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雷

作品数:25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政治法律
  • 2篇社会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民族志
  • 4篇舆情
  • 4篇人类学
  • 3篇政治
  • 1篇地缘
  • 1篇地缘战略
  • 1篇滇池
  • 1篇新闻
  • 1篇游牧
  • 1篇游牧文化
  • 1篇舆论
  • 1篇舆情研究
  • 1篇语境
  • 1篇元人
  • 1篇云南藏区
  • 1篇争端
  • 1篇政治领域
  • 1篇中国旅游
  • 1篇人类学分析
  • 1篇人类学解读

机构

  • 15篇南京大学
  • 3篇云南大学

作者

  • 18篇周雷
  • 3篇周雷
  • 1篇朱敏
  • 1篇杨慧

传媒

  • 4篇对外传播
  • 2篇西南边疆民族...
  • 2篇中国网络传播...
  • 2篇大音
  • 1篇思想战线
  • 1篇同舟共进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党政干部参考
  • 1篇印度洋经济体...
  • 1篇都市文化研究
  • 1篇新媒体与社会

年份

  • 2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逆三一律”:云南藏区网络传播规律的人类学分析
2010年
根据云南藏区的民族志考察,分析了网络传播如何对中国的一个民族地区进行现代建构和网络化意义生成,并总结了网络传播在当地的"逆三一律"特点。
周雷
关键词:网络社会
抗而不弃 隔而不绝——《潸何吊》和《三经注水》的跨文本民族志作业反思
2016年
本文通过讨论与民族志作业所对应的'田野世界'的知悉模式和操作模式来分析传统文字和视觉型民族志的认知缺陷,并进而分析声音民族志的潜在贡献。通过检讨笔者组织的一场公益展演和生态人类学长时限研究,本文思考了自2006年开始的生态类型问题的研究、书写和社会互动困境,并提出一种隔而不绝、抗而不弃的民族志作业方式和思维方式。
周雷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
探索一种全景化的民族志叙述——从Discovery历史频道谈起
2010年
本文主要探讨美国Discovery电视杂志的叙述风格,及其潜在的民族志特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Discovery历史频道的一档节目——《寻找埃及女王——克力奥佩特拉》来阐释该电视栏目的叙述风格,分析一种全景化的民族志叙述。这种全景化的叙述是通过一种特殊方式实现——"平行像素的垂直分列"和"视觉深描",论文从叙事学、符号学和民族学等多种角度对这一方式进行了阐释;除此以外,影像的"记忆"和"回忆"也构成Discovery叙述的重要元素,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对民族志电影表述方式的研究。
朱敏周雷
蒙古国游牧文化困厄的启示
2016年
游牧文化的困厄时代 近期受“亚欧人民论坛”之邀,笔者前往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开会。飞机落在乌兰巴托机场,四处可见蒙元大帝国的符号和身影。忽必烈、成吉思汗是这个民族的永恒偶像,不管作为自然环境的天如何污染变幻,蒙古人似乎只有这一个“天可汗”。
周雷
关键词:游牧文化成吉思汗忽必烈蒙古人蒙元
南海问题的多重话语传播被引量:3
2016年
2015年海外舆情回顾:南海成“难海”的根源 回顾2015年的南海海外舆情,全年热点不断,从岛礁建设、修建灯塔、香格里拉会议、菲律宾海牙国际法庭南海仲裁案、美国军舰巡航南中国海海域、APEC峰会期间的南海趋势讨论等,南海问题事实上已经朝着全面国际化、争端化、军事化、准军事结盟的方向不断发展,为中国的南海主权声索提出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周雷
关键词:南海问题话语海牙国际法庭APEC南海主权
聽觉、认知和身体被引量:1
2016年
本论文从聽觉、聽觉材料、聽觉与宗教的讨论进入,旨在讨论有关知识、认知、信仰、宗教的核心发生机制,并主要来检讨我们对于视觉材料的过度关注。人类认知的骢觉转向,不仅在于挖掘出更多与'死海古卷'、'敦煌卷子辞'、'殷墟甲骨'、'马王堆帛书'等视觉材料等量级的聽觉材料和'聽觉文献',关键是对人类认知过度视觉中心主义,甚至视觉整体劫持认知等谬误进行修正。长期以来的视觉暴力、视觉先导,将声音逼退到一个末属的位置,甚至出现聽觉为视觉扯谎、捏造、篡改的'为像作伥'。在这个意义上,这个世界视觉上的'不堪'与问题重重,并不在视觉改造,而在于回到蟪觉,聽到另一种可能。中国人讲'礼崩乐坏',已经提示我们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的问题根结;'聽而不闻'这个症候型成语也同属一种机制,都在提醒我们,骢作为一种知识生产和认知的路径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周雷
南海争端背后的菲律宾民间舆情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中菲的南海争端,国际政治领域的理论分析和地缘战略擘画固然重要,而对菲日常生活场景和民间舆情的考究却也不可或缺。菲律宾作为一个特点明显的天主教社会,当地人日常接触的音乐、声响混杂的传教声音结构,势必会影响他们认知其他社会和国际问题。其分化、多元、阶层化、族群化、殖民化的社会日常,决定了中国在菲律宾的对外传播更要懂得"在什么地方唱什么歌",而不是把菲律宾民众当作一个集体和抽象的整体。在南海这个国际时政问题上,并没有一个铁板一块的菲律宾舆论。面对菲政府不利中菲关系的言论和行动,中国的媒体界和学术界不应该为之干扰,反过来应该使用更为积极和友善的方式来寻求多元互动,寻找菲律宾社会不同的建设性声音,来促进南海问题的解决,并形成对现有菲律宾政府决策的正面影响。中菲媒体互动、文化互动、政治互动应该更多走向多元、丰富、勤勉的菲律宾民间社会。
周雷
关键词:南海争端舆情申请签证政治领域地缘战略
传播人类学视角下的中国区域对外传播策略研究——以江苏的国际传播形象为例证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基于形象的多维想象(Multi-dimensional Associations)、观念产品生产(Ideational Creation)、形象第一认知(First Impression)、形象的行为确证(Action as Reaction)和形象话语表述(Verbal Representation)的MIFAV文化认知模式框架,对江苏的国际传播形象进行了案例分析,综合使用内容分析、国际媒体传播案例分析、传播人类学参与观察个案分析等多种方式,试图为中国的一个区域国际传播形象策略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路径。这种方法核心是综合传播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能够帮助理解作为一种研究对象的江苏、作为一种方法的传播人类学,帮助决策者、实践者在设计和落地层面寻找到质性和量化融合的新型策略。
周雷
“凝视”中国旅游:泛政治化的视觉经验被引量:9
2008年
"凝视"是一个被福柯、边沁、德里达、拉康等现代后现代理论家精心建构的用于讨论后现代相关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旅游"凝视"的泛政治化视觉经验,呈现出中国旅游"凝视"的地城中心主义、行政绩效前台理论、政治修补功能、政治夸富功能等现象。
周雷杨慧
关键词:凝视泛政治化
“数”而不见 进退失“据”——作为科学和神学的数据
2015年
中文称思维及陈述有力,常言有理有据,而所谓据者,可通过多种方式达成,“数据”为其中之一。时下的社会,大数据之风颇为兴盛,从商界、政界乃至学界,似乎不提大数据无以论,不用大数据无以言。本文的研究试图从认知的本身着手,用现实事例和认知人类学理论为证据和视角,来解读某些庸俗“大数据”风潮的荒谬和“反认知”之处;尤其是针对大数据的认知代偿以及可能出现的数据独裁和数据官僚化进行分析,借此反思大数据在给人类思维和生活带来便利和准确性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潜在认知缺陷。
周雷
关键词:大数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