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莎莎 作品数:29 被引量:133 H指数:6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部位注射牛黄胆酸钠诱导急性重症胰腺炎动物模型的对照研究 刘璐璐 唐敏 宋莎莎 江威 徐诗霞 黄山 陈治东 章礼久胃蛋白酶原、癌胚抗原、黏蛋白类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效能 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观察胃蛋白酶原(PG)、癌胚抗原(CEA)、黏蛋白类癌胚抗原(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效能。方法胃癌患者45例(A组)、胃溃疡患者66例(B组)、萎缩性胃炎患者47例(C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40例(D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GⅠ、PGⅡ,计算胃蛋白酶原比值(PGR,PGⅠ/PGⅡ);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CA72-4。分析PGⅠ、PGⅡ、CEA、CA72-4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与D组比较,A组PGⅠ、PGR降低和CEA、CA72-4升高,B组PGⅠ、PGⅡ升高,C组PGⅠ、PGR降低和PGⅡ升高,P均<0.05;与C组比较,A组PGⅡ降低和CEA、CA72-4升高,P均<0.05。单独检测诊断胃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PGR为最高,分别为62.5%、75.7%。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PGⅠ、PGR、CEA、CA72-4联合为最高,分别为85.6和92.5%。结论 PG、CEA、CA72-4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可作为胃癌筛查的指标。 林凯 宋莎莎 章礼久关键词:胃癌 胃蛋白酶原 癌胚抗原 美洲大蠊水提取物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水提取物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洲大蠊30 mg/kg、60 mg/kg和120 mg/kg组和秋水仙碱物组,每组10只。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通过大鼠腹腔注射猪血清制备,0.5 ml/kg,每周2次,共12周。造模期间给药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造模给药结束后处死大鼠,测定肝脾指数;收集外周血,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酶(PCⅢ)和Ⅳ型胶原酶(CⅣ)含量;取肝脏,HE、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及胶原沉积变化;制备肝脏匀浆,ELISA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中α-SMA、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美洲大蠊(30、60、120 mg/kg)能降低肝纤维化大鼠升高的肝脾指数,降低血清中ALT、AST、HA、LN、PCⅢ、CⅣ水平,降低肝组织MDA含量,提高SOD及GSH活性,减轻大鼠肝脏病理损伤程度,减少肝组织中α-SMA、TGF-β1的表达。结论美洲大蠊水提取物对猪血清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及抑制TGF-β1的表达有关。 夏超 王佳佳 李芳群 胡祥鹏 宋莎莎 章礼久关键词:免疫性肝纤维化 猪血清 不同浓度乙醇对TNBS诱导小鼠克罗恩病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建立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小鼠克罗恩病(CD)模型,通过观察小鼠每日表现、存活率、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肉眼观和组织学变化及肠道纤维化情况,筛选出造模所需最佳乙醇浓度。各模型组小鼠均不同程度出现CD的一般表现。随着乙醇浓度增加,小鼠DAI评分、肠道病理及纤维化评分逐渐增高,以TNBS/50%乙醇组最为显著,最类似人类CD病理改变。50%为造模所需最佳乙醇浓度,其配比2.0 mg TNBS诱导的模型成模率高且小鼠生存率适中,较适宜用作CD发病机制研究和新靶点的探索。 刘智娟 宋莎莎 王佳佳 方海明 章礼久关键词:乙醇 2,4,6-三硝基苯磺酸 小鼠 克罗恩病 肠纤维化 DLEU2L靶向结合微小RNA-146a-3p及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DLEU2L靶向调控微小RNA-146a-3p(miR-146a-3p)表达及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UALCAN在线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胃癌组织的DLEU2L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及不同胃癌细胞系(MGC-803、HGC-27、SGC-7901和BGC-823)的DLEU2L水平,脂质体介导DLEU2L特异性小干扰RNA(si-DLEU2L)转染MGC-803细胞(si-DLEU2L组)并设转染阴性对照序列的si-NC组和仅加转染试剂的空白对照组,MTT比色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增殖活力、划痕愈合率和穿膜细胞数,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和MMP-9水平,LncBase Predicted v.2在线预测DLEU2L与miR-146a-3p的互补序列并通过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来验证DLEU2L对miR-146a-3p的靶向结合作用。结果UALCAN在线分析TCGA结果显示415例胃癌组织的DLEU2L水平[中位数(25%分位数~75%分位数)]为0.229(0.150~0.349),高于34例正常组织的0.076(0.050~0.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细胞的DLEU2L水平均高于GES-1细胞(P<0.05),选取水平最高的MGC-803细胞进行后续干扰实验。si-DLEU2L组的DLEU2L水平为0.283±0.098,低于空白对照组的1.015±0.113和si-NC组的1.085±0.230(P<0.05)。si-DLEU2L组的划痕愈合率和穿膜细胞数目分别为(22.353±1.187)%和(96.667±2.139)个,低于空白对照组的(79.695±1.953)%和(189.832±5.648)个及si-NC组的(81.853±2.661)%和(195.336±6.037)个(P<0.05)。与其余两组相比,si-DLEU2L组的miR-146a-3p水平升高,而MMP-3和MMP-9水平降低(P<0.05)。MiR-146a-3p模拟物能抑制DLEU2L野生型荧光素酶活性(P<0.05),但对突变型无影响(P>0.05)。结论DLEU2L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促癌作用,下调其水平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DLEU2L/miR-146a-3p轴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陆玉 宋莎莎 章礼久关键词: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 结直肠癌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p62的表达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收集78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标本及临床资料,并以癌旁黏膜组织(距恶性肿瘤病灶位置>5 cm)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标本中Beclin1、p62的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Beclin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5%(23/78)、71.8%(56/78),p6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6%(41/78)、23.1%(18/78),Beclin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p6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Beclin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无关,而对于肠壁浸润深度不同及有无淋巴结转移Beclin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6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均无关,而对于有无淋巴结转移P6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两者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对疾病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张晨红 章礼久 宋莎莎关键词:结直肠癌 BECLIN1 P62 细胞自噬 Blatchford和Rockall评分系统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预后评估的比较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Blatchford和Rockall两种评分系统对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患者输血、内镜止血、外科手术和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9月在本院消化内科治疗的210例ANVUGIB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Blatchford和Rockall评分系统对其进行危险程度分级评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两个评分系统对输血、内镜止血、外科手术和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输血、内镜止血、外科手术及死亡的ANVUGIB患者Blatchford和Rockall评分均显著高于相应未输血、未行内镜止血、未手术及未死亡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latchford和Rockall评分预测输血的AUC分别为0.870、0.772,Blatchford在预测输血方面优于Rockall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评分预测外科手术的AUC分别为0.975、0.951,Blatchford评分优于Rockall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评分系统预测内镜止血的AUC分别为0.729、0.809,预测死亡的AUC分别为0. 977、0. 987,两种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Blatchford和Rockall评分系统在评价ANVUGIB患者临床干预和死亡方面均具有良好价值;Blatchford评分对于输血及外科手术预测能力较好,优于Rockall评分;两者对于内镜止血及死亡的预测能力相当。 陶莉 胡祥鹏 宋莎莎 章礼久关键词: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干预 乌骨藤总皂苷抑制大鼠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从中药乌骨藤中提取总皂苷(saponins from marsdenia tenacissima,SMT)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SMT低剂量组(10 mg·kg-1)和SMT高剂量组(40 mg·kg-1),每组15只。通过皮下注射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按0.3 m L·100 g-1,每周2次,共12周。造模4周后给药组开始灌胃(ig)给予相应剂量的SMT,同时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ig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2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ic aminotransferase,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连蛋白(laminin,LN)和四型胶原(collagen IV,CⅣ)含量;HE染色观察实验大鼠肝组织病理,Masson染色观察肝脏胶原沉积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α-SMA,p-smad2,p-smad3,p-p38MAPK和p-PI3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正常组大鼠肝细胞排列整齐、呈放射状排布,可见完整的肝小叶结构和中央静脉,未见明显的炎性和坏死特征以及纤维组织增生;模型组大鼠肝可见明显的细胞变性、坏死和脂肪变性特征,Masson染色可见明显的胶原沉积和肝细胞疏松;SMT各剂量组的大鼠肝组织病理较模型组明显好转,肝细胞坏死及炎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汇管区胶原沉积减少,尤其SMT高剂量组。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清ALT,AST,HA,LN和CⅣ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SMT低剂量组和SMT高剂量组的ALT,AST,HA,LN和CⅣ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的α-SMA,p-Smad2,p-Smad3,p-p38MAPK,p-PI3K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 张国庆 宋莎莎 陆玉 苏远 张小磊 章礼久关键词:肝纤维化 TGF-Β/SMADS PI3K/AKT 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Cys C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胱抑素C(Cys C)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入院且发病时间在24 h内的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182例。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组75例和中重型组107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等基础资料及白细胞计数(WBC)、甘油三酯(TG)、脂肪酶(LPS)、淀粉酶(AMY)、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胱抑素C(Cys C)、肌酐(Cr)等实验室指标,比较上述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运用ROC曲线分别评价Cys C、Cr及Cys C联合Cr对中重型HLAP的早期预测及诊断能力,采用Logistic回归评估Cys C及Cr是否为中重型HLAP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不同水平Cys C的HLAP相关并发症发生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Cys C、C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 C早期预测和诊断中重型HLAP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Cr(0.720 vs 0.620,P<0.05),联合Cys C及Cr预测HLAP严重程度较Cys C单独预测效能好(0.732 vs 0.72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ys C≥0.71及Cr≥84为中重度HLAP发生的危险因素,Cys C≥0.71的HLAP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胸腔积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Cys C<0.71者。结论Cys C水平可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唐蓉 章礼久 宋莎莎关键词: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胱抑素C 肌酐 预后 IL-6在对乙酰氨基酚肝损伤后再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白细胞介素(IL)-6在对乙酰氨基酚(APAP)所致急性肝损伤(ALI)后肝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实验,培养AML12小鼠正常肝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APAP药物和IL-6中和抗体(IL-6 Ab)作用于AML12细胞后细胞的活力,筛选出最适药物作用浓度;ELISA测量IL-6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PCNA、CyclinD1、HGF等肝脏再生相关蛋白水平;qRT-PCR法检测IL-6、PCNA、CyclinD1 mRNA水平。GraphPad Prism 8.0软件处理数据。结果通过CCK-8数据,筛选5 mmol/L最适药物浓度造模以及0.01μg/ml IL-6 Ab作用细胞。ELISA试剂盒测量IL-6浓度,0、4、12、24、48 h IL-6浓度分别为0、1.794、2.264、1.658、1.086 pg/ml。Western blot结果,与APAP处理AML12细胞其他时间点相比,4 h APAP组CyclinD1蛋白水平最高,12 h APAP组PCNA、HGF蛋白水平最高(P<0.05)。与4 h APAP组相比,4 h APAP+IL-6 Ab组Cyclin-D1、p-STAT3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12 h APAP组相比,12 h APAP+IL-6 Ab组PCNA、HGF表达减低(P<0.05)。qRT-PCR结果,与APAP处理AML12细胞其他时间点相比,4 h APAP组IL-6、PCNA、CyclinD1 mRNA水平达高峰(P<0.05);与4 h APAP组相比,4 h APAP+IL-6 Ab组PCNA、CyclinD1 mRNA水平降低(P<0.05)。结论IL-6Ab通过中和IL-6抑制STAT3磷酸化进而抑制肝细胞再生,推测IL-6在APAP诱导的肝损伤后肝再生过程中可能起到促进作用。 郁福乾 宋莎莎 路燕 章礼久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 急性肝损伤 白细胞介素-6 肝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