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希瑞

作品数:30 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胶质
  • 8篇胶质瘤
  • 6篇血管
  • 5篇细胞
  • 4篇亚低温
  • 4篇手术
  • 4篇重型
  • 4篇重型颅脑
  • 4篇颅脑
  • 4篇减压术
  • 3篇蛋白
  • 3篇压疮
  • 3篇亚低温治疗
  • 3篇烟雾病
  • 3篇预后
  • 3篇神经胶质
  • 3篇神经胶质瘤
  • 3篇神经外科
  • 3篇足下垂
  • 3篇外科

机构

  • 28篇沧州市中心医...
  • 2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王希瑞
  • 12篇尹港峰
  • 12篇赵志煌
  • 9篇尚金星
  • 9篇胡长伟
  • 9篇王芝静
  • 9篇李亚斌
  • 7篇孙杰
  • 6篇任宝文
  • 6篇张文高
  • 6篇李刚
  • 5篇贾汝福
  • 5篇白庆岭
  • 5篇韩晓勇
  • 3篇李文玲
  • 3篇王路
  • 3篇赵文清
  • 3篇刘洁琼
  • 2篇吕艳明
  • 1篇张艳艳

传媒

  • 3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康复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质瘤组织中MicroRNA-18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胶质瘤组织中MicroRNA-18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胶质瘤患者100例(胶质瘤组),另选同期因脑外伤需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正常对照组);肿瘤组患者组织标本为手术切除的胶质瘤标本,对照组患者组织标本为颅脑外份手术切除的正常脑组织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样本中的MicroRNA-187表达水平;同时分析MicroRNA-187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WHO分级、KPS评分、Ki67水平以及肿瘤部位等临床病理参考的关系。并比较胶质瘤患者随访1年后存活与死亡组者胶质瘤组织中MicroRNA-187表达水平。结果胶质瘤组的组织标本中MicroRNA-187表达水平为(0.840±0.602),低于正常对照组(2.411±0.937)(P<0.05)。胶质瘤组患者KPS评分≥70分、Ki67<10%患者胶质瘤组织中MicroRNA-187表达水平分别为(1.213±0.606)、(1.276±0.618),均高于胶质瘤KPS评分<70分、Ki67≥10%患者的(0.605±0.584)、(0.634±0.587)(P均<0.05)。胶质瘤患者随访1年的存活组患者胶质瘤组织中MicroRNA-187表达水平为(1.278±0.624),高于死亡组(0.598±0.577)(P<0.05)。结论胶质瘤组织中MicroRNA-187表达水平与患者的KPS评分以及Ki-67均存在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上诊断胶质瘤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且可能成为胶质瘤预后的分子靶标。
白庆岭胡长伟彭营影姚玉芳王希瑞赵志煌韩永刚
关键词:胶质瘤临床病理参数预后
神经介入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效果
2017年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6例。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介入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及半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复发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神经介入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效果明显,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任宝文王希瑞尚金星李刚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常规药物治疗
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压疮预防及体位安置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9
2016年
侧卧位是神经外科手术常见的手术体位,也是术中压疮的好发体位,原因既有一般手术的常见原因,又因体位的特殊性而有其独特的因素。体位安置的技巧性和合理性,对压疮预防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神经外科术中侧卧位压疮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对术中侧卧位体位安置的方式方法、躯体各部位的安置技巧、各种体位安置用物用品的选择、围术期体位照护的注意事项等做了系统的阐述,以期为神经外科侧卧手术体位的压疮预防和体位管理提供借鉴。
王芝静贾汝福孙杰王翠婕王希瑞
关键词:手术压疮神经外科侧卧位体位安置
颅内外血管搭桥治疗烟雾病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颅内外血管搭桥治疗的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的实验。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76例烟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试验组采用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对照组采用抗血栓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脑血供情况、再发脑出血和再发脑缺血发生率、内皮祖细胞含量水平。分离烟雾病患者内皮祖细胞、培养、鉴定,采用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采用MTT法内皮祖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方法检测内皮祖细胞迁移能力。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86.84%(33/38)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32%(29/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造影术、脑核磁灌注成像、脑CT灌注成像结果表明,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后,大脑手术后缺血区的血液供应明显改善,大脑手术后缺血区的脑血流量增加。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再发脑出血比对照组降低(10.53%<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再发脑缺血比对照组降低(13.16%<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内皮祖细胞含量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浓度范围在0~50μg/m L范围内时,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度对内皮祖细胞体外增殖活性、迁移能力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烟雾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内皮祖细胞含量水平。0~50μg/m L浓度范围内的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内皮祖细胞不会影响其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
张文高王海霞王芝静王希瑞尚金星
关键词: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烟雾病内皮祖细胞
脑胶质瘤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沧州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脑胶质瘤93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发病男性略多于女性,以突发四肢抽动、头痛乏力、呕吐、视力改变、语言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随防至2017年10月生存率为54.84%。预后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分级、术前行为状态量表(KPS)评分、手术方式、术后行放化疗、术后使用替莫唑胺(TMZ)疗程是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元Cox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高龄(年龄≥60岁)、高级别肿瘤、肿瘤部分手术切除、术前KPS评分<70分、术后未行放化疗及术后使用TMZ<4个疗程是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胶质瘤初期症状不典型,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患者年龄越大、肿瘤分级越高、肿瘤部分手术切除、术前KPS评分越低患者预后越差,术后给予放化疗并使用多疗程的TMZ治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白庆岭胡长伟彭营影姚玉芳王希瑞赵志煌韩永刚
关键词:脑胶质瘤预后
可调节踝足矫形器配合针灸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足畸形及步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探讨可调节踝足矫形器配合针灸治疗在脑出血偏瘫患者足畸形及步行能力改善方面的影响。方法:86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戴可调节踝足矫形器。治疗6周后统计足下垂及足内翻畸形率,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Holden功能步行分级(FAC)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足下垂或足内翻畸形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2组患者BBS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FAC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FAC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调节踝足矫形器配合针灸治疗可有效减少脑出血偏瘫患者的足下垂和足内翻畸形,改善平衡能力、步行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王希瑞张静孙杰王芝静贾汝福
关键词:针灸脑出血足畸形
脑胶质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4(IL-2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50例脑胶质瘤组织标本和1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IL-24、VEGF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IL-24及VEGF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IMVD)的关系。结果胶质瘤组织中IL-24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脑组织,VEGF阳性表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胶质瘤组织中IL-24阳性表达率随肿瘤分级升高逐渐降低;VEGF阳性表达率随肿瘤分级升高逐渐升高,不同肿瘤分级IL-24阳性表达、VEGF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L-24阳性表达标本中IMVD低于IL-24阴性表达标本(P<0.05),VEGF阳性表达标本中IMVD高于VEGF阴性表达标本(P<0.05)。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存在IL-24的异常低表达和VEGF异常高表达,两者与IMVD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判断脑胶质瘤分级的生物学指标。
白庆岭胡长伟彭营影姚玉芳王希瑞赵志煌韩永刚
关键词:脑胶质瘤白细胞介素-2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4年1月至2012年1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833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分为即刻治愈、延迟治愈、复发和未愈4组,统计分析4组病例的临床数据。结果833例面肌痉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中,即刻治愈者472例,延迟治愈者302例,复发者33例,未愈者26例。术后1年手术治疗的有效率与2年有效率相差甚微。延迟治愈组的平均病史为(98.1±10.4)个月,较即刻治愈组的平均病史(26.3±5.6)个月明显延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显微血管减压术后1年是对手术效果判定较合适的期限,较长的病史可能会增加术后延迟治愈的可能性。
尹港峰王希瑞胡长伟任宝文韩晓勇张文高刘运超白庆岭李亚斌赵志煌
关键词:面部单侧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
烟雾病治疗中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在接受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前后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烟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药物保守治疗患者30例为保守治疗组,接受颅内外脑血管搭桥手术治疗患者30例为手术治疗组。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留取外周血。将外周血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分别检测两组内皮祖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手术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的内皮祖细胞数量较治疗前降低(t=5.761,P<0.05),手术治疗组较保守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的内皮祖细胞数量更低(t=4.202,P<0.05)。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内皮祖细胞治疗前后的增值能力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0、0.820,P>0.05),两组迁移能力变化也无统计学意义(t=0.900、-0.361,P>0.05)。结论手术治疗较保守治疗能降低烟雾病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数量,但对于内皮祖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无明显影响。
王希瑞张文高尹港峰
关键词:烟雾病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
Rac1抑制剂联合替莫唑胺协同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Rac1抑制剂联合替莫唑胺对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协同抑制作用。方法分别以Rac1抑制剂、替莫唑胺、Rac1抑制剂联合替莫唑胺于体外培养人胶质瘤细胞系U87和U251,噻唑蓝法、细胞迁移实验和细胞侵袭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结果经Rac1抑制剂、替莫唑胺、Rac1抑制剂联合替莫唑胺培养后,U87和U251细胞增殖活性均降低(均P<0.05),且替莫唑胺的抑制作用强于Rac1抑制剂(均P<0.05),Rac1抑制剂联合替莫唑胺的抑制作用更强(均P<0.05);U87和U251细胞迁移能力[U87:空白对照(78.00±11.53)细胞数/低倍视野、Rac1抑制剂(39.00±9.53)细胞数/低倍视野、替莫唑胺(42.00±8.54)细胞数/低倍视野、Rac1抑制剂联合替莫唑胺(18.67±10.54)细胞数/低倍视野,P=0.001,0.001,0.000;U251:空白对照(75.00±4.00)细胞数/低倍视野、Rac1抑制剂(37.00±5.56)细胞数/低倍视野、替莫唑胺(36.00±9.00)细胞数/低倍视野、Rac1抑制剂联合替莫唑胺(14.33±5.50)细胞数/低倍视野,均P=0.000]和侵袭能力[U87:空白对照(64.33±4.04)细胞数/低倍视野、Rac1抑制剂(30.33±3.51)细胞数/低倍视野、替莫唑胺(24.00±2.64)细胞数/低倍视野、Rac1抑制剂联合替莫唑胺(11.00±2.00)细胞数/低倍视野,均P=0.000;U251:空白对照(77.33±3.06)细胞数/低倍视野、Rac1抑制剂(40.67±4.04)细胞数/低倍视野、替莫唑胺(37.33±4.51)细胞数/低倍视野、Rac1抑制剂联合替莫唑胺(15.33±2.52)细胞数/低倍视野,均P=0.000]均降低,尤以二者联合应用降低更明显(迁移能力U87:P=0.021,0.011;迁移能力U251:P=0.002,0.003;侵袭能力U87:P=0.000,0.001;侵袭能力U251:均P=0.000)。结论 Rac1抑制剂和替莫唑胺均可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活性、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二者联合应用更具协同抑制作用。
韩晓勇王希瑞赵志煌尚金星尹港峰杨学军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RAC1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