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刚
-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体髂骨块联合骨水泥修复骨巨细胞瘤微波灭活术后骨缺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评价自体髂骨块联合骨水泥修复微波灭活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9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及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三医院行肿瘤原位微波灭活刮除术后使用自体髂骨块联合骨水泥修复骨缺损的16例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采用Mankin评定标准对肢体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1例术后11个月发生骨折,1例在术后局部复发;所有患者均无伤口并发症及深部感染发生,无远处转移。肢体关节功能优11例(68.8%)、良3例(18.7%)、差2例(12.5%)。结论自体髂骨块保证与近关节软骨下骨愈合,骨水泥能良好充填残余瘤腔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以防发生关节软骨面塌陷。
- 姚雨鹿洪辉任刚韦兴
-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微波灭活自体髂骨骨水泥骨缺损
- 微波灭活松质骨的动物实验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讨置入式微波对猪活体状态下,正常松质骨组织的灭活作用及其灭活范围、形态、短期内病理变化。方法采用12头清洁级成年猪,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术后2、4周2个时间组,每组6只猪。术后2、4周分别处死参加实验的6只猪,每组取猪的胫骨、股骨干骺端松质骨部位共24个实验对象,再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灭活时间120 s,240 s,360 s 3个小组,每组8个样本,采用微波治疗仪进行灭活,灭活功率为60 W,微波频率为2450 MHz。每个标本行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标本大体观察见置入式微波在相同功率下不同工作时间的灭活形态基本恒定,纵截面上看类似一个椭圆形,微波灭活的范围随着时间的增加明显增大,且微波灭活形态随着灭活时间的增加逐渐趋于近似圆形。组织学观察微波灭活2周后凝固区内骨小梁结构基本正常,骨细胞完全坏死,可见大量凝固性坏死灶,其外围形成了由肉芽组织构成的交界区;微波灭活后4周凝固区内凝固性坏死灶已被吸收,边缘坏死骨小梁周围见大量破骨细胞及类骨质沉积,交界区肉芽组织大量侵入坏死骨区域,与破骨细胞一起吸收死骨,并可见新生骨小梁的形成。结论置入式微波对活体松质骨有明确的灭活作用,灭活形态基本恒定,灭活范围内细胞坏死彻底。松质骨微波灭活后,骨坏死区域修复进程快于皮质骨。
- 姚雨韦兴任刚陈秉耀李南刘建
- 关键词:微波骨骺骨坏死动物实验
- 微波与射频对离体猪股骨干骺端制热效应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比较微波与射频对离体猪股骨干骺端的制热效应,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取20条新鲜成年猪股骨,根据数据随机法分成微波组与射频组2组,每组10个股骨样本分别采用微波和射频进行加热凝固。加热功率为60 W,加热时长为300 s,旁开加热点5、10、15 mm测温,比较两种热疗技术的凝固范围和形状以及温度分布和变化趋势。结果 60 W·300 s微波和射频凝固的纵径分别为37.1±3.2 mm,28.3±2.5 mm,前者明显大于后者(P<0.05),横径分别为21.3±1.6 mm,19.8±1.4 mm,前者明显大于后者(P<0.05)。微波消融后出现明显的炭化带,凝固区及充血带分布,射频消融后仅可观察到明显的凝固区。射频形成的凝固体较微波更接近球形。微波和射频的中心温度分别为126.2±1.51℃,100.2±0.7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旁开10 mm处温度分别为91.5±3.7℃,58.3±2.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各测温点分别在210 s与255 s内达到稳态,二者距离加热中心越近温度越高,上升速度越快。微波消融中心温度可达到120℃以上,射频消融中心温度不超过100℃。结论微波和射频对离体猪股骨干骺端凝固形状及凝固范围存在差异,中心温度和旁开10 mm处温度,微波显著高于射频。微波较射频热场温度高,凝固范围大,在较大骨肿瘤的治疗中宜选用微波,射频消融较微波有更好的温控性。了解各自的制热特性有利于两种技术的合理选择。
- 任刚韦兴姚雨陈秉耀李南左坦坦史亚民
- 关键词:微波股骨骨骺动物实验
- 两种不同微波灭活技术在肢体骨巨细胞瘤治疗中的比较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两种不同的微波灭活技术应用于肢体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方法,观察手术疗效,从而找出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应用微波治疗肢体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2006年9月至2010年9月,21例肢体骨巨细胞瘤的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原发病例18例,复发3例(均为局部复发,未发现远处转移)。病变部位股骨8例,胫骨5例,肱骨5例,桡骨2例,尺骨1例。肿瘤伴发病理性骨折3例。8例行肿瘤原位微波灭活刮除术,即先行肿瘤原位微波灭活后刮除肿瘤;13例行肿瘤囊内刮除微波辅助残腔灭活术,即先采用常规的方法刮除肿瘤后,辅助以微波灭活肿瘤刮除术后的残腔。全部病例均得到病理学证实。结果全部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3个月。各有1例肿瘤微波原位灭活刮除及肿瘤刮除微波辅助残腔灭活的病例,术后10个月及18个月局部复发。2例股骨远端病例及1例胫骨近端病例在术后6-12个月内发生骨折,均为肿瘤原位微波灭活刮除病例。无伤口并发症及深部感染的发生,无远处转移。术后MSTS功能评分微波原位灭活刮除组平均为24分,囊内刮除辅助微波灭活组平均为28分,全部微波灭活治疗的病例平均为26分。结论微波灭活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肢体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方法,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术后局部复发率。肿瘤囊内刮除微波辅助残腔灭活术在保持局部低复发率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了微波灭活术后骨折的发生率。
- 韦兴李南陈秉耀任刚史亚民
-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对猪感染创面的在体杀菌作用
- 2013年
-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对不同细菌的在体杀菌效果。方法选取5头小型猪,每只猪背部使用特制打孔器制备36个直径为9 mm(面积约为0.64 cm^2)、深度约为0.3 cm的圆形创面,分别为每个创面接种0.05ml浓度为0.5×10~8 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稀释液、表皮葡萄球菌稀释液或铜绿假单胞菌稀释液,制成全层皮肤缺损感染创面的动物模型。每种细菌感染的60个创面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10组,3档5 s组、3档10 s组、3档15 s组、6档5 s组、6档10 s组、6档15 s组、9档5 s组、9档10 s组、9档15 s组和未处理组。每组6个创面。然后对创面进行细菌定量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0个创面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稀释液后48 h,均制成感染性创面。经过等离子射频处理后的各种细菌感染创面细菌量均较未处理的创面有明显降低,金葡菌3档0.0034;金葡菌6档0.0128;金葡菌9档0.0058。表皮葡萄球菌3档0.0213;表皮葡萄球菌6档0.0005;表皮葡萄球菌9档0.0012。铜绿假单胞菌3档0.0318;铜绿假单胞菌6档0.0085;铜绿假单胞菌9档0.0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档位的不同作用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时间越长,杀菌率越高;各作用时间的3档和6档、9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档位越高,杀菌作用越明显。6档和9档之间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多种不同临床常见细菌均具有明显的在体杀菌作用。
- 杨润功左坦坦朱加亮张宇鹏任刚侯树勋
- 关键词:抗感染药消融技术
- 重复应用微波高温灭活治疗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重复应用微波高温灭活治疗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6月-2012年6月采用重复应用微波高温灭活方法治疗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9~42岁,中位年龄27岁,术后自体髂骨、骨水泥修复骨缺损从手术技术、肿瘤复发情况、膝关节功能等方面全面综合评价此方法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11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无骨折及内固定断裂发生,1例在术后18个月局部复发;无伤口并发症及深部感染发生,无远处转移。肢体关节功能优8例、良3例。结论微波原位灭活后再行微波辅助残腔灭活,可以有效灭活术后残腔和周围肿瘤卫星灶。术后行自体髂骨、骨水泥修复骨缺损,可以早期负重活动,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锻炼,缩短疗程,从而获得优良的疗效及肢体关节功能。
- 任刚史亚民韦兴李南姚雨陈秉耀左坦坦
-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自体髂骨骨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