤害的室内评价,综述性的分析油、气层的主要伤害机理,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对储层的伤害机理,提出针对不同储层类型保护储层的钻井液技术,即保护疏松砂岩储层、裂缝性储层、裂缝-孔隙型储层的钻井液技术。
- 周光勇熊汉桥周成华
- 关键词:储层伤害储层保护钻井液
- 伊朗雅达F7井盐膏层钻井液技术被引量:14
- 2012年
- 伊朗雅达F7井是中石化部署在Kushk地区北部脊背构造的一口重点预探直井,Gachsaran地层(1 027~1 408 m井段)含有大量石膏层和盐层,膏岩含量为80%,易造成溶、塌、缩、卡、喷、漏等井下复杂情况。针对以上地层特点,该井三开采用了饱和盐水钻井液。室内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应用的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和较强的携岩能力,稳定井壁效果好,抗盐膏及油气污染能力强,高温稳定性突出,满足了钻井施工的需要,保证了该井安全、优快钻进。
- 胡德云樊志刚周成华张珍陈建君
- 关键词:盐膏层饱和盐水钻井液抑制性
- 不同级配活化铁矿粉对高密度水基钻井液黏度效应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通过在钻井液中加入密度为4.85g/cm3的不同粒径的活化铁矿粉至密度为1.83g/cm3,测定它们在150℃老化16h后的性能,研究了不同级配活化铁矿粉对高密度水基钻井液黏度效应的影响。得出,活化铁矿粉粒度级配越粗或越细以及级配范围越窄,对钻井液的黏度效应越大,沉降稳定性越差;当粒度级配合理并处于合适范围时,如用粒径为0.050~0.061mm的活化铁矿粉加重时钻井液的黏度效应达到最低,沉降稳定性最好。
- 周成华王平全王进涛刘常旭张珍
- 关键词:高密度水基钻井液加重剂沉降稳定性粒度级配
- 一种高温钻井液筛分冷却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钻井液筛分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顶部的排风扇与进液口,倾斜设置在箱体中上方的振动筛网,设置在振动筛网下方的冷却集液床,设置在箱体下方的换热器与制冷装置,设置在箱体两侧的振动机,设置在循环管线上的...
- 张杰张文镇周成华李鑫杨智钧
- 一种利用纳米材料实现井下发电的方法及系统
- 一种利用纳米材料实现井下发电的方法及系统,其利用管柱内高速流体驱动的方式使纳米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电流,实现纳米材料发电技术在井下直接发电的方法,包括隔热装置、旋转装置和纳米发电装置。当管柱内流体流经纳米材料发电装置时,高速...
- 张杰杨森李翠楠张珍周成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降低溢流风险的伞型井下防喷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溢流风险的伞型井下防喷器,包括下接头(1)、增压活塞(4)、增压活塞杆(5)、外筒(6)、变径推进器(7)、密封橡胶(8)、护罩槽(9)、上接头(10)、剪切销钉(11)、内筒(16)、弹簧槽...
- 张杰张先涛周成华周伟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温钻井液筛分冷却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钻井液筛分冷却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顶部的排风扇与进液口,倾斜设置在箱体中上方的振动筛网,设置在振动筛网下方的冷却集液床,设置在箱体下方的换热器与制冷装置,设置在箱体两侧的振动机,设置在循...
- 张杰张文镇周成华李鑫杨智钧
- 文献传递
- 川西沙溪庙组水平井封堵防卡钻井液技术被引量:7
- 2012年
- 在川西新场气田的沙溪庙组水平井钻井施工过程中,由于泥岩地层易水化膨胀而造成井壁掉块和坍塌,同时该组地层压力不均一,易造成压差卡钻,水平段钻进过程中易出现托压等复杂问题。针对以上难题,利用多元复合封堵、固液协同润滑技术,优选出了适合川西沙溪庙组的水平井封堵防卡钻井液技术。现场应用表明,该封堵防卡钻井液解决了水平井防塌、防卡、防托压技术难题,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杨国兴张珍周成华张杰邓天安陈柯
- 关键词:钻井液封堵防塌防卡沙溪庙组
- 用于钻井液的降温材料的降温能力模拟装置及计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钻井液的降温材料的降温能力模拟装置及计算方法,所述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制实验用钻井液基浆,搅拌均匀后注入蓄液池内;S2:使钻井液基浆充满井身模拟系统;S3:加热至目标钻井液温度;S4:进行液...
- 张杰谢娇豪李翠楠赵亮张珍周成华周嘉政刘潇杰
- 钻井过程中吸水树脂型堵漏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被引量:6
- 2013年
- 针对吸水树脂稳定性差、强度低的特点,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实验原料,选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吸水树脂,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制备堵漏剂PQ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0℃,单体浓度为30%,丙烯酸中和度为80%,AM与AA质量配比为6∶4,引发剂Na2SO3和(NH4)2S2O8加量为2%,交联剂NMBA加量为0.2%。为提高堵剂的强度,此实验在合成反应初期添加超细CaCO3,并考察了超细CaCO3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堵漏剂PQ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强度,适合于钻井过程中堵漏作业。
- 王平全白杨苗娟马瑞周成华罗斌
- 关键词:堵漏剂性能评价抗盐性抗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