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志中

作品数:29 被引量:187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帕金森
  • 8篇帕金森病
  • 8篇康复
  • 7篇卒中
  • 6篇帕金森病患者
  • 6篇病患
  • 5篇疗法
  • 5篇步态
  • 4篇疗效
  • 4篇脑卒中
  • 3篇电刺激
  • 3篇重型
  • 3篇卒中后
  • 3篇疗效观察
  • 3篇康复治疗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力衰竭患者
  • 2篇抑郁
  • 2篇有氧运动
  • 2篇运动疗法

机构

  • 28篇天津市环湖医...
  • 4篇南开大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药品检验...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作者

  • 29篇朱志中
  • 19篇于洋
  • 8篇巫嘉陵
  • 7篇王宏图
  • 6篇崔立玲
  • 6篇张琳瑛
  • 6篇尹苗苗
  • 5篇侯玮佳
  • 4篇闫华
  • 4篇周晓娜
  • 3篇梁恩和
  • 3篇王玥
  • 2篇张玥
  • 2篇王轶钊
  • 2篇于宁波
  • 2篇王利群
  • 1篇王金
  • 1篇杨风英
  • 1篇李淑荣
  • 1篇秦岩丁

传媒

  • 6篇中华物理医学...
  • 5篇中国现代神经...
  • 2篇吉林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自动化学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机器人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暗示策略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和步态的康复作用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暗示策略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和步态的康复作用。方法共4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随机接受常规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以及在此基础上联合暗示策略,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4周时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10米步行试验(10MWT)、起立-行走计时测验(TUGT)和冻结步态问卷(FOGQ)评价平衡功能和步态,10MWT计算步长和步速。结果与训练前相比,训练4周时两组患者BBS评分(P=0.000)、10MWT之步长(P=0.000)和步速(P=0.000)均增加,TUGT时间(P=0.000)和FOGQ评分(P=0.000)减少;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仅10MWT之步长(P=0.048)和步速(P=0.025)均增加、TUGT时间(P=0.023)和FOGQ评分(P=0.034)减少。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联合暗示策略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和步态,尤其对步态的康复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崔立玲于洋朱志中李雅晴侯玮佳王利群陈荣杰
关键词:帕金森病步态康复
不同病理分型脑胶质瘤瘤周水肿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以影像学与病理学为基础,对不同病理类型的胶质瘤患者的瘤周水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101例,术前患者进行MRI扫描评估患者肿瘤周围水肿情况,计算水肿指数。手术标本通过常规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病理学分型。结果:在101例胶质瘤患者中,无瘤周水肿9例(39.6%),有瘤周水肿92例(60.3%)。对不同病理类型的胶质瘤瘤周水肿的分级进行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质瘤瘤周水肿与病理学类型相关,对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具有一定价值。
王博王伟朱志中
关键词:胶质瘤脑肿瘤瘤周水肿病理学磁共振成像
早期康复对经静脉溶栓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经静脉溶栓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经静脉阿替普酶(rtPA)溶栓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康复组(病程〈3d)和对照组(病程3~7d),每组18例。2组患者均经静脉rtPA溶栓治疗后行2周的康复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后)和治疗后第3个月(随访时)分别对2组患者行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治疗后和随访时,2组患者上、下肢FMA和MB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早期康复组的下肢FMA和MBI评分分别为(23.33±4.37)分和(56.11±22.27)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的(17.06±4.70)分和(40.00±15.8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可促进经静脉溶栓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近期下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恢复。
王宏图张琳瑛朱志中闫华金莉蓉王轶钊
关键词:脑卒中溶栓早期康复
早期功能锻炼对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髌骨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髌骨骨折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行髌骨聚合器内固定术,术后常规抗感染、消肿止痛、促进骨折愈合等药物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康复组术后进行关节功能训练、肌力训练;并于术后配合物理因子等治疗。于治疗后采用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评价患者的膝功能。结果:康复组WOMAC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髌骨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朱志中王志强于洋
关键词:髌骨骨折功能锻炼康复
脑功能成像技术在帕金森病步态障碍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步态障碍贯穿于帕金森病疾病全过程,是导致患者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帕金森病步态障碍机制复杂,脑功能成像技术可用于分析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相关脑功能变化特点及规律,对于揭示步态障碍的神经病理生理学机制、指导治疗、评估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基于fMRI和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在帕金森病步态障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以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朱志中于洋于宁波巫嘉陵
关键词:帕金森病
电刺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观察电刺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2组患者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止血、营养脑神经、抗炎、抑酸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头部电刺激和正中神经电刺激促醒疗法(MNS)。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采用单光子发射CT扫描(SPECT)技术评定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情况,治疗期间连续7d监测患者的颅内压(ICP)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GCS评分较组内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GCS评分改善程度[(10.53±3.8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8.73±2.27)分](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值均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治疗第5、6、7天,治疗组ICP水平[(2.72±O.10)分、(2.48±0.19)分、(2.09±0.2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03±0.14)分、(2.89±0.12)分、(2.53±O.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治疗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意识状态水平,对其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于洋张琳瑛朱志中梁恩和闫华
关键词:电刺激重型颅脑损伤昏迷小脑顶核电刺激正中神经电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治疗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
崔立玲朱志中程元元戚文军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疾病模型动物
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平衡和步行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56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和...
朱志中尹苗苗崔立玲周晓娜于洋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最大步行速度(MWS)及“起立一行走”计时测定(TUGT)评价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BBS、MwS、TUG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2组患者BBS、MWS、TUGT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6周后比较,观察组患者BBS[(46.67±5.35)分]、TUGT[(16.86±5.33)s]较为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
朱志中尹苗苗崔立玲周晓娜于洋闫华
关键词:脑梗死运动疗法核心稳定性训练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起步异常定量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迈步起始阶段和行走过程中的步态特征。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20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以及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22例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正常对照者,采用步态分析仪记录7米站立行走测验中迈步起始阶段参数,包括预期性姿势调整期持续时间、前后向最大加速度、侧向最大加速度和首步执行期首步延时、首步摆动角度,以及行走过程中参数,包括步速、步长;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步态参数对早期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结果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预期性姿势调整期持续时间长于对照者(Z=⁃4.853,P=0.000),前后向最大加速度小于对照者(Z=⁃5.253,P=0.000);预期性姿势调整期持续时间、前后向最大加速度及二者联合预测早期帕金森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7(95%CI:0.885~1.000,P=0.000)、0.974(95%CI:0.936~1.000,P=0.000)、0.974(95%CI:0.936~1.000,P=0.000),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5%和77.30%、85%和95.50%、90%和90.10%,Youden指数为0.723、0.805、0.801,截断值为0.440 s、0.445 m/s2、0.540。结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迈步起始阶段预期性姿势调整期在疾病早期即出现异常,相关步态参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辅助临床医师对疾病进行早期筛查。
侯玮佳于洋吴璠王玥朱志中巫嘉陵
关键词:帕金森病步态分析ROC曲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