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雪红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耕地
  • 1篇典型草原
  • 1篇遥感
  • 1篇以太
  • 1篇雨量
  • 1篇灾害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退耕
  • 1篇农牧
  • 1篇农牧交错带
  • 1篇农牧交错区
  • 1篇农业
  • 1篇农业劳动
  • 1篇农业劳动力
  • 1篇气候
  • 1篇气候灾害
  • 1篇资源环境经济...
  • 1篇资源投入
  • 1篇问卷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河南省社会科...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作者

  • 5篇白雪红
  • 4篇闫慧敏
  • 4篇黄河清
  • 2篇韩鹏
  • 1篇匡文慧
  • 1篇吴怀静
  • 1篇胡云峰
  • 1篇饶良懿
  • 1篇赵丹丹
  • 1篇刘瞳
  • 1篇朱振亚

传媒

  • 3篇资源科学
  • 1篇系统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1991-2010年内蒙古耕地转出时空格局及分布规律被引量:5
2015年
受气候、国家生态保护政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内蒙古自治区耕地转出还林还草与因农民外出务工弃耕并存。论文由遥感数据获取1991-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耕地减少时空分布格局,并分析了耕地减少区域的降水和耕地生产力的分布规律,为便于描述用"耕地转出"表示耕地减少,与传统耕地转出为林地概念不同。研究结果表明:11991-2000年,4.91%的耕地转出,其中82.15%、7.34%、7.64%、1.63%和1.22%的耕地转变为草地、林地、未利用地、水域和建筑用地;而2001-2010年耕地面积减少了3.40%,其中62.62%、19.10%、5.40%、3.46%和9.41%的耕地转变为草地、林地、未利用地、水域和建筑用地;21991-2000年和2001-2010年两个时段耕地转出均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自治区北部和中西部,而鄂尔多斯市和包头市在两时段耕地转出面积占耕地总面积比例均较大;3分析耕地转出区降雨量和农田生产力分布特点的结果表明,1991-2000年间在0~250mm降雨量较低区间耕地转出几率较高,在各NPP区间分布较均匀且多集中在低NPP值区域,2001-2010年间在各个降雨量区间耕地转出几率较均匀且偏小,集中分布在(50~150)g C/(m2·a)NPP区间。散点图分析表明1991-2000年耕地转出点多集中在(700~1 200)g C/(m2·a)NPP中高值区域,270~350mm降雨量中值区域,2001-2010年耕地转出点多集中在(10~70)g C/(m2·a)和(400~700)g C/(m2·a)中低值NPP区域,200~340mm降雨量中值区域,总起来说低降雨量和低NPP值区域容易发生耕地转出,但在一些降雨量和NPP值并不低区域,耕地转出情况依旧存在,耕地转出作为一种复杂现象受多因素驱动。
白雪红闫慧敏黄河清胡云峰匡文慧
关键词:遥感降雨量
考虑资源投入和环境代价的中国发展效率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2007~2011年30个省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I-V超效率模型计算中国发展效率,运用相邻参比的Malmquist模型研究发展效率的变化;对各省投入产出的状况进行聚类,提出中国发展效率分区和发展方式分区。结果表明,中国发展效率可分为最低、较低、中等、较高和最高效率五个区;效率华南>华东>华北>西北>东北>华中>西南,华北的发展效率逐渐增大,东北、华中、华南先减小后增大,华东、西南、西北地区逐渐减小,全国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各地区的综合效率值在1上下波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由于技术进步;从投入角度看,中国发展方式可分为资源环境节约发展型、粗放发展Ⅰ型、粗放发展Ⅱ型、资本浪费发展型和资源浪费发展型。据此为区域发展的投入产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朱振亚黄河清饶良懿白雪红赵丹丹
关键词:资源环境经济学MALMQUIST指数
基于问卷调查的内蒙古典型草原牧区气候灾害时空格局与应对措施被引量:5
2016年
牧户是草原牧区的最基本经济社会单元,对气候灾害极为敏感。基于问卷访谈获取的第一手数据,本文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牧区主要气候灾害的时空分布和区域应对措施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雪灾发生几率自东向西递减趋势显著,多次雪灾和多次严重雪灾分别主要发生在以锡林郭勒盟为代表的中部地区中东部与南部和以呼伦贝尔为代表的东部地区;而降水量居中的内蒙古中部区域旱灾发生的几率略高于干旱的西部地区,尤其是在夏秋季节中部和东部牧区更易受到干旱的威胁;(2)旱灾发生时,牧户主要通过灾中转场放牧、购买草饲料、出售牲畜等措施应对,而雪灾应对措施则主要以购买草饲料为主,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相当比例的牧户采取了在秋季备足草料的预防措施;(3)政府采取以尽快恢复生活为主的实物帮助和以增强恢复生产能力为辅的资金帮助对应对旱灾和雪灾效果显著。
韩鹏闫慧敏黄河清白雪红吴怀静
关键词:气候灾害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耕地流转实证研究——以太仆寺旗幸福乡和千斤沟镇为例被引量:8
2014年
耕地资源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最基础的物质条件,而国家生态补偿政策、农业劳动力析出和气候灾害等因素显著影响了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耕地流转进程和农户生计。为了研究退耕还林政策、种粮补贴政策、农业劳动力转移等与耕地流转之间相关关系,本文选择内蒙古太仆寺旗千斤沟镇和幸福乡两差别显著的乡镇作为研究区域,采用访谈式调研获得农户家庭基本情况、适应能力和区域自然灾害影响情况等第一手数据,选取农户成员特征、家庭资源配置和经济特征方面共计15个变量,借助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基于微观经济主体农户的耕地流出模型。幸福乡由于土地质量较差,农户对耕地较强依赖性,以及缺少企业蔬菜种植基地园区,耕地流转进程受阻。千斤沟镇耕地流出模型运行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务农人员平均文化程度、打工人数、家庭拥有耕地面积、租地收入、农业收入比重和家庭收入水平能够促进农户流出耕地,而农业收入比重则抑制了农户流出耕地的行为。论文构建的耕地流转模型揭示了影响农户耕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有利于深入探索促进耕地资源有效利用以及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途径,同时也能够为国家更好地制定生态补偿政策和粮食直补政策提供参考。
白雪红闫慧敏黄河清韩鹏刘瞳薛孝军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耕地
近20a内蒙古退耕时空格局及其分布规律
耕地资源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最基础的物质条件,挖掘退耕时空分布规律进而评价退耕合理与否对于指导如何规避粮食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净输出地区,近些年受气候、国家政策以及经济社会影响,退耕现象频繁发生,...
白雪红闫慧敏黄河清韩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