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涛
-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动力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文化科学电气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城市热电联产机组供热能力和余热利用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介绍了郑州市热电联产机组供热现状和基于吸收式换热的余热利用新技术,并对集中供热热源供热能力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发现通过纯凝机组的供热改造和余热回收,热电联产的供热能力将达到5 613 MW,供热面积为1.2亿m^2,热电联产将满足远期郑州城市供热增长的需求,可以实现城市清洁供热。
- 陈江涛李玉娜贠英彭丹吴珂
- 关键词:热电联产余热利用供热改造供热能力
- 大型吸收式换热机组在热力站的应用
- 2019年
- 介绍了大型吸收式换热机组的原理及参数,并对大型吸收式换热机组运行过程中供回水温度、流量和供热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通过在热力站安装大型吸收式换热机组,一次网供回水温差相比普通热力站提高14℃,采暖季平均流量减小22%,有效地提高二次侧供热质量。最后,指出了大型吸收式换热机组改造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建议。
- 陈江涛吴珂王绪虎孙为民贠英
- 关键词:热力站回水温度
- 城市燃气锅炉房供热能力和余热利用被引量:1
- 2020年
- 为了提取余热提升城市供热能力,介绍了郑州市燃气锅炉房供热现状和基于直接接触换热的烟气余热深度回收新技术,并对燃气锅炉供热能力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发现通过对燃气锅炉烟道改造和余热回收,燃气锅炉房的供热能力将达到1600 MW,供热面积为0.35亿m2,同时烟气中NOx和SO2得到有效减排,具有显著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 陈江涛贠英彭丹吴珂孙为民
- 关键词:燃气锅炉余热利用供热能力
- 提高SNCR脱硝喷枪寿命的实践
- 2014年
- 通过对SNCR脱硝喷枪实际使用过程中弯曲变形情况的调查,从喷枪结构、使用方式和工作环境等角度出发,分析导致喷枪变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延长喷枪使用寿命的优良效果。
- 陈江涛赵峰周建强孙为民秦光耀杨建华
- 多级并联模块化大温差换热机组运行特性被引量:1
- 2019年
- 针对某末端大温差热力站和普通热力站运行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两种换热站的一次侧回水温度和二次侧实际热指标进行了数据拟合,最后,对大温差换热机组运行过程中真空度的维持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末端大温差压力站和普通热力站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一次侧回水温度的大小不同。两种换热站的一次侧回水温度和二次侧实际热指标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多级并联模块化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的使用,解决了地下热力站由于限高不易改造的难题,并且拉大了一次侧供回水温差,实现了低流量供热,大幅度提升了二次侧实际热指标,有效改善了末端热力站的供热效果。
- 陈江涛陈江涛谢诞梅
- 关键词:模块化回水温度
- 基于双循环流化床的生物质制氢近零排放系统设计
- 2017年
- 通过对生物质气化制氢技术和钙基吸收剂CCCR分离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双流化床反应器是实现制氢和CO_2分离的合适装置,且二氧化碳的固化反应加快了气化制氢反应的进行。将两种技术进行耦合,可以实现生物质制氢近零排放。
- 陈江涛贠英郭朝令孙为民周建强李献忠杨小琨
- 关键词:生物质气化CO2分离近零排放
-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高专《发电厂点检定修实训》课程标准建设
- 2015年
- 《发电厂点检定修实训》是高职高专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核心实训课程,本文介绍了《发电厂点检定修实训》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设计了基于项目化教学的《发电厂点检定修实训》课程内容标准,给出了课程实施建议。
- 陈江涛李献忠李文举杨小琨
- 关键词:高职高专课程标准
- 几种保温材料耐久性试验分析与应用被引量:5
- 2018年
- 对聚氨酯、挤塑聚苯板和泡沫混凝土3种常用保温材料进行了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试验中导热系数变化最大,56 d后增大了11.8%;而在湿热老化循环中导热系数则会减小;挤塑聚苯板在4种耐候性试验中导热系数均增大,但在湿热老化试验中变化最大,56 d后增大了13.5%;聚氨酯在4种耐候性试验中导热系数均增大,但在冻融循环试验中变化最大,56 d后增大了26.7%。因此,建议在湿热地区选用泡沫混凝土作为保温材料,在温度变化不是特别大的地区使用有机类材料作为保温材料。
- 李玉娜赵津津彭丹陈江涛高欣胡培峰
- 关键词:保温隔热耐久性导热系数
- 三维虚拟仿真在发电类专业创新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9年
- 火电厂三维虚拟仿真是发电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是进行创新教学的有效工具。本文介绍了火电厂三维虚拟仿真平台的三种主要功能,同时以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为例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梳理,设计了针对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顶岗实习课程等三类课程和火电厂三维虚拟仿真技术融合的教学方案,并提出了执行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 陈江涛孙为民吴珂杨宏民杨小琨
- 关键词:三维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