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琦
-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代测序法基因检测指导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TKIs获得性耐药后续治疗策略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二代测序(NGS)法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使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发生获得性耐药后续治疗选择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一线使用EGFR-TKIs发生获得性耐药的57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NGS法检测,分析获得性耐药的可能原因,并根据后续治疗方案分为靶向治疗组和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无病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31例(54.4%)出现T790M突变,其中21例二线选择三代EGFR-TKIs奥希替尼治疗,10例选择二线化疗;2例(3.5%)出现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均选择二线化疗;9例(15.8%)合并ERBB2活化突变或扩增,其中仅1例二线选择二代EGFR-TKIs阿法替尼治疗,其余8例均选择二线化疗;另外合并MET扩增4例、合并KRAS突变4例、合并TP53突变4例、合并ALK重排1例、其他少见突变1例,合并基因全野生型1例,均选择二线化疗。靶向治疗组PFS为10.3个月,明显长于化疗组的6.4个月(P=0.000)。结论:一线使用一代EGFR-TKIs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后续根据NGS法检测结果选择靶向治疗药物,可延长PFS。
- 桂琦徐澄澄
- 关键词:获得性耐药
- 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癌痛患者个体化管理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3
- 2019年
- 3癌性疼痛(癌痛)是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高达70%~90%[1]。癌痛如无法得到及时缓解,患者易感到极度的不适,可能会引起不安的情绪或加重抑郁、焦虑、失眠、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影响日常活动、交往能力、自理能力及整体生存质量[2]。控制癌痛已成为癌症治疗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被WHO列为癌症综合控制规划4项重点之一[3]。因此,及时、有效地缓解癌痛,减轻癌症患者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既往研究显示,仍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的疼痛没有得到充分缓解[4]。因此,本研究旨在建立癌痛个体化管理的多学科团队,探讨癌痛个体化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治疗是否较常规癌痛治疗能更加有效地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同时提高患者对癌痛的认知度及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患者满意度。
- 王芬桂琦
- 关键词:癌痛患者团队协作晚期癌症患者缓解疼痛癌性疼痛
- 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输注血液制品的临床研究
- 2018年
- 目的该研究旨在调查该中心的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输注血液制品的情况,以及分析输注血液制品对终末期患者生存期的影响,以对临床输注血液制品时机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该中心70例有完整随访记录的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分为输血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ECOG评分、肿瘤类型等一般情况,分析输注血液制品对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的终末期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输血组中29例患者(69.0%)输注了人血白蛋白、20例(47.6%)输注悬浮红细胞和18例(42.9%)输注血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体力状况评分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患者的中位终末期生存期为3.0个月,两组患者之间无终末期的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5)。结论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输注血液制品并无生存获益。在临床实践中须严格把握输血指征,不提倡治疗肿瘤引起的慢性贫血以及临终前的无效输血。
- 桂琦徐澄澄
- 关键词:恶性肿瘤输血
- 支气管内型错构瘤伴骨化一例
- 2014年
- 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因胸闷伴咳嗽1个月余入院。既往体健,无吸烟史。查体:浅表淋巴结未肿大,气管居中,右下肺呼吸音稍低,未闻及明显的干湿性哕音。胸部CT示:右下肺条索高密度影(图1),伴有部分肺不张可能。纤维支气管镜示:右肺下叶基底段支气管开口有新生物(图2),右肺下叶背段开口外压性狭窄,病理活检为支气管黏膜慢性炎症。入院诊断:右肺下叶不张.肺癌?入院后复查胸部增强CT示:右下肺少许炎症,基底段管腔内可见新生物。在我科行右肺下叶切除术。肉眼观距支气管切端1cm处支气管腔内见一灰白色肿块,大小1.2cm×0.8cm×0.5cm,切面灰白,质硬,常规病理检查提示右肺下叶错构瘤伴骨化(图3)。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
- 徐澄澄桂琦唐兴马海涛何靖康
- 关键词:肺错构瘤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