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京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肾脏
  • 2篇肾脏病
  • 2篇慢性
  • 2篇慢性肾脏
  • 2篇慢性肾脏病
  • 1篇蛋白定量
  • 1篇尿蛋白
  • 1篇尿蛋白定量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调查
  • 1篇患儿
  • 1篇患儿父母
  • 1篇肌酐
  • 1篇儿童
  • 1篇父母
  • 1篇24H尿
  • 1篇24H尿蛋白...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赵京
  • 1篇刘迅
  • 1篇连丹
  • 1篇卢刘灿
  • 1篇蒋小云
  • 1篇唐骅
  • 1篇莫樱
  • 1篇毛晓燕
  • 1篇王燕妮
  • 1篇陈锦霞
  • 1篇卢晶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尿蛋白肌酐比的24h尿蛋白定量评估方程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评估用尿蛋白肌酐比( protein/creatinine ratio,P/C ratio)预测24 h尿蛋白定量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肾内科就诊的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138例,共199份标本,根据肾小球滤过率、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若干亚组。将患者尿蛋白肌酐比与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尿蛋白肌酐比相对于24 h尿蛋白定量为0.5 g、1.0 g及3.5 g的最佳诊断界点。同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建立24 h尿蛋白定量预测方程。结果:尿蛋白肌酐比与24 h尿蛋白定量有良好相关性(r=0.812)。其相关系数在CKD1-4期分别是0.791,0.925,0.872,0.893,而在CKD 5期其相关系数则较低(0.450)。高血清白蛋白亚组(r=0.817)比低血清白蛋白亚组(r=0.652)显示出更高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分析,尿蛋白肌酐比相对应24 h尿蛋白定量0.5 g/24 h、1.0 g/24 h及3.5 g/24 h诊断界点分别为0.45 mg/mg (敏感性0.95;特异性0.88),0.81 mg/mg(敏感性0.97;特异性0.77)和3.92 mg/mg(敏感性0.97;特异性0.77)时敏感性及特异性最优。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回归方程:24 h尿蛋白定量( g)=5.543+0.422×尿蛋白肌酐比( mg/mg)-0.104×血清白蛋白( g/L)。结论:尿蛋白肌酐比与24 h尿蛋白定量有较好相关性,可以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但在CKD5期和低血清白蛋白患者其准确性下降。
唐骅连天宇卢刘灿王燕妮赵京崔洪祝陈锦霞刘迅
关键词:24H尿蛋白定量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患儿父母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调查慢性肾脏病(CKD)患儿的父母CKD的发病情况。方法对新收入住院的CKD患儿(年龄<14岁)的父母(肾脏病组)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120份,了解患儿父母的肾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及乙肝病史及吸烟情况,进行体质指数测量及尿常规检查。以同期住院的非CKD患儿的父母40例为对照组。结果肾脏病组120例中,既往诊断肾脏病11例(9.2%),高血压5例,乙型肝炎4例,无糖尿病者和肥胖者,吸烟者20例(16.7%);尿常规检查异常25例(20.8%)。对照组既往诊断肾脏病1例(2.5%),乙型肝炎1例,无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者,吸烟者5例(12.5%);尿常规检查异常者1例(2.5%)。两组比较,肾脏病组尿检异常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其中孤立性血尿患儿父母的尿检异常明显高于其他肾脏疾病和对照组。两组的既往肾脏病史、高血压、乙型肝炎、糖尿病、肥胖及吸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KD患儿的父母是CKD高危人群,对孤立性血尿患儿的父母进行尿常规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病。
毛晓燕赵京卢晶连丹冯日晴蒋小云莫樱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儿童父母流行病学调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