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轩 作品数:12 被引量:14 H指数:3 供职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矿业工程 农业科学 水利工程 更多>>
一种硬质介质地电场快速测试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质介质地电场快速测试装置及方法,利用快速电极与硬质介质充分接触,通过布质袋充填粘土介质来降低接地电阻,利用粘土内的铜片增大接触面积,利用导电线连接铜片与电极电缆,共同组成与硬质介质的连接测量装置,进一步... 张平松 谭磊 王轩 薛敏 高宽 凌燕 季明名 岳占伟 杜运兵 吴荣新文献传递 树木根系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查试验研究 2020年 为了验证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树木根系发育情况的可行性,本文通过在法国梧桐(Platanus orientalis Linn.)和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Levl.)Airy Shaw根系周围布置不同的高密度电阻率法采集方式,分别得到其根系周围的视电阻率剖面图和不同深度的电阻率反演平面图,从而推测其根系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法国梧桐和重阳木具有不同的根系分布特征,探测所得到的根系分布情况与实际根系分布情况一致。 王轩 王轩 谭磊关键词:高密度电法 树木根系 探查 测井技术在皖北祁东矿岩石力学性质评价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5年 岩石力学性质与测井曲线参数之间具有相关性,可利用单因素及复合因素求取岩石力学弹性参数,为矿井开采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结合皖北祁东矿勘探测井曲线分别求取岩石弹性模量、泊松比以及抗拉强度,结果表明:利用测井曲线求得的岩石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与实验室测试值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从而实现了利用测井曲线求取岩石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同时,根据视电阻率测井曲线、伽马伽马测井曲线和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与岩石抗拉强度的相关性构建复合参数,利用复合参数计算的岩石抗拉强度与实验室测试值具有高度相关性,为巷道支护及工作面回采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轩 肖玉林 张平松关键词:岩石力学性质 测井曲线 并行电法在坝体水位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坝体水位测量是水库安全性检测的重要指标,常规观测手段受限于测点少,费用高,易受损坏等缺点,难以发挥出多、快、好、省的效益。根据室内测定电阻率与土体含水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利用并行电法技术测试坝体水位升降的新思路。通过... 谭磊 王轩关键词:含水率 文献传递 并行电法在坝体水位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坝体水位测量是水库安全性检测的重要指标,常规观测手段受限于测点少,费用高,易受损坏等缺点,难以发挥出多、快、好、省的效益。根据室内测定电阻率与土体含水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利用并行电法技术测试坝体水位升降的新思路。通过... 谭磊 王轩关键词:含水率 测井技术在煤层顶板岩层富水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4年 测井曲线含有丰富的地质信息,而在煤田勘探中其主要用于判别层位,未能对测井信息全面利用。本文通过研究淮南某矿钻孔测井资料,综合利用视电阻率测井曲线和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并结合研究区的地质构造情况,对11-2煤顶板的富水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测井技术对煤层顶板砂岩含水性评价具有针对性强、准确率高等特点,通过测井曲线响应异常可以初步预测岩层富水区域,为工作面探放水设计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王轩 徐胜平 云晓鸣 汪宏志关键词:测井曲线 富水性 顶板岩层 并行电法测试技术的研究进展 文章介绍了并行电法发展简史,工作原理及其应用,说明了并行电法勘探技术是当前比较有效、使用面较广的直流电法间接探测手段.为应对复杂地质环境,通过改变测量系统、多参数综合分析,为生产提供更准确有效的服务. 谭磊 王轩 田忠关键词:煤矿工程 数据采集 突水机理 文献传递 利用煤田测井参数解释煤岩层储气特征 被引量:3 2015年 煤田测井曲线中携带着丰富的地质信息,不同属性的测井参数与煤、岩层物理力学性质、富水储气等特征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测井曲线进行数字化和标准化处理,根据煤层含气量与天然放射性参数呈负相关关系,与视电阻率、人工放射性参数呈正相关关系,确立天然放射性、视电阻率及人工放射性测井3种参数间的复合参数,进而构建复合参数与含气量之间的关系,并对研究区1煤层进行了煤层含气量计算与评价。结果表明,利用本文的方法预测的煤层含气量分布与实际揭露情况较吻合。 徐胜平 王轩 云晓鸣 汪宏志关键词:测井曲线 煤田勘探 一种硬质介质地电场快速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硬质介质地电场快速测试装置,利用快速电极与硬质介质充分接触,通过布质袋充填粘土介质来降低接地电阻,利用粘土内的铜片增大接触面积,利用导电线连接铜片与电极电缆,共同组成与硬质介质的连接测量装置,进一步提... 张平松 谭磊 王轩 薛敏 高宽 凌燕 季明名 岳占伟 杜运兵 吴荣新文献传递 淮南朱集矿F22断层构造区应力模拟分析 淮南朱集矿所处区域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层等分布密集,加之煤层埋藏深,使煤矿开采难度加大。该矿区的F22断层就是区内最重要的逆断层。为了能够安全、高效地开采该断层上盘的煤炭资源,必须对该断层构造区域的地应力分布状况做充分... 王轩关键词:地应力 数值模拟 塑性区 水压致裂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