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鑫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阔叶
  • 3篇阔叶红松
  • 2篇松林
  • 2篇土壤
  • 2篇土壤磷
  • 2篇林隙
  • 2篇阔叶红松林
  • 2篇红松林
  • 1篇冻融
  • 1篇冻融循环
  • 1篇盐渍土
  • 1篇有效性
  • 1篇云冷杉
  • 1篇云冷杉林
  • 1篇杉林
  • 1篇土力学性能
  • 1篇偏冠
  • 1篇威布尔分布
  • 1篇吸附解吸
  • 1篇冷杉

机构

  • 5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长安大学

作者

  • 5篇张鑫
  • 2篇段文标
  • 2篇王婷
  • 2篇陈立新
  • 2篇谷会岩
  • 2篇陈祥伟
  • 1篇魏全帅
  • 1篇乔璐
  • 1篇崔高航
  • 1篇景鑫

传媒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林隙边缘木的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在全面调查32个林隙的358株云冷杉林林隙边缘木的胸径、树高、冠幅等的基础上,分析林隙边缘木的胸径级和高度级特征、偏冠率分布及其与林隙面积大小的关系;采用Weibull模型和正态分布模型分别对胸径级和高度级分布进行拟合,并用柯尔莫哥洛夫和卡方检验对其适合程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所调查林隙边缘木的胸径级不符合正态分布,但符合Weibull分布,林隙边缘木高度级既符合Weibull分布又符合正态分布;2)15.08%的边缘木未出现偏冠现象,65.36%的边缘木偏冠率在0.5~0.7之间,不同树种边缘木的特征差异极显著,单个林隙边缘木平均偏冠率与林隙面积大小无显著的线性关系;3)拥有10株边缘木的林隙比例最高,为21.88%,平均每个林隙拥有11.19株边缘木。
景鑫段文标陈立新王婷张鑫秦必达
关键词:云冷杉林林隙威布尔分布
季冻区粉煤灰加固路基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为探究冻融循环作用对粉煤灰加固路基土力学性能影响,对冻融循环次数、含水率、粉煤灰掺量不同的盐渍土开展无侧限抗压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研究冻融循环后土体的应力-应变曲线、无侧限抗压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变化情况。使用Design-Expert 8.0软件,研究冻融循环次数、粉煤灰掺量、含水率及各因素交互作用对盐渍土力学性质影响的显著性程度。结果表明:多次冻融循环后,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有下降,经历1~7次冻融循环时,土体各力学参数下降速率较快;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盐渍土的内摩擦角、黏聚力、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基于显著性分析理论,冻融循环次数与含水率的交互作用对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黏聚力的影响较为显著,粉煤灰掺量与冻融循环次数的交互作用仅对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较为显著。为提高路基土强度及抗冻融的能力,加快粉煤灰综合利用进度,根据软件和公式模拟结果,推荐在路基土中依据质量比掺加15%粉煤灰,并将经历7次冻融循环后压实盐渍土的力学指标作为工程设计参考值。
程卓崔高航高原昊刚浩航高泽宁杨政张鑫
关键词:路基土粉煤灰盐渍土冻融循环
择伐干扰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土壤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18年
以小兴安岭原始阔叶红松林(对照)和经过轻度、中度和强度择伐干扰后形成的天然林林地表层(0~10 cm)土壤为对象,采用Sui修正后的Hedley磷素分级法对土壤样品进行连续浸提,研究不同林地土壤各形态磷素含量的差异及变化规律,分析择伐干扰对阔叶红松林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林地土壤全磷含量为1.09~1.66 g·kg^(-1),以原始阔叶红松林最高,强度择伐林地最低,且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各林地土壤有效磷和磷素活化系数的变化幅度分别为7.26~17.79 mg·kg^(-1)和0.67%~1.07%,均表现出随择伐强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除酸溶性有机磷(HCl-P_ o)外,经过择伐干扰的林地与原始林相比,土壤水溶性磷(H_2O-P_ i)、碳酸氢钠磷(NaHCO_3-P)、氢氧化钠磷(NaOH-P)、酸溶性无机磷(HCl-P_i)和残留磷(Residual-P)含量均表现出随择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各组分间以水溶性(H_2O-P_ i)与土壤有效磷的相关系数最大(0.98),但其含量仅占磷素总量的1.5%~2.2%;氢氧化钠磷(NaOH-P)含量占磷素总量的48.0%以上,是土壤的潜在磷源.可以认为,择伐干扰通过显著降低土壤无机态磷和氢氧化钠有机磷(Na OH-P _o)的含量,限制和影响了阔叶红松林土壤有效磷及潜在磷源的供应水平,并且其表现出随择伐强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
张鑫谷会岩陈祥伟
关键词:阔叶红松林土壤磷磷素有效性
阔叶红松混交林林隙内丘坑复合体特征及分布格局
2014年
对小兴安岭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松阔叶混交林不同大小林隙及郁闭林分内丘坑复合体特征及分布格局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大、中、小林隙及郁闭林分中丘坑复合体的丘宽、丘高、丘厚均大于与之对应的坑宽、坑长、坑深.大林隙内丘坑复合体的丘宽、丘高、丘厚、坑宽、坑长、坑深均最大,分别为2.85、0.37、2.00、2.99、2.10、0.39 m;郁闭林分均最小,分别为2.35、0.19、1.60、2.66、1.65、0.21 m.丘的平均体积(1.66 m3)均大于坑的(1.44m3).同一大小林隙内绝大多数丘坑复合体之间的特征值差异显著,而郁闭林分内绝大多数丘坑复合体之间的特征值差异不显著.不同大小林隙及郁闭林分丘坑复合体之间的特征值大多差异显著.2012年样地内丘坑复合体大多数特征值显著小于2011年.89.5%和60.5%的丘坑复合体类型为铰链式,形状为半椭圆状,丘坑复合体的分布格局为相对集中.
段文标魏全帅乔璐陈立新王婷张鑫顾伟孙虎
关键词: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
择伐干扰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土壤磷吸附解吸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以小兴安岭地区阔叶红松林经过轻度、中度和强度择伐干扰后形成的天然林以及未经干扰的原始林(对照)林地表层(0~10 cm)土壤为对象,对土壤磷素的最大吸附量、吸附强度、最大缓冲容量、最大解吸量、平均解吸率和易解吸磷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研究不同干扰强度导致土壤磷吸附解吸的规律性变化,分析择伐干扰对阔叶红松林土壤磷吸附解吸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林地土壤磷最大吸附量为1383.93~1833.34 mg·kg^(-1),中度和强度干扰林地显著高于轻度干扰林地和原始林地;磷吸附强度为0.024~0.059 L·mg^(-1),强度和轻度干扰显著增加了林地土壤磷吸附强度;最大缓冲容量为35.68~97.97 L·kg^(-1),强度干扰林地土壤的最大缓冲容量最高.择伐干扰显著降低了林地土壤的供磷潜力.各样地土壤磷最大解吸量、平均解吸率和易解吸磷量分别为526.32~797.54 mg·kg^(-1)、14.7%~25.5%和1.79~5.41mg·kg^(-1),林地土壤磷素释放能力随干扰强度的增加显著降低.择伐干扰通过降低林地土壤磷的供应及释放能力改变了阔叶红松林土壤磷吸附与解吸特征.
张鑫谷会岩陈祥伟
关键词:阔叶红松林土壤磷解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