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青
-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喜迎上音八十周年华诞——致上海音乐学院校友公开信
- 2007年
- 董金平杨立青
- 关键词:公开信校友艺术实践校园建设
- 2004上海“音乐学学科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开幕式致词
- 2005年
- 尊敬的各位音乐学专家学者,来宾们、朋友们: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上海音乐学院,向所有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代表、向所有远道而来的音乐学专家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 杨立青
- 关键词:开幕式致词学科
- 今日权威碟评
- 1996年
- 综观马勒的全部交响曲,贯穿其中的哲学意蕴可谓是生与死的悲剧冲突。而被称为“悲剧”的《第六交响曲》不仅是马勒最具个性的作品,同时也是他最动情感的作品。马勒生前在钢琴上弹这首交响曲给妻子阿尔玛听,弹完后竟伏琴大哭。没有一部作品像《第六交响曲》那样直接来自他内心的最深处。最近,DG公司推出的法国著名作曲家。
- 杨立青
- 关键词:乐章《第六交响曲》斯特拉文斯基舞剧唱片钢片琴
- 20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序论被引量:12
- 2004年
- 本书试图对1900年以来涉及到和声技法方面的不同倾向进行论述。19世纪末作曲法的历史清楚地表明:过于膨胀的和声思维抑制了对旋律和节奏的思考,从而使它在世纪转折点前后变成了作曲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本质要素。但是,这种无所不包的和声思维看起来却像是一个旋涡,它自身中就潜藏着与调性的极限相碰撞、甚至跨越这个极限的趋势。人们越来越相信,要用旋律、节奏以及音色的力量去摆脱过于膨胀的和声的束缚,为创作的可能性赢得空间,实际上,这种原先被看作是破坏性的行为,后来却变成了成功的尝试。众所周知,这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的。
- 杨立青
- 关键词:音乐和声技法序论作曲家旋律节奏
- 调性化的“无调性”——论威伯恩晚期作品中的和声
- 1988年
- 尽管在今天看来,无调性这一概念已不再令人惊恐,但它仍不能摆脱当年论战的遗痕。“无调性”一语,一度被用作抨击勋柏格及其追随者的贬词,而后继的先锋派(尤其是达姆施达特的大卫同盟却支持、拥戴这个口号,并同那些墨守成规,死抱着陈腐的主音观念不放的庸人作坚决的斗争。音乐史早已作出了公正的裁决:以往受到诽谤中伤的音东先驱以及他们的作品——包括身后发表的作品——获得了声誉,因为,他们的思想标志着新音乐思维的不断发展。无调性概念获得了惊人的价值,并在严肃的音乐学著作中得到广泛应用,而无调性音乐以及它的大师们所遭受的诋毁,真可谓是音乐学界的不幸事件。
- Lutz Dreyer金梅杨立青
- 关键词:无调性音乐威伯恩音乐思维先锋派
- 为《庆贺钱仁康教授九十华诞学术论文集》作序
- 2004年
- 杨立青杨燕迪
- 关键词: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序言学术精神学术生涯
- 现代音乐记谱法的沿革及其分类问题被引量:14
- 1988年
- 记谱法,似乎仅属细枝末节,与创作牵涉不大。然而,近年来,我国音乐界与西方现代音乐接触日见增多,当代先锋派音乐的乐谱中大量五花八门的“新记谱法”常令人头晕目眩,迷惑难解;笔者因从事作曲教学工作所接触到的一些年青作曲家。
- 杨立青
- 关键词:记谱法西方现代音乐作曲教学先锋派音乐界曲家
- 联邦德国当代音乐鸟瞰被引量:2
- 2008年
- 斯德凡·弗里克杨立青
- 关键词:当代音乐现代音乐同义词新音乐演出
- 第八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欢迎词
- 2008年
- 杨立青
- 关键词:音乐美学欢迎词学科建设嘉宾
- 历史悲剧的真实写照——朱践耳新作《第一交响曲》评介被引量:6
- 1986年
- 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说是历史的投影。“虽然世界的思想已经改变,新音乐家正为未来而创造新的歌,但它终究是那掠过你的暴风雨的世纪的声音。”从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中,人们可以把握到法国大革命激昂的热情,在肖邦的《革命练习曲》的滚滚音流中,似乎可以听到华沙起义风暴的呼啸,在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中,炎黄子孙在生死存亡之际发出了最后的怒吼……惊心动魄的历史剧变,在作曲家笔下凝聚为感人肺腑的艺术形象。
- 杨立青
- 关键词:历史悲剧历史剧交响曲朱践耳黄河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