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玮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浆D-D、FDP及血清hs-CRP联合检测用于腔隙性脑梗死辅助诊断中的效果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开展血浆D-D+FDP+血清hs-CRP检测后,分析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月在我院检查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6例,纳入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时间段内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6例受检者,列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开展血浆D-D、FDP以及血清hs-CRP联合检测,观察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在血浆D-D、FDP以及血清hs-CRP水平上,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单独血浆D-D、FDP、血清hs-CRP检测以及联合指标检测的阳性率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浆D-D、FDP以及血清hs-CRP水平上,病情控制组明显低于病情未控制组(P<0.05)。结论血浆D-D、FDP以及血清hs-CRP用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良好,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 耿玮
-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FDP血清HS-CRP
- 外周血EOS、总IgE、IL-10及诱导痰EOS在反复喘息婴幼儿喘息评估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总IgE、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诱导痰EOS在反复喘息婴幼儿喘息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反复喘息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哮喘预测指数(API)将其分为API阳性组(n=20)和API阴性组(n=20)。同期随机选取于邳州市人民医院健康体检的20例婴幼儿作为对照组(n=20)。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总IgE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L-10水平,采用HE染色法进行外周血EOS计数,并检测诱导痰EOS比例。结果 API阳性组患儿的外周血EOS计数、T-IgE水平及诱导痰EOS比例均高于API阴性组和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均低于API阴性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I阴性组患儿的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I阴性组患儿的外周血EOS计数、T-IgE水平及诱导痰EOS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0与总IgE、诱导痰EOS成负相关(r=-0.394,P<0.05;r=-0.659,P<0.05);总IgE与诱导痰EOS成正相关(r=0.492,P<0.05);外周血EOS与IL-10成负相关,与总IgE、诱导痰EOS均成正相关(r=-0.668,P<0.05;r=0.445,P<0.05;r=0.521,P<0.05)。结论 API阳性反复喘息婴幼儿的外周血EOS计数、T-IgE水平及诱导痰EOS比例升高以及IL-10水平降低,外周血EOS、T-IgE、诱导痰EOS以及IL-10的水平检测与API存在关联,在预测哮喘危险性中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 马前进马前进陈韬陈韬耿玮耿玮
- 关键词:婴幼儿反复喘息免疫球蛋白E诱导痰
- 探讨D-二聚体测定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D-D测定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2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D-D水平,以及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30例D-D水平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组治疗前比治疗后血浆中D-D含量显著增高(P<0.05),通过治疗后血浆D-D含量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但是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D-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D测定可作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以及预后的指标之一,也是预防白血病并发症的重要指标。
- 耿玮
- 关键词:白血病
- 39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亚型的鉴别
- 2014年
- 目的:探讨39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两亚型(M3a和M3b)的鉴别.方法:对39例APL的细胞形态学、化学染色及血常规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结果: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a型的细胞形态特点以胞浆中含粗大、深染、密集的嗜苯胺蓝颗粒增生为主(〉30%),M3b型的异常早幼粒细胞主要以密集、细小的嗜苯胺蓝颗粒为主,具有单核细胞样的特征.过氧化物酶染色两型均为强阳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均不被氟化钠抑制,外周血M3b的白细胞明显高于M3a型(P〈0.01).结论:通过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及血常规的统计学分析,可对其两亚型即M3a和M3b作出初步的鉴别,其中以细胞形态检查最为关键.
- 耿玮
- 关键词:细胞形态化学染色
- 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在血液病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研究探讨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在血液病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液病患者116例和同期住院的排除血液疾病的感染患者11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血液病患者列为观察组,感染患者列为对照组,所有人员进行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检查,统计分析两组人员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中的PLT、PCT、MPV以及PDW指标明显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骨髓涂片结果具有差异;观察组患者的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佳,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在血液病临床检测中的运用效果十分显著,骨髓涂片和血小板各参数结果相结合进行验证,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治疗依据,具备一定的临床价值。
- 耿玮
- 关键词:骨髓涂片血小板参数血液病
- 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红细胞参数(RBC HB MCV MCH MCHC RDW)对几种贫血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189例不同疾病导致的贫血患者和100例健康成人血细胞进行检测分析,并对红细胞参数中RBC、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缺铁性贫血患者HB、RBC、MCV、MCH低于健康对照组,RDW显著增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幼细胞贫血和溶血性贫血患者HB、RBC低于对照组,而MCV、MCH、RDW明显高于对照组;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肾病、慢性肝病和急性失血患者HB、RBC低于对照组,其余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上述几型贫血患者,红细胞参数均有不同改变,红细胞参数的检测有助于贫血类型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耿玮
- 关键词:红细胞参数贫血
- NLR和PLR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比例(NLR)以及血小板/淋巴细胞的比例(PLR),对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在2018年7月—2019年6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组,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的NLR、PLR、血小板、淋巴细胞绝对值、中心粒细胞绝对值。将其根据NLR和PLR的中位数分为高NLR组、低NLR组、高PLR组和低PLR组。对比分析NLR、PLR与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与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NLR、PLR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血小板、淋巴细胞绝对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分析得到:肌酐、血清钙、血清白蛋白、β2-MG、NLR以及PLR均与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就有相关性,β2-MG、NLR以及PLR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具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得到:NLR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结论 NLR可作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的评估指标,当该指标较高时表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较短。
- 魏望薛魁耿玮王文静郁梦雨曹宇杰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预后评估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 2017年
- 目的探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及所得数据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40例于2014年至2017年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将其设为实验组,另选本院同期体检后体质为健康的正常人40例为健康组。所有对象均通过全自动凝血仪CA-7000对其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对检测数据分析并归纳其临床意义。结果实验组中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指标显著高于健康组;实验组中急性期阶段患者D-二聚体指标高于实验组中恢复期阶段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更有利于对疾病诊断,同时根据所得指标可了解脑梗死病情发展阶段,对治疗方案的调整有重要价值。
- 耿玮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浆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