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芳

作品数:11 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压
  • 5篇高血压
  • 4篇他汀
  • 4篇伐他汀
  • 3篇动脉
  • 3篇血管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心肌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高血压
  • 2篇视网膜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网膜
  • 2篇基因

机构

  • 10篇中国人民武装...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海南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警重庆市总...
  • 1篇武警广东省总...

作者

  • 11篇裴芳
  • 10篇黄骥
  • 10篇黄婕
  • 4篇王旭开
  • 3篇裴华
  • 3篇陈诗佳
  • 3篇肖睿
  • 2篇王新全
  • 2篇王华民
  • 2篇岳荣川
  • 2篇伊远学
  • 2篇李邦翅
  • 2篇于长青
  • 2篇谷君
  • 2篇李锐锋
  • 2篇李琳
  • 2篇王凤鸣
  • 2篇刘筑
  • 1篇曾春雨
  • 1篇李邦翅

传媒

  • 3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胺碘酮联合RAS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入选21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每组70例,分别为胺碘酮治疗组(胺磺酮组)、胺碘酮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组(坎地沙坦酯组)以及胺碘酮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组(依那普利组),治疗随访2年,比较3组患者的房颤复发率、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大小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年,胺碘酮组的左心房内径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5),胺碘酮组分别与坎地沙坦酯组、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年,胺碘酮组的左心房内径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5),胺碘酮组分别与坎地沙坦酯组、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1年、2年后,胺碘酮组的房颤复发率分别为40.91%(27/66)、45.45%(30/66)、53.03%(35/66),坎地沙坦酯组的房颤复发率17.19%(11/64)、20.31%(13/64)、25%(16/64),依那普利组的房颤复发率16.67%(10/60)、20%(12/60)、25%(15/60),胺碘酮组分别与坎地沙坦酯组、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坎地沙坦酯组与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坎地沙坦酯或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在房颤复发率及防治左心房内径增大方面二者无明显差异,但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
裴芳黄骥黄婕唐素琼李邦翅裴华王华民
关键词:胺碘酮阵发性心房颤动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作用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HR)的疗效。方法:将高血压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23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06例与阿托伐他汀钙组132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降压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6、12、24个月的血压、BMI、血脂、视力、眼底视网膜以及视觉电生理各项参数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01),视力、眼底视网膜病变及视觉电生理各项参数均明显改善(均P<0.05),且疗程越长,上述差异越大。和同期常规治疗组比较,阿托伐他汀钙组能更有效控制血压、血脂和BMI(均P<0.05),但血压下降与其调脂作用无显著相关性。自用药后12个月起,阿托伐他汀钙组在提高视力、眼底视网膜病变缓解程度以及视觉电生理各项指标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同期的常规治疗组(均P<0.05),用药后24个月上述差异更显著(均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基线SBP、DBP和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与HR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主成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DBP、TC和LDL-C的下降幅度,以及阿托伐他汀钙的应用是影响HR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协同降压药物治疗安全性高,可能通过调脂和协同降压作用提高了HR的治疗疗效。
裴芳黄骥李锐锋黄婕唐素琼李琳陈诗佳谷君王雅佗肖睿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视网膜病变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负荷后1h血糖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h血糖(1hPG)异常升高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562例根据OGTT结果分为正常糖耐量(NGT)(n=367)、糖调节受损(IGR)(n=127)和糖尿病(DM)(n=68)组,其中NGT组根据1hPG分为1hPG≥11.1mmol/L组(n=112)和1hPG<11.1mmol/L组(n=255),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结构相关指标,对研究资料进行Pearson相关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VH的影响因素。结果 NGT-1hPG≥11.1mmol/L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LVH发生率与IGR组和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62±28.45)比(125.89±28.31)、(128.37±25.57)g/m2;38.39%比39.37%、42.65%,均P>0.05],但高于NGT-1hPG<11.1mmol/L组[(125.62±28.45)比(112.54±26.18)g/m2;38.39%比24.71%,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GT-1hPG<11.1mmol/L组、NGT-1hPG≥11.1mmol/L组、IGR组、DM组OGTT 1hPG与LVMI呈正相关(分别r=0.301、0.576、0.424、0.514,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OGTT 1hPG在NGT-1hPG≥11.1mmol/L组、IGR组和DM组是LVMI的影响因素(分别B=1.268、1.250、1.316,均P<0.01)。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OGTT 1hPG与LVH密切相关,对OGTT 1hPG升高者应予足够的重视。
黄骥裴芳黄婕李邦翅陈诗佳肖睿王雅佗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葡萄糖耐量试验左心室肥厚
黄芪减轻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小鼠血管重塑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黄芪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重塑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Ⅱ+氯沙坦治疗组及AngⅡ+黄芪治疗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0.2 m L/d灌胃,其余3组均皮下埋微渗透泵,以200 ng/(kg·min)的剂量缓慢释放AngⅡ建立血管重塑模型。其中氯沙坦治疗组以10 mg/(kg·d)剂量灌胃,黄芪治疗组以20 g/(kg·d)剂量灌胃。所有小鼠总计处理14 d。每2天以尾套法测定收缩压。第14天时处死小鼠,收集主动脉进行HE及Masson染色检测血管重塑情况。RT-PCR检测主动脉Ⅰ型胶原蛋白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及AngⅡ1型受体(AT1R)蛋白表达。结果黄芪处理可以显著降低AngⅡ引起的血压升高(P<0.05)、减轻AngⅡ引起的主动脉管壁增厚和纤维化增加,降低Ⅰ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P<0.05),上调ACE2蛋白表达(P<0.05)并下调AT1R蛋白表达(P<0.05)。结论黄芪可减轻AngⅡ诱导的血管重塑,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ACE2和下调AT1R发挥作用。
裴芳王新全岳荣川黄骥黄婕王旭开于长青
关键词:血管重塑纤维化ANGIOTENSIN
辛伐他汀干预对大鼠肺动脉高压及其内皮祖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大鼠实验性肺动脉高压(PH)的疗效及其对循环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Sprague-Dawley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干预组、对照组,每组8只。利用野百合碱皮下注射制备PH模型,干预组大鼠于第3天应用辛伐他汀对其进行治疗,第21天测定比较各组大鼠右室收缩压(RVSP)、肺血管结构和循环EPC的数量,同时体外培养各组EPC,对各组EPC的产量和功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干预组循环EPC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及对照组(P<0.01);和模型组比较,干预组RVSP、肺小动脉中膜厚度与血管外径比值显著降低(P<0.01),管腔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比值(VA/TAA)显著增高(P<0.01);体外培养下,干预组EPCs的产量以及增殖、黏附、迁移能力均较模型组显著增高。结论辛伐他汀能够通过有效上调PH模型大鼠循环EPC的数量及功能,从而达到对PH的治疗目的。
裴芳裴华刘俊峰陈植康兴斌黄骥黄婕王华民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辛伐他汀
血管紧张素Ⅱ1a型受体在不同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甲基化状态的研究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不同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对照大鼠(WKY)胸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中血管紧张素Ⅱ1a型受体(AT1aR)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及其甲基化水平的差异,探讨DNA甲基化与AT1aR表达及血压状态的内在联系。方法以同龄WKY大鼠为正常对照,分别从转录和翻译水平检测处于高血压前期(4周龄)、高血压发展期(10周龄)和高血压稳定形成期(20周龄)SHR胸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内AT1aR的表达变化,同时应用重亚硫酸盐修饰测序法评估AT1aR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况。结果 SHR和WKY大鼠胸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内AT1aR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随周龄增长而递增;自10周龄起,SHR胸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内AT1aR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高于同周龄的WKY大鼠,20周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NA:胸主动脉为1.607±0.084比1.227±0.079,肠系膜动脉为1.713±0.103比1.327±0.066;蛋白:胸主动脉为1.594±0.071比1.237±0.064,肠系膜动脉为2.103±0.115比1.300±0.089;均P<0.01);SHR胸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内AT1aR基因启动子区两个CpG岛随着周龄的增长和血压的升高均发生去甲基化,自10周龄起SHR AT1a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已经开始低于同周龄的WKY大鼠,20周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胸主动脉总甲基化率:1.4%比10.9%;肠系膜动脉总甲基化率:0.3%比8.0%;均P<0.01)。结论 SHR动脉血管中AT1aR基因启动子区随着年龄的增加去甲基化,可能在影响AT1aR的表达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一定作用。
裴芳王新全陈鹏岳荣川陈彩宇曾春雨
关键词:DNA甲基化高血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视觉电生理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HR)患者视觉电生理的影响和疗效。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238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132例与常规治疗组106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降压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a波、b波和振荡电位(OP)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FERG中a波、b波、OP及各子波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5或P<0.001),振幅显著延长(P<0.05或P<0.001),且疗程越长,上述差异越大。与同期常规治疗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能更有效控制血压、血脂和体质指数(P<0.05或P<0.001),但血压下降与其降脂作用无显著相关性(P>0.05)。自用药后12个月起,阿托伐他汀组FERG中a波、b波、OP及各子波潜伏期均显著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振幅均显著长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用药后24个月上述差异更明显(P<0.01或P<0.001)。主成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DBP、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下降幅度及阿托伐他汀的应用是影响HR患者视觉电生理改善的主要因素(P<0.05或P<0.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协同降压药物治疗提高了HR的疗效,使异常的视觉电生理得到改善。
裴芳黄骥李锐锋李琳唐素琼黄婕肖睿陈诗佳王雅佗谷君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闪光视网膜电图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血浆水平及TGF-β1基因-509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重庆地区汉族人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患者368例,根据复查造影的结果将其分为ISR组152例和无再狭窄(NISR)组216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TGF-β1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及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TGF-β1基因-509C/T多态的基因型。结果 TGF-β1基因-509C/T多态的3种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ISR组和NI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在ISR组所占比例显著增加,与NI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TGF-β1水平ISR组高于NI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R组TGF-β1基因-509C/T多态TT和CT基因型携带者血浆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NI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TT基因型血浆TGF-β1水平均高于CC和CT基因型,CT基因型又高于CC基因型,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T基因型、T等位基因(CT+TT基因型)和血浆TGF-β1是IS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82、1.61和2.01,P<0.05)。结论高血浆TGF-β1水平、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携带者显著增加ISR的风险。
黄骥王凤鸣黄婕唐素琼刘筑伊远学王旭开裴芳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转化生长因子-Β1单核苷酸多态性冠状动脉再狭窄
TGF-β1基因启动子区-509C/T多态性与重庆汉族人群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功能性多态-509C/T与重庆汉族人群冠心病的关系及其对血脂、血糖、体质指数等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PCR-RFLP)及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457例冠心病患者及41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对照者TGF-β1基因-509C/T多态的基因型,按常规方法测定血脂、血糖、体质指数,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男性人群中,TGF-β1基因-509C/T多态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位点与冠心病遗传易感性没有关联;在女性人群中,-509C/T多态在加性和显性遗传模式下均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相关(矫正后OR=1.515,95%CI=1.045~2.196,Padditive=0.028;矫正后OR=1.937,95%CI=1.008~3.719,Pdominant=0.047),TT基因型显著增加个体患冠心病的风险(矫正后OR=2.36,95%CI=1.11~5.03,P=0.026)。在女性冠心病组中与C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CT和TT基因型携带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体质指数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尤以在TT基因型携带者表现明显,上述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TGF-β1基因启动子区功能多态-509C/T与重庆汉族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和体质指数水平相关,TT基因型显著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裴芳黄骥黄婕唐素琼李邦翅刘筑伊远学王旭开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冠心病体质指数
他汀类药物对UAP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与炎性因子的影响比较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损伤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PCI术的UAP患者96例,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于PCI术前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和瑞舒伐他汀(20mg/d)治疗1周。在用药前、术前和术后24h时,检测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10的水平。结果术后24h时,瑞舒伐他汀组的CK-MB、cTnI、hs-CRP、TNF-α、IL-6的水平均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而IL-10的水平则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 UAP患者PCI术前给予20mg/d的瑞舒伐他汀,可有效地降低心肌损伤和炎性因子的水平,效果优于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
裴芳黄骥黄婕杨颖于长青王旭开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损伤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