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向阳 作品数:50 被引量:270 H指数:10 供职机构: 海南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对食管癌发生影响的Meta分析 2018年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探究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对于食管癌发生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BM、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提取数据,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篇文献,总共包含1 63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癌组HLADRB1*0901基因易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两组基因易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0,95%CI(1.31,2.20),P<0.001];食管癌患者HLA-DRB1*1501基因易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两组基因易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02,95%CI(1.65,5.51),P<0.001];食管癌组HLA-DRB1*0301基因易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两组基因易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84,95%CI(0.43,18.96),P<0.001]。结论食管癌的发生与HLA-DRB1*0901、HLA-DRB1*1501与HLA-DRB1*0301基因有关。 邓桃枝 韩向阳 蓝程关键词:食管癌 枫蓼肠胃康颗粒剂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慢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病,在临床上多采用调理脾胃的方法进行治疗。某院对收治的108例慢性胃炎患者采取枫蓼肠胃康颗粒剂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临床观察指出,枫蓼肠胃康颗粒剂具备调理肠胃道功能的作用,对胃痛、胃胀等症状... 韩向阳关键词:慢性胃炎 临床疗效 益生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细胞因子表达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细胞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及益生菌治疗NAFLD的疗效。方法选取NAFLD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A)组和联合治疗(B)组各35例。A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B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另纳入同期于该院体检者40例为对照(NC)组。比较3组间一般指标、肠道菌群、双歧杆菌/大肠杆菌(B/E)值、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胰岛素抵抗(IR)指数(HOMA-IR)、白细胞介素(IL)-18、干扰素(IFN)-γ及IL-10水平。结果治疗前A、B组WC、BMI,TC、TG、HOMA-IR、ALT、AST、IL-18及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而肠道菌群数、B/E及IL-10水平明显低于NC组(P<0.05);治疗后A、B组以上各指标水平均有改善,除B/E外,B组以上各指标改善均比A组更明显(P<0.05)。结论 NAFLD患者血脂代谢絮乱、转氨酶及IR异常、肠道菌群及机体抗炎/促炎因子失调,益生菌可有效改善以上状态。 何周桃 徐灿霞 韩向阳 陈益耀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肠道菌群 白细胞介素-18 干扰素-Γ 兰索拉唑联合阿拉坦五味丸治疗胃食管反流1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阿拉坦五味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胃食管反流病患者3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服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服用兰索拉唑联合阿拉坦五味丸治疗。观察治疗前级治疗8周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3.12%,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阿拉坦五味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兰索拉唑。 邓桃枝 韩向阳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兰索拉唑 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体会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剂量生长抑素(施他宁)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180例,分为3组,对照组68例,常规剂量治疗组72例,序贯治疗组40例。结果止血成功率对照组60.29%,常规剂量治疗组84.72%,序贯治疗组92.50%,各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5);近期再出血率对照组26.83%,常规剂量治疗组6.56%,序贯治疗组5.41%,各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5);死亡率也有一定差异。结论应用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止血成功率及近期再出血率优于未使用此药物,两种剂量生长抑素序贯治疗能更有效提高止血成功率,因此对于常规治疗不能止血的患者应早期应用生长抑素,常规剂量生长抑素治疗12-24h仍不能控制出血的患者建议提早进入序贯治疗。 邓桃枝 韩向阳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生长抑素 序贯治疗 螺旋CT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185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85例中诊断原发性肝癌者1051例,占25.11%;转移性肝癌者401例,占9.58%;肝囊肿者1447例,占34.58%;肝血管瘤者244例,占5.83%;脂肪肝者318例,占7.60%;肝硬化者679例,占16.22%;肝脓肿者41例,占0.98%;肝结核2例。结论:螺旋CT不仅能发现病变部位和范围,还能精确的分辨出组织的密度以及区别邻近组织的解剖结构,是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的重要的方法之一。 何周桃 韩向阳关键词:螺旋CT 肝脏占位性病变 洛赛克联合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1999年 梁景成 韩向阳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洛赛克 克拉霉素 甲硝唑 根除幽门螺杆菌在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根除幽门螺杆菌(Hp)在伴Hp感染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伴Hp感染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10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根除Hp四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血脂水平、肝功能变化及Hp根除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1%高于对照组62.75%(P<0.05),研究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G、TC、LDL等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除FBG指标外肝功能及血脂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伴Hp感染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行根除Hp治疗,不仅疗效显著,同时对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及肝功能也具有显著的作用。 何周桃 韩向阳 陈益耀 蔡曼妮 陈轶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乙酰半胱氨酸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了2015年3月016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诊断并治疗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122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61例。对照组进行异甘草酸镁降酶... 拜明军 韩向阳关键词:肝硬化 乙酰半胱氨酸 胆红素 凝血酶原 谷丙转氨酶 文献传递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肾综合征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氧化氮和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中血浆置换(plasmaexchange,PE)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hemodiafihration,CHDF)治疗严重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syndrome,HRS)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内毒素变化水平,揭示其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研究分两组,肝硬化合并HRS组32例,均采取PE联合CHDF治疗,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肝硬化无HRS组25例,与治疗组前后做两两对比。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TNF-α,亚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浆NO,采用鲎试验检测血浆内毒素。分析血浆内毒素与NO、TNF-α的相关性。结果血浆NO、TNF-α、内毒素水平在肝硬化合并HRS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S组治疗前较单纯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S组治疗后与单纯肝硬化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合并HRS患者血浆内毒素与NO、TNF-α存在直线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27和0.857(P〈0.01)。结论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刺激机体产生过量的NO、TNF-α,是HRS重要的发病机制,人工肝支持系统PE和CHDF治疗后可有效地降低血浆NO、TNF-α及内毒素水平,是治疗HRS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赵心恺 宁巧明 韩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