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石墨
  • 3篇石墨烯
  • 3篇力学性能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3篇力学性
  • 2篇氧化物
  • 2篇再入
  • 2篇增强铝基
  • 2篇射线衍射
  • 2篇双钙钛矿
  • 2篇双钙钛矿氧化...
  • 2篇自旋
  • 2篇自旋玻璃
  • 2篇铝基
  • 2篇纳米
  • 2篇纳米复合材料
  • 2篇交换偏置
  • 2篇钙钛矿
  • 2篇钙钛矿氧化物

机构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6篇燕绍九
  • 3篇戴圣龙
  • 3篇杨程
  • 3篇洪起虎
  • 2篇张晓艳
  • 1篇刘大博
  • 1篇陈军洲
  • 1篇李秀辉
  • 1篇王楠
  • 1篇陈翔
  • 1篇赵双赞

传媒

  • 2篇材料工程
  • 1篇航空材料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Fe位Ga掺杂对Sr<sub>2</sub>FeMoO<sub>6</sub>磁性及磁输运性质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发现Sr<sub>2</sub>FeMoO<sub>6</sub>在室温具有高达5%(H=1 T)的磁电阻效应,引起了人们对这类双钙钛矿氧化物的研究兴趣,能带结构计算表明,理想的Sr<sub>2</sub>F...
燕绍九
关键词:X射线衍射交换偏置
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45
2016年
石墨烯以其优异力学、物理性能以及独特二维结构成为铝基复合材料的理想纳米增强相。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了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在结构和功能材料领域中的广泛研究。石墨烯在铝基体中的分散以及石墨烯/铝的界面控制问题具有重要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重点介绍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分散和冶金成型技术及其结构表征和力学性能研究。实验表明石墨烯能够显著提高铝基体力学性能,但作者认为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改善微观结构和控制结合界面能够进一步优化材料性能。此外,为实现工程应用,还需加强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腐蚀性能和热、电性等物理性能研究,并突破材料的低成本、大规模制备技术。本文还基于石墨烯独特二维结构和表面状态,对石墨烯的增强增韧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
燕绍九陈翔洪起虎王楠李秀辉赵双赞南文争杨程张晓艳戴圣龙
关键词:石墨烯力学性能
Fe位Ga掺杂对Sr/_2FeMoO/_6磁性及磁输运性质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发现Sr/_2FeMoO/_6在室温具有高达5/%/(H=1 T/)的磁电阻效应,引起了人们对这类双钙钛矿氧化物的研究兴趣,能带结构计算表明,理想的Sr/_2FeMoO/_6化合物是半金属铁磁体,而且其居里温...
燕绍九
关键词:X射线衍射交换偏置
文献传递
氧化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被引量:16
2016年
采用球磨和真空热压烧结方法成功制备氧化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利用OM,SEM,XRD,显微硬度计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分析球磨后的复合粉形貌,研究氧化石墨烯添加量对复合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氧化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组织致密,氧化石墨烯以片状形态较均匀地分布在铜基体中,并与铜基体形成良好的结合界面。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5%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显微硬度和室温压缩强度分别为63HV和276MPa,相对于纯铜基体分别提高了8.6%和28%。其强化机理为剪切应力转移强化、位错强化和细晶强化。
洪起虎燕绍九杨程张晓艳戴圣龙
关键词:真空热压烧结微观结构力学性能
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被引量:57
2014年
采用球磨和粉末冶金方法成功制备出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命名为铝基烯合金。首次发现石墨烯纳米片的添加在保持材料良好塑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其强度。利用OM,SEM和TEM对铝基烯合金微观组织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其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纳米片均匀分布在铝合金基体中,与基体形成良好的结合界面,且石墨烯纳米片与铝合金基体未发生化学反应,并保留了原始的纳米片结构;铝基烯合金中石墨烯纳米片含量为0.3%(质量分数)时,铝基烯合金的平均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322MPa和454MPa,较未添加石墨烯纳米片的合金分别提高58%和25%,且伸长率略有提高。基于石墨烯纳米片特殊的二维褶皱结构,讨论铝基烯合金的增强增韧行为。
燕绍九杨程洪起虎陈军洲刘大博戴圣龙
关键词:力学性能
介电层包覆铁磁金属微纳米颗粒的结构与电磁性能
本文利用简单、便利、高产的液相还原法在较低的温度下合成了不同元素种类及成分比的具有球状、花状、树叶状及链状结构等不同形貌的铁磁金属微纳米颗粒。然后分别利用溶胶-凝胶和水热工艺对铁磁金属微纳米颗粒进行了SiO2和C介电材料...
燕绍九
关键词:铁磁金属核壳结构介电材料电磁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