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美芳

作品数:61 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20篇细胞
  • 9篇小鼠
  • 8篇蛋白
  • 8篇哮喘
  • 7篇哮喘小鼠
  • 6篇血管
  • 6篇血管内皮
  • 6篇克隆
  • 6篇基因
  • 5篇转移酶
  • 5篇脑损伤
  • 4篇单克隆
  • 4篇单克隆抗体
  • 4篇凋亡
  • 4篇远期
  • 4篇杂交
  • 4篇杂交瘤
  • 4篇杂交瘤细胞
  • 4篇杂交瘤细胞株
  • 4篇受体

机构

  • 61篇苏州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苏州市立医院

作者

  • 61篇金美芳
  • 13篇吴士良
  • 8篇倪宏
  • 8篇朱雪明
  • 7篇汪健
  • 7篇仇灏
  • 7篇郭向红
  • 6篇周卫芳
  • 5篇潘浩
  • 5篇王兴东
  • 5篇刘芬菊
  • 5篇冯星
  • 5篇孙斌
  • 5篇陈秋
  • 4篇孙惠泉
  • 4篇季伟
  • 4篇尤海章
  • 4篇宿广昊
  • 3篇刘可人
  • 3篇周迎会

传媒

  • 5篇中国当代儿科...
  • 5篇江苏大学学报...
  • 4篇中国血液流变...
  • 4篇苏州大学学报...
  • 3篇江苏医药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2007年第...

年份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去泛素化酶USP12抑制肺腺癌增殖和促凋亡
2021年
目的揭示去泛素化酶USP12在肺腺癌中的功能。方法通过对TCGA数据库和肺癌组织芯片分析检测USP12在癌与癌旁中的表达差异。对肺癌A549与H1299细胞系转染shUSP12或pCDH-USP12进行敲低或过表达实验,并通过实时定量PCR实验验证转染效率,采用MTT、克隆形成实验检测USP12敲低或过表达后肺癌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过表达USP12后肺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TCGA数据与组织芯片分析结果显示,USP12在肺癌病人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织;MTT与克隆形成实验证明USP12过表达后肺癌A549与H1299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减弱而凋亡水平明显增加。结论USP12在肺癌肿瘤组织中低表达,能够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并且促进细胞凋亡。
张闽许亮金美芳李晓未王浥霏
关键词:肺癌增殖凋亡
呼吸道合胞病毒支气管肺炎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B-1肿瘤坏死因子-α和T细胞亚群检测及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支气管肺炎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表达,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T细胞亚群,并探讨HMGB1、TNF-α、T细胞亚群在RSV支气管肺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09年3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52例RSV支气管肺炎患儿,其中25例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27例为RSV和细菌混合感染。同时选择23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其PBMCS HMGB1mRNA表达进行检测,并应用ELLSA法检测外周血浆TNF-α,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 (1)3组间PBMCS HMGB1mRNA的表达、血浆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V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HMGB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D3+、CD3+CD8+、CD3-CD19+、CD19+CD23+、CD3-CD(16+56)+的百分比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CD3+、CD3+CD8+、CD3-CD(16+56)+亚群:RSV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4)CD3-CD19+RSV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5)CD3+CD4+、CD4+CD25+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混合感染组CD19+CD23+、CD4+CD25+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GB1可能参与了RSV和细菌混合感染支气管肺炎的免疫发病过程,HMGB1与TNF-α作用机制可能不同。
尤海章周卫芳季伟储矗金美芳刘芬菊陈秋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肿瘤坏死因子-Α支气管肺炎T细胞亚群
哮喘小鼠肺组织T-bet的表达及意义
2010年
目的观察T-bet在OVA致敏小鼠、哮喘小鼠中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致敏组、哮喘组和对照组。用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模型。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T-bet的水平,ELISA法测定肺泡灌洗液中IFN-γ、IL-4的水平。结果1.致敏组T-bet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哮喘组T-bet表达与致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T-bet的表达与IFN-γ/IL-4比值正相关。结论OVA致敏后T-bet表达明显减少,OVA激发至哮喘状态后T-bet表达没有进一步减少。
李晓狄张建华朱雪明金美芳刘海燕
关键词:哮喘IFN-ΓIL-4小鼠
脂肪干细胞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前后miRNA的差异表达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前后microRNA(miRNA)的差异表达,预测其靶基因。方法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的血管内皮细胞进行鉴定后,提取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前后的miRNA,微阵列芯片检测表达谱的变化,对有显著差异的mi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通过TargetScan、Miranda、PITA、RNAhybrid和microTar五个数据库预测靶基因。结果筛选、验证出四个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miR-29b-3p和miR-5096为显著上调,miR-143-3p和miR-145-5p为显著下调。预测到OCT4、SOX2、KLF4、TGFB2、IGF1、TAF11、TMEM169、UHRF1和OSBPL6等相关靶基因。结论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前后存在显著差异性表达的miRNA,提示这些miRNA在其分化中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张亚周云朱璟晶曹戌金美芳刘琳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微小核糖核酸
哮喘小鼠Th1/Th2细胞偏移及卡介苗干预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哮喘小鼠Th1/Th2细胞偏移情况,同时观察卡介苗(BCG)对Th1/Th2偏移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哮喘组、BCG干预组和对照组。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模型。ELISA法测定肺泡灌洗液、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的水平。结果肺泡灌洗液、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比值在OVA致敏后均明显降低,初次激发后进一步降低,多次激发后继续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G干预后IFN-γ/IL-4比值较哮喘组增高,但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致敏状态下Th1/Th2比例发生偏移,随着抗原激发,Th1/Th2偏移愈加明显,在哮喘气道炎症中,以Th2亢进为主,而代表全身性炎症的脾脏中,则以Th1分泌减少为主。BCG干预后可以部分纠正Th1/Th2偏移,但BCG作用有时限性。
李晓狄张建华朱雪明金美芳刘海燕
关键词:哮喘TH1/TH2卡介苗小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发育期癫痫持续状态诱导的远期神经行为学及海马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发育期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后神经行为学和海马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外源性VEGF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96只生后14 d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E组及药物干预组。经立体定向仪向左侧脑室注射VEGF干预,次日再腹腔注射海人酸诱导SE,其中急性期亚组(生后16 d)及远期亚组(生后59 d)均在生后16 d行神经发育学检查及59 d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然后分别在生后17 d、65 d取脑组织海马行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区Bax、Bcl-2的表达。结果 VEGF组与SE组相比不仅可改善发育期大鼠远期神经行为损害,而且可诱导Bcl-2蛋白及抑制Bax蛋白的表达,VEGF组中,以0.04μg VEGF组Bax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AOD)最低(急性期0.016±0.004;远期0.028±0.011)(P<0.05),Bcl-2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AOD最高(急性期0.960±0.240;远期0.210±0.025)(P<0.05)。结论 VEGF对发育期SE的惊厥性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而以0.04μg VEGF组对脑保护作用最明显。
汤继宏唐清金美芳刘聪聪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发育期癫痫持续状态凋亡
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伴胸腺发育不良
目的:探讨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水平。 方法:通过对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病例的病理尸体解剖观察,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其临床病理联系。...
朱雪明金美芳王兴东李莺
关键词: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家族性疾病儿童疾病胸腺发育不良
文献传递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松果体钟基因表达的变化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松果体中CLOCK、BMAL1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钟基因表达异常在HIBD导致的昼夜节律紊乱中的作用。方法 72只7日龄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与HIBD模型组,每组36只。采用改良Levine法建立HIBD模型,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两组新生大鼠术后0、2、12、24、36、48 h松果体中CLOCK、BMAL1蛋白水平。结果 HIBD模型组松果体的CLOCK及BMAL1蛋白表达水平在HIBD后48 h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0、2、12、24、36 h CLOCK及BMAL1蛋白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BD新生大鼠松果体中CLOCK和BMAL1蛋白在损伤48 h后有显著升高,提示两者可能共同参与缺氧缺血时昼夜节律紊乱的发生。
李永富金美芳孙斌冯星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松果体BMAL1新生大鼠
扣式药垫
一种扣式药垫,由载药片、凝胶片组成;载药片由单向导湿布层、吸湿布层、羊毛层、棉布条组成;吸湿布层位于单向导湿布层、羊毛层之间;棉布条为两片,都位于单向导湿布层下方;凝胶片由两层棉布以及位于两层棉布之间的凝胶层组成;载药片...
李刚金美芳宿广昊徐利晓
文献传递
发育期惊厥远期神经功能损伤的分子机制及“非抗癫痫药物”修复策略研究
倪宏陈旭勤李超金美芳汤继宏冯星肖倬君
项目属于医疗卫生、临床医学的儿科学领域。癫痫是小儿神经临床的最常见疾病。统计显示儿童约占中国全部癫痫患者(900多万)的2/3左右,即约有600万癫痫儿童。发育期反复或长程惊厥(癫痫持续状态)20%~40%出现远期脑功能...
关键词:
关键词:癫痫神经功能损伤抗癫痫药物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