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伟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湿疣
  • 3篇尖锐湿疣
  • 2篇细胞培养
  • 2篇尖锐湿疣患者
  • 2篇角质
  • 2篇角质形成
  • 2篇角质形成细胞
  • 1篇原发性
  • 1篇症状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瘤
  • 1篇人乳头瘤病毒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瘤
  • 1篇乳头瘤病毒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生物学特性鉴...
  • 1篇松垂

机构

  • 5篇云南省第一人...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曹萍
  • 5篇朱伟
  • 1篇李永福

传媒

  • 3篇皮肤病与性病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多发性皮肤纤维瘤并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被引量:1
2016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个体。因全身皮肤结节6年余,发热3月于2015年7月16日来本院就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皮肤起绿豆大小的结节,无瘙痒、疼痛等自觉症状。以后皮损逐渐增多、增大,伴皮肤颜色变黑,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皮损无溃烂,从未诊断及治疗。
朱伟曹萍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觉症状下肢皮肤未诊断
尖锐湿疣患者角质形成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受损可引起多种皮肤疾病,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即为其中危害较大的一种,且近年感染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CA皮损KC的培养方法各有不同。从人皮肤中分离KC进行体外培养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培养条件和培养方法不同,使结果差异较大。因此,建立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细胞生物活性优良的人KC分离培养方法对CA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CA患者的皮损KC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CA的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朱伟曹萍
关键词: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培养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患者角质形成细胞的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进行培养及鉴定,测定β-catenin m RNA表达情况,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方法采用两步消化法对皮损细胞进行消化,获得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后,进行体外无血清培养基培养。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绘制细胞生长曲线;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结果镜下可见细胞为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呈铺路石状,细胞生长旺盛,轮廓清晰,折光性好,胞浆均被染成红色,为角蛋白阳性,于第3天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第7、8天进入平台期。获得的角质形成细胞可稳定增殖,在CA的发病过程中,β-catenin m RNA的表达异常,细胞周期发生改变。结论 CA的发病过程中β-catenin m RNA的表达异常及细胞周期的改变可为CA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朱伟曹萍李永福
关键词:尖锐湿疣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培养生物学特性
原发性皮肤松垂并继发性粒细胞减少症1例
2015年
患者女,15岁,白族,学生。全身皮肤斑疹1年余,无自觉症状。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于腹部皮肤出现暗红色斑块、结节,无溃破,以后皮疹逐渐增多增大,未引起注意,一直未予诊断和治疗。
曹萍朱伟徐良恒
关键词:粒细胞减少症皮肤松垂继发性原发性皮肤斑疹腹部皮肤
尖锐湿疣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4年
尖锐湿疣是一种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还在逐年升高,在我国性传播疾病中位居第三位,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更高,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尖锐湿疣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也有研究表明其发生可能与细胞周期有关。尖锐湿疣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复发率也较高,因为存在不同程度的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部分还可能发生癌变,导致宫颈癌。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免疫调节治疗,然而,不同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为了全面的认识尖锐湿疣,通过查找文献,以及一系列的分析总结,做一系统的综述,为早日治愈尖锐湿疣奠定基础,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做铺垫。
朱伟曹萍
关键词: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细胞周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