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琴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病毒
  • 3篇肺炎
  • 2篇代谢
  • 2篇新型冠状病毒
  • 2篇基因
  • 2篇冠状
  • 2篇冠状病毒
  • 2篇核酸
  • 2篇核酸检测
  • 2篇肺炎患者
  • 1篇代谢功能
  • 1篇代谢紊乱
  • 1篇代谢性
  • 1篇代谢性疾病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尿
  • 1篇低钠
  • 1篇低钠血症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机构

  • 8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资阳市第一人...
  • 1篇宜宾市第二人...

作者

  • 8篇郭琴
  • 2篇贾成瑶
  • 1篇何英
  • 1篇陆小军
  • 1篇罗薇
  • 1篇周娟
  • 1篇李晋
  • 1篇黄志刚
  • 1篇李静
  • 1篇干伟
  • 1篇应斌武
  • 1篇苗强
  • 1篇郭琴
  • 1篇陆杨
  • 1篇刘雅

传媒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保健文汇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TERT基因状态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外泌体mRNA表达谱探索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不同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状态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外泌体mRNA表达谱,探索不同TERT基因状态在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潜在作用差异。方法纳入36例行肝切除术的初治肝癌患者,对患者术前外周血进行外泌体mRNA测序分析,检测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TERT基因突变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整合情况,并根据TERT基因状态将患者分为TRET启动子区(TERTp)突变组、HBV-TERTp整合组、无TERT基因整合及突变组,比较3种TERT基因状态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外泌体mRNA表达特征。结果TERTp整合与TERTp突变互斥,36例患者中,HBV-TERTp整合组9例(25.00%),TERTp突变组13例(36.11%),无TERT基因整合及突变组14例(38.89%);HBV-TERTp整合组与无TERT基因整合及突变组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结果相似,将这两组合并为非TERTp突变组,该组与TERTp突变组相比,TERTp突变组患者年龄更大(P=0.036),甲胎蛋白(AFP)水平和阳性率更低(P=0.044、0.017),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更低(P=0.025),肿瘤最大径、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更低。外泌体差异mRNA富集分析显示,TERTp突变组与非TERTp突变组间的差异基因在线粒体相关的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及生物过程明显富集。结论TERTp突变组与非TERTp突变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显著差异,TERTp突变组患者年龄更大,具有更温和的实验室特征;用AFP作为肿瘤筛检指标,可能会造成漏检;TERTp突变可能通过增强线粒体代谢等方式获能以促进肿瘤增殖,抗氧化治疗可能是TERTp突变肝癌患者有效的治疗途径。
郭琴周娟周娟李晋宋佳佳陆小军陆小军
关键词:肝细胞癌端粒酶逆转录酶乙型肝炎病毒
多部位样本核酸检测持续阳性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正在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流行,患者感染病毒后的临床症状不一,甚至呈现为无症状感染状态,这给整个疫情的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作为COVID-19诊断的主要手段,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备受关注。本文报告一例无明显消化道症状,但粪便及肛拭子核酸检查持续阳性的COVID-19病例。患者为武汉某大学在校学生,在校期间即出现呼吸道症状,后放假回家,因病情加重而就诊入院,根据病情发展和诊疗需要,该患者进行了多次核酸检测,在症状明显好转,咽拭子核酸检测转阴后,其痰液、肛拭子及粪便样本的核酸检测仍持续阳性,由此,讨论多部位样本核酸检测对COVID-19诊疗的临床意义,并探讨疫情防控策略。
宋旭辉林胜王华国刁雪付英郭琴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1例并尿总卟啉检测方法
2014年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是一种由血色素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卟啉及(或)其前体产生和排泄增多并积聚在组织体内的一种代谢性疾病。AIP是卟啉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此病发病率极低。临床症状以间歇性腹痛为主,常伴有便秘、恶心、呕吐、低钠血症、肢体痛、肌无力及神经精神症状。因其临床症状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故极易误诊。
苗强郭琴刘雅
关键词:急性间歇性卟啉病神经精神症状代谢性疾病间歇性腹痛代谢紊乱低钠血症
儿童肺炎支原体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鉴别诊断模型的建立及价值研究
2024年
通过收集急诊儿科患者的临床数据和检测指标,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鉴别诊断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8月至12月在我院儿科急诊就诊的563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或流感病毒感染儿童患者的末梢全血细胞分析结果。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校正混杂因素,选择多个全血细胞分析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估模型性能。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区分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和甲型流感病毒感染,ROC曲线下面积为0.809(95% CI:0.767-0.851),最佳临界值为0.507,特异度为0.771,敏感度为0.752。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鉴别诊断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急门诊患儿的诊断准确性和分诊效率,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便于基层医院推广。
宋旭辉郭琴漆星刘应红王华国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甲型流感病毒
转铁蛋白基因多态性对毛细管电泳法检测血清糖缺失性转铁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转铁蛋白(Tf)基因多态性对毛细管电泳检测血清糖缺失性转铁蛋白(CDT)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1例健康体检者,17例非酒精性肝病者,65例酗酒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汉族成年男性。首先采用毛细管电泳(CE)获取样本的CDT电泳图,选取会影响毛细管电泳对血清中CDT含量检测并且在中国人群中较为常见的Tf基因变异体:Tf-Dchi(A>G)、Tf-D1(A>G)与Tf-B2(G>A),应用高分辨熔解曲线(HRM)初步检测所有标本的基因型,对HRM筛选出的样本进行测序验证。结果 133例标本经毛细管电泳后显示:127例峰分离良好,6例未能完全分离(健康组2例,非酒精性肝病3例,酗酒组1例),导致所得CDT结果不可信。133例样本经HRM分析,可疑突变样本经测序确认后,分别检出3例Tf-Dchi(A>G)杂合突变型,0例TfD1(A>G)突变型,0例Tf-B2(G>A)突变型,其余3例均为C型。Tf-Dchi、Tf-D1、Tf-B2突变型在被检测人群中出现概率分别为2.3%(3/133),0,0。结论 Tf基因多态性中Tf-Dchi型变异体会导致毛细管电泳中Tf异构体分离不佳,影响检测准确性。
陆杨李静何英黄志刚晏青姚傲郭琴贾成瑶干伟
关键词:酗酒转铁蛋白基因多态性毛细管电泳
经9次核酸检测终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蔓延,形势严峻,并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构成巨大挑战,快速准确的诊断COVID-19对疫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1例COVID-19患者的调查和确诊过程,以对COVID-19确诊和疫情防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患者为赴渝务工于2020年1月23日返乡人员,在渝期间,其同工地的一同事确诊为COVID-19,之后该工地接连有另外8位同事被确诊。患者返乡后2月2日被当地疫情防控单位采取医学隔离。患者于隔离后不久出现咳嗽,阵发性,干咳为主,偶可咳出黄色痰液等COVID-19相关临床症状,遂被当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疗单位收治,后经市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专家组远程视频会诊转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资阳医院。患者先后经历9次核酸检测,在前8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的情况下,于第9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2月21日最终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宋旭辉郭琴林胜刁雪付英王华国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假阴性
体检人群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mALB/Cr)在体检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体检中心体检项目包括尿mALB/Cr的4 184例体检者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围、臀围、腰臀比(WHR)、尿mALB/Cr及血糖(GLU)、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肾功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血清胱抑素C(Cys-C)、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同型半胱氨酸(Hcy)等结果,分析尿mALB/Cr在体检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尿mALB/Cr与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微量白蛋白尿(MAU)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4 184例纳入分析的体检者的尿mALB/Cr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5.7(3.1-11.8)mg/g,其中男性5.4(3.0-11.3)mg/g,女性6.3(3.6-13.2)mg/g,男女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体检者尿mALB/Cr总阳性率(mALB/Cr≥30mg/g为阳性)为10.95%,其中男性10.96%,女性10.90%,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尿mALB/Cr中位数与阳性率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4按mALB/Cr〈30mg/g、30-300mg/g、〉300mg/g分为正常、微量白蛋白尿、显性白蛋白尿3组,3组体检者间的年龄、BMI、SBP、DBP、腰围、WHR、GLU、HDL-C、TG、SCr、BUN、UA、eGFR、Cys-C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BP、WHR、GLU、TG的增加及eGFR的降低是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体检人群中尿mALB/Cr异常率较高,年龄、血压、血糖、血脂升高及肾功能下降均可增加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的风险,应加强对高代谢综合征及中老年人群的尿mALB/Cr检测。
郭琴罗薇银代淑贾成瑶
关键词:微量白蛋白尿
肾结石怎么预防
2019年
肾结石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肾结石简单来说,就是肾里面长了"石头"。但是这种石头不是我们生活中的那种石头,我们肾里的石头是尿中含有的晶体浓度变高,但是身体对它的溶解度却降低了。最后在肾部结晶并且生长,之后才形成所谓的"肾结石"。肾结石不仅会使我们腰部有痛感,还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严重的时候回导致肾积水、尿毒症等病症,最终危害到我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应该了解肾结石的相关知识,同时做好肾结石的预防工作,以免影响我们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郭琴
关键词:肾结石饮食习惯代谢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