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丰 作品数:73 被引量:526 H指数:11 供职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脓毒症相关肝损伤分析 被引量:8 2018年 近年肝脏在脓毒症中的作用研究逐渐显现。研究提示肝功能不全是感染进展为脓毒症的危险因素,脓毒症后的肝功能损伤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通过分析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以更好的理解脓毒症相关肝损伤。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的机制主要包括:脓毒症引起肝微循环与肝血流改变,库普弗细胞的激活及分泌作用,炎性因子的作用等。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大致可分为黄疸和缺氧性肝炎两类,其中黄疸最常见。目前没有关于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的统一诊断标准,导致目前各研究中其发病率差异很大,这可能影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邢小康 李曼 郭丰关键词:脓毒症 肝损伤 发病机制 炎症因子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总结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RRT及常规方法处理30例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两组均接受静脉血管活性药物的治疗及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目标按照传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脏指数(CI)>2L.min-1.m-2;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10ml/kg,中心静脉压(CVP)<12mmHg,收缩压SBP>90mmHg。主要治疗终点为ELWI<10ml/kg。结果 ELWI下降至10ml/kg所需的时间,两组分别为CRRT组(17.12±8.77)h、常规组(28.93±16.7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6,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CVP、ELWI均明显下降,ELWI在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9,P<0.05),两组间总的清除液体量及平均液体清除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8、19.54,P均<0.05)。治疗期间NT-proBNP均呈下降趋势,而肌酐仅在CRRT组中明显下降。CRRT组较常规组ICU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54,P<0.05);但总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48,P>0.05)。结论 CRRT可能是相对于利尿治疗更为快速、有效的治疗心衰的手段,特别是对严重心衰或对利尿不敏感的患者。 施玖龙 徐秋萍 黄曼 王鹏飞 郭丰关键词: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利尿 CRRT 腹腔开放疗法用于非创伤重症患者临床价值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腔开放疗法用于非创伤重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24年7月我国北京医院等5家医学中心收治的23例行腹腔开放疗法非创伤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6例;年龄为70(24~84)岁。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应用Boruta算法进行生存结局相关变量分析。结果(1)行腹腔开放疗法患者的治疗情况。①23例患者术前至术后第3天腹内压、乳酸、心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分别由(19.7±5.4)mmHg(1 mmHg=0.133 kPa)、(6.1±1.9)mmol/L、(120±14)次/min、(13.1±4.3)cmH 2O(1 cmH 2O=0.098 kPa)、(58.8±6.8)mmHg、(13.2±1.8)分变化至(10.6±1.3)mmHg、(2.3±0.6)mmol/L、(95±10)次/min、(8.8±2.0)cmH 2O、(75.2±8.5)mmHg、(10.1±1.6)分,上述指标变化趋势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46.40,29.19,24.91,11.84,27.81,11.71,P<0.05)。②23例患者术前至术后第3天氧合指数、总入量、总出量分别由(255.0±54.2)mmHg、(5388±1562)mL、(2520±630)mL变化至(291.7±25.0)mmHg、(2886±866)mL、(3221±923)mL,上述指标变化趋势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7.61,13.83,2.97,P<0.05)。③23例患者术后第1天至第3天每日补充热卡量、每日补充蛋白质分别由(465±116)kcal、(18±5)g变化至(1628±472)kcal、(60±18)g,上述指标变化趋势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40.31,41.23,P<0.05)。(2)行腹腔开放疗法患者的治疗结局。23例患者中,生存18例、死亡5例。23例患者重症医学科入住时间为26(5~82)d,总住院时间为40(5~98)d。23例患者中,12例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治疗时间为12(5~32)d。23例患者均进行镇痛镇静治疗、机械通气治疗、抗菌药物治疗、血管活性药� 阎小雨 任炳魁 黄伟鹏 郭丰 童文星 郑祥德 薛霖 李双玲 陈咏怡 刘向阳 段军 许璐 常志刚关键词:重症 腹腔开放 腹腔高压 腹腔感染 营养支持 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明确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的膈肌功能障碍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纳入2017年1~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建立有创机械通气24h内的患者。当患者恢复自主呼吸能力后通过床旁超声测量呼气末和吸气末膈肌厚度,并计算膈肌增厚分数(DTF)。记录入组前主要治疗措施,人组时生理参数和检验指标,以及主要临床结局。依据DTF〈20%将患者分为膈肌功能障碍组和膈肌功能正常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两组间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和临床结局差异。结果共5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膈肌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41.5%(22/53)。两组的一般资料、人组前主要治疗措施、入组时生理参数和检验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呼气末膈肌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8,P〉0.05),膈肌功能障碍组的吸气末膈肌厚度[(2.2±0.4)mm]明显低于膈肌功能正常组[(2.8±0.8)mm,t=3.677,P〈0.05]。膈肌功能障碍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分别为(10±8)、(15±8)和(18±8)d]均明显高于膈肌功能正常组[分别为(6±5)、(11±6)和(14±7)d,均P〈0.05]。两组的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6,P〉0.05)。结论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常伴有膈肌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膈肌收缩力下降。膈肌功能障碍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延长。 陆志华 郭丰 张舸 葛慧青 许立龙 陈岳亮关键词:脓毒症 超声检查 预后 以急腹症为表现的结肠癌72例诊疗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进程,结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结肠癌患者早期症状隐匿, 一旦发病即以肠梗阻、腹膜炎或休克等急腹症征象就诊。现就结肠癌并发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探讨如下。 梁忠炎 张匀 陈作兵 陈中华 郭丰 高原 周永庆文献传递 不同镇静方案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常用的3种镇静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45例感染性休克病例按镇静药物的使用分为3组,分别给予咪唑安定、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啶镇静。观察3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28d死亡率和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Treg检测由2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3组患者28d死亡率和机械通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CU住院时间咪唑安定组(19.7±5.7)d〉丙泊酚组(17.8±5.7)d〉右美托咪啶+丙泊酚组(15.2±5.6)d,ICU住院时间右美托咪啶组较咪唑安定明显缩短(P〈0.05)。3组患者入ICU时外周血Treg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右美托咪啶组治疗后第3天外周血Treg百分比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丙泊酚和咪唑安定组第5天外周血Treg百分比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右美托咪啶镇静的患者ICU住院时间最短,免疫抑制状态的时间也最短。 郭丰 王琦 严春燕 黄海英 于雪 屠骆洋关键词:感染性休克 右美托咪啶 咪唑安定 重症患者血糖管理始于10mmol/L 2022年 危重症患者,由于创伤应激等一系列身体变化,极易引发应激性高血糖。一项关于重症患者的研究发现,ICU患者发生高血糖的比例高达32.2%,且高血糖对患者的影响可持续到出院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高达60%患者在出院6~12个月确诊糖尿病。我国最近两年针对危重症疾病诊疗的指南均建议,给予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糖尿病型配方肠内营养制剂,可降低其平均血糖和餐后血糖峰值,减少胰岛素治疗量及血糖波动。而对应的临床获益体现在,通过降低平均血糖和餐后血糖峰值,来降低死亡风险、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感染风险,缩短住院时间。 郭丰关键词:应激性高血糖 重症患者 平均血糖 血糖波动 餐后血糖 不同评分方法对综合ICU患者病死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20年 ICU患者的高病死率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尽管医疗水平的进步很快,但ICU患者的病死率仍然较高[1-5]。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病死率预测模型来模拟和估计ICU的病死率对于ICU患者的利益和医院资源利用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是预测ICU病死率最广泛的方法,在疾病评估和临床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7]。 蔡斌 郑慧君 丰睿 王晓玲 郭丰关键词:ICU患者 评分方法 急性有机锡中毒76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7 2005年 郭丰 徐秋萍 陆晓微 丁晨彦关键词:急性有机锡中毒 诊治分析 职业性中毒 医护人员 急诊 24h APACHE Ⅱ评分、48h 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预测危重症患者临床预后的比较 背景:重症监护室的死亡率一直是全球关注的问题。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死亡危险因素,验证不同评分方法的准确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危重医学科的患者数据。收集的数据包括人... 郭丰关键词:危重症患者 临床预后 评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