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

作品数:15 被引量:93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椎动脉
  • 5篇椎动脉型
  • 5篇颈椎
  • 5篇颈椎病
  • 4篇针刺
  • 3篇针刺疗
  • 3篇针刺疗法
  • 3篇椎动脉型颈椎...
  • 3篇夹脊
  • 3篇肥胖
  • 3篇刺疗法
  • 2篇单纯性
  • 2篇单纯性肥胖
  • 2篇电针
  • 2篇穴位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机构

  • 14篇湖北中医药大...
  • 7篇湖北省中医院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深圳市中医院
  • 1篇武汉市汉口医...

作者

  • 14篇王丽
  • 7篇周仲瑜
  • 5篇余乐
  • 4篇黄伟
  • 3篇李佳
  • 3篇韦丹
  • 2篇杜艳军
  • 2篇李凯扬
  • 1篇孔立红
  • 1篇林远方
  • 1篇柯于鹤
  • 1篇刘一然
  • 1篇陈霞
  • 1篇王佳捷
  • 1篇吴文辉
  • 1篇王丽华

传媒

  • 3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西部微创骨科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构本草——金樱子
2024年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金樱子:功效主要为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症靶为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腹泻。标靶为蛋白尿。现代药理发现,金樱子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改善肾功能、抑菌、抗炎、抗氧化、保肝等作用。本品无毒,但是有实火、邪实者慎服。临床常用剂量为6~45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金樱子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杨校刘治彤王丽柯于鹤
关键词:金樱子
穴位埋线配合饮食运动干预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糖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饮食运动干预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空腹血糖(F P G)、胰高血糖素(Glucagon)、C-肽(C-P)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埋线组。对照组采用饮食+运动干预疗法;埋线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疗法。2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比较治疗前后肥胖相关指标[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脂肪率(F%)、FPG、Glucagon及C-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埋线组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埋线组对体质量、BMI、F%改善更显著(P<0.01,P<0.05)。埋线组治疗后FPG、空腹C-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而空腹Glucagon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对肥胖患者的糖代谢相关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单纯饮食运动控制并不能明显调节机体内分泌状态,而穴位埋线配合饮食运动干预能够良性调节胰岛内分泌功能。
黄伟王佳捷王丽华王丽王丽周仲瑜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穴位埋线C-肽胰高血糖素糖代谢
基于"治未病"思想探讨三伏贴的理论及应用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特色内涵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冬病夏治"疗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较好的体现了祖国医学"治未病"思想,其中以三伏贴最具代表。三伏贴顺应"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遵循辨证论治原则,...
王丽陶一鸣刘欣媛邓晓妮吴文辉叶成雷晓玲杜艳军
关键词:三伏贴治未病冬病夏治穴位贴敷
针刺夹脊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研究
2018年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血供异常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取风池、后溪穴配合夹脊穴行针刺治疗,治疗前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治疗1周后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患者眩晕症状的缓解情况,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患者较治疗前基底动脉(BA)血流及双侧椎动脉(VA)的收缩期峰流(Vs)、平均血流速(Vm)明显升高,血管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头痛、颈肩痛等症状明显缓解,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针刺风池、后溪配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有效缓解患者眩晕症状。
余乐王丽周仲瑜
关键词:夹脊穴
预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样病理大鼠早期病理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预电针对D-半乳糖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样病理大鼠早期病理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预电针组,模型组及预电针组大鼠予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7周(120 mg·kg-1·d-1)。预电针组大鼠自造模第1天起予电针百会、肾俞治疗,频率50 Hz,电流1 mA,留针20 min,每日1次,共治疗7周。正常组、模型组大鼠在预电针组干预时进行相同的抓取捆绑,1次/d,20 min/次,共计7周。造模及治疗结束后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突触后致密带厚度和突触间隙宽度,采用高尔基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树突棘密度,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中缝背核区PHF-1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大鼠中缝背核区GSK-3β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目标象限探索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现学习记忆能力损伤;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突触后致密带厚度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突触间隙宽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树突棘密度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中缝背核区PHF-1、GSK-3β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预电针组大鼠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目标象限探索时间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海马CA1区突触后致密带厚度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树突棘密度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缝背核区PHF-1、GSK-3β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1)。结论:预电针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样病理大鼠突触结构可塑性损伤及中缝背核区神经原纤维缠结病理沉积,从而改善认知障
余超超孔立红杜艳军杜艳军郑清王丽林远方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中缝背核突触GSK-3Β
阴阳调理灸结合电针改善单纯性肥胖患者痰湿体质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阴阳调理灸结合电针疗法改善单纯性肥胖患者痰湿体质的临床疗效。基于偏颇体质的调理,与电针疗法相比,探讨阴阳调理灸结合电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优效性,从而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拓宽思路和提供优势方案。  方法  本...
王丽
关键词:电针痰湿体质单纯性肥胖
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温度变化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基于热层析联合超声,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取针刺疗法,对照组用火山泥湿热敷疗法。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分别采集患者颈项部热层析成像图,并行超声检查,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颈项部温度变化及眩晕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针刺组患者热层析成像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能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对照组,针刺改善椎-基底动脉流速更显著(P<0.05)。结论:热层析成像新方法联合超声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判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王丽李佳韦丹余乐黄伟周仲瑜李凯扬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超声检查针刺疗法
耳穴压豆结合情志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失眠的意义分析
2024年
耳穴压豆法与情志疗法对失眠伴高血压病人的疗效观察。方法 本研究以随机抽样方式选取60例伴有失眠症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耳穴压豆结合情志疗法。纳入研究对象为睡眠质量,血压和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睡眠质量,血压,生存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按豆法配合情志疗法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何荣杨王丽
关键词:耳穴压豆情志疗法原发性高血压失眠
肠道菌群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
肥胖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的全球性疾病。肠道菌群结构失调在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通过宿主与饮食交互作用,促进能量吸收、调控脂肪代谢、诱导机体慢性低度炎症,进而导...
王丽周仲瑜
关键词:肠道菌群肥胖慢性炎症
文献传递
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应用
2024年
探讨特应性皮炎通过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院8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研究组加以度普利尤单抗,观察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皮损、皮肤干燥及瘙痒症状消退时间比对照组短,各项皮肤功能评分改善效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特应性皮炎经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可改善皮肤情况,促进症状消退。
李佳慧王丽冀晶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皮肤症状临床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