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凯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太平洋海温
  • 3篇年代际
  • 3篇主模态
  • 3篇海温
  • 3篇北太平洋
  • 3篇北太平洋海温
  • 2篇太平洋年代际...
  • 2篇年代际振荡
  • 2篇大风
  • 2篇大风过程
  • 1篇东亚季风
  • 1篇统计分析
  • 1篇年代际转型
  • 1篇香港机场
  • 1篇近海
  • 1篇近海域
  • 1篇经验正交分解
  • 1篇华南降水
  • 1篇机场
  • 1篇季风

机构

  • 6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国家海洋环境...

作者

  • 6篇刘凯
  • 3篇祝从文
  • 2篇宋晓姜
  • 2篇刘凯
  • 1篇王彰贵
  • 1篇于海鹏

传媒

  • 2篇大气科学
  • 2篇海洋预报
  • 1篇第31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冬季北太平洋海温主模态在1990年前后调整及其成因初探被引量:2
2015年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和北太平洋涡旋振荡(NPGO)是北太平洋(20°~60°N,120°E^120°W)海温(SST)的EOF前两个模态,本文通过比较1990年前后北太平洋冬季SST EOF前两个模态,揭示了PDO和NPGO在1990年前后特征,并从关键区海温变化、北太平洋涛动(NPO)、赤道太平洋中部变暖(CPW)和北极涛动(AO)的影响,揭示了北太平洋主模态在1990年之后调整的成因。我们发现,1990年之前,北太平洋SST场的EOF前两个模态与PDO和NPGO的空间结构类似,但是在1990年之后,SST的EOF第一模态的最大荷载中心向日界线移动,40°N以北的太平洋被正的SST异常控制,表现出与NPGO模态的负位相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而EOF第二模态由偶极子演变成了三极子结构。北太平洋中部(28°~36°N,152°~178°W)和北太平洋北部(44°~49°N,151°~177°W)海温距平在1990年之后呈显著的负相关变化,是导致在1990年之后冬季NPGO成为主模态的内部原因,而NPO在1990年之后的显著增强则是重要的外部原因。分析显示,NPO在1980年开始表现出增强趋势,通过风生流机制,NPO可以增强北太平洋45°N附近的气压梯度和西风异常幅度,从而导致了1990年之后NPGO海温模态的加强。虽然CPW和AO对NPO的南支(夏威夷)和北支(阿拉斯加)的海平面气压异常中心加强有贡献,但是上述两个因子与NPGO之间的关系在1990年之前并不明显。因此,CPW和AO与NPGO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物理联系。
刘凯祝从文
关键词: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冬季北太平洋海温主模态在1990年前后调整及其成因初探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和北太平洋涡旋振荡(NPGO)是北太平洋(20°-60°N,120°E-120°W)海温(SST)场前两个EOF模态,其变化对北半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合成和EOF等方法,分析了1950-...
刘凯祝从文
关键词: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文献传递
中国夏季降水异常EOF模态的时间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3
2014年
本文基于1980~2012年中国160个台站降水资料,利用滑动交叉检验等方法讨论了中国夏季降水距平和距平百分率EOF各模态的时间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EOF方法在中国夏季降水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条件和潜在能力。研究表明,随机剔除一年样本,中国夏季降水距平场前四个EOF模态表现出显著的稳定性。若时间系数完全预测准确,则潜在的可预测站点主要位于黄河以南地区,理想预测与原始降水的距平相关系数为0.6左右。相对而言,降水距平百分率各模态的时间稳定性易受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当人为削弱这种影响后,随机剔除一年样本,其前三个模态的稳定性得到提高,潜在的可预测站点均匀分布,理想预测与原始降水的距平相关系数为0.48。但是,伴随着预报时效的增加,降水距平和距平百分率后三个EOF模态的时间稳定性下降,预示着EOF方法对未来两年以上降水的预测能力将会明显下降。
庞轶舒祝从文刘凯
基于CCMP的西北太平洋海面风场特征分析
2022年
利用1988—2018年CCMP 10 m风场资料,对西北太平洋海表风场的气候态特征、线性变化趋势以及6级及以上风力的频率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均风速随季节变化显著,夏季风速偏小,冬季风速整体较大。海表风速的线性变化趋势同样呈现出较强的季节性差异,其中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南海东北部以及巴士海峡海域季节平均风速在秋冬两季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这可能与东亚大槽的强度变化以及累积气旋能量的年际变化有关。西北太平洋不同海域大风频率分布特征季节差异性显著,30°N以北的北太平洋海域除夏季外,其他3个季节大风过程频发,南海东北部海域、台湾海峡以及巴士海峡海域大风过程主要集中在秋、冬两季;南海中西部海域大风过程主要集中在夏、冬两季,夏季大风过程以西南风为主,冬季以东北风为主。
金铸钰刘凯刘凯宋晓姜
关键词:海面风场大风过程
冬季北太平洋海温主模态年代际调整及其对东亚季风的影响
本文利用中国160站观测降水、NECP/NACR大气再分析、Hadley环流中心海温等资料(HadISST1),采用EOF和时间位相EOF(T-EOF)等统计方法并利用ECHAM5大气环流模式,分析了冬季北太平洋海温PD...
刘凯
关键词:年代际转型华南降水
香港机场附近海域近20 a大风过程统计分析
2020年
利用香港赤腊角的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香港机场附近海域近20 a大风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大风日数为35 d。6级以上大风过程为21.6次,4个季节均有发生,但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7级以上大风过程为4.8次,8级以上大风过程为1.3次,7—8级大风过程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冬季没有8级以上大风过程。冷空气、对流性天气、台风和西南季风是影响该区域的主要天气系统,其中又以冷空气最为频繁。不同路径冷空气对施工海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东路冷空气易造成偏东风大风,过程持续时间最长,西路和中路冷空气易造成偏北风大风,过程持续时间较短。台风影响香港机场附近海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7—9月。
刘凯刘凯宋晓姜王彰贵于海鹏
关键词:香港机场大风过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