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汝霞

作品数:9 被引量:5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4篇急诊
  • 3篇细胞
  • 3篇免疫
  • 2篇动脉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川崎
  • 2篇川崎病
  • 1篇蛋白
  • 1篇电图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对手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肌
  • 1篇心肌酶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中山大学孙逸...
  • 2篇聊城市人民医...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9篇李汝霞
  • 7篇汤昔康
  • 2篇刘晶晶
  • 2篇李庆彦
  • 2篇刘春华
  • 1篇麦友刚
  • 1篇陈泽楷
  • 1篇覃丽君
  • 1篇覃丽君
  • 1篇汪竹红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白求恩医学杂...
  • 1篇新医学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干预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46例急诊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均出现了输液异常、患者自行调节滴速或中断输液等不良事件,但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出现率为4.11%,低于对照组的17.81%(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63%,高于对照组的84.93%(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荐。
李汝霞汤昔康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干预急诊输液
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合并心肌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患儿合并心肌损伤的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48例CMV肝炎患儿以入院时未予治疗前血CMV-DNA拷贝数≤1×104为组Ⅰ(25例),>1×104为组Ⅱ(23例),同时选择同期行体检的35例健康婴儿作为正常组,分析三组婴儿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变化。结果 48例CMV肝炎患儿中合并心肌损伤35例,占72.9%。心电图异常15例,分别为窦性心动过速11例,ST-T改变3例,房性早搏1例。组Ⅰ、组Ⅱ患儿治疗前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Ⅱ较组Ⅰ患儿AST、CK、CK-MB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Ⅰ、组Ⅱ患儿治疗后较治疗前AST、CK、CK-MB、LHD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与正常组心肌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V肝炎患儿易发生心肌损伤,病毒负荷越大,心肌损伤越重;其心电图改变多为非特异性,可通过CK-MB等心肌酶检测早期发现。给予及时治疗,心肌损伤绝大部分可恢复正常。
汤昔康李汝霞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肝炎心肌损伤心电图心肌酶谱
川崎病合并感染时临床特征及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合并感染时的临床特征及淋巴细胞亚群、Ig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29例合并感染的川崎病患儿为感染组,同期未合并感染的35例川崎病患儿为非感染组,21例腹股沟疝患儿为对照组。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儿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及冠状动脉损伤情况,比较3组患儿外周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g水平。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及近期冠状动脉损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感染组远期冠状动脉损伤率高于非感染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2组川崎病患儿CD4+、CD4+/CD8+、CD19+T细胞比例较高且Ig G、Ig A、Ig M水平升高(P均<0.05),CD8+T细胞水平下降(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间外周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感染并未影响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丙种球蛋白治疗反应及近期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可能与感染并未进一步影响机体免疫水平有关,但合并感染可能增加远期冠状动脉损伤的风险,需注意随访。
汤昔康陈泽楷李汝霞麦友刚覃丽君
关键词:川崎病免疫冠状动脉病变
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确诊为手足口病合并MP感染的患儿34例作为感染组,取同期住院确诊手足口病且未感染MP患儿40例作为未感染组,其中感染组根据MP滴度包括高滴度患儿(>1:160)和低滴度患儿(≤1:160);比较各组患儿间的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感染组CD_4^+、CD_8^+水平较未感染组低,而IgG水平更高(P<0.05);感染组IL-6、TNF-α水平较未感染组高(P<0.05);合并MP感染者中,高滴度患儿CD_3^+、CD_4^+、CD_8^+水平较低滴度患儿低,而CD_(19)^+、IgG水平更高(P<0.05);而高滴度患儿IL-6、IL-8、IL-10、TNF-α水平均较低滴度患儿高(P<0.05)。结论手足口病合并MP感染后,存在细胞免疫抑制,体液免疫激活,炎症反应剧烈,而且MP滴度越高者,免疫功能更为紊乱,炎症反应更剧烈,应引起临床重视。
汤昔康李庆彦李汝霞刘春华刘晶晶
关键词:手足口病肺炎支原体免疫细胞因子
分层管理模式在提高急诊儿科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模式在提高急诊儿科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实施分层护理模式前后共160例患儿资料,分为两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未实施分层护理,干预组实施分层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护理质量(包括专科护理、危重病人护理、急救药品及器械、护理记录、病房环境及安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家属满意度(包括危急情况处理、护理技术、护理服务、沟通能力及情感支持)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管理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急诊儿科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
李汝霞汤昔康
关键词:分层管理急诊儿科护理质量
老年急腹症患者运用急诊护理的效果及有效率评价
2022年
通过分析在老年急腹症中选择急诊护理的实际效果做出相应探讨。方法 研究开始时间为2021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1月,研究对象均是老年急腹症患者,统计后确认为50例,分组要求为入院顺序,分别为Y组(n25)、D组(n25),后者常规干预,前者急诊护理干预,两组干预效果体现如何开展一系列探讨。结果 干预后,比对两组指标包括心理层面、生活质量层面、护理满意度数值等,均体现为Y组优于D组差异表述为P<0.05。结论 选择急诊护理干预方式使用在老年急腹症患者群体中,致力于满意度提高,构建更加坚固的护患关系,经研究结果提示可做临床推广。
李汝霞汪竹红
关键词:老年急腹症急诊护理有效率
人性化护理对改善急诊留观滞留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效果评价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急诊留观滞留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并在急诊留观72 h以上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治疗期间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及治疗后的依从性。结果对照组中存在焦虑者共46例,占76.67%,存在抑郁者38人,占63.33%;观察组存在焦虑者48例,占80.00%,存在抑郁者39人,占65.00%。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在治疗后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急诊留观滞留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给予人性化护理将改善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汝霞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急诊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
川崎病合并二尖瓣返流的临床特征及与冠脉损害关系的探讨
2014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合并二尖瓣返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其与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KD患儿152例,其中初期(病程第0-2周)合并二尖瓣返流,后期(第4-7周)复查消失者为组Ⅰ;初期及后期均合并二尖瓣返流者为组Ⅱ;初期及后期均无二尖瓣返流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实验室资料(包括WBC、PLT、CK-MB、ALB、CRP、ESR)、冠状动脉扩张、左室增大、返流程度。结果:KD患儿初期二尖瓣返流的发生率为22.4%(34/152),后期为9.2%(14/152)。1例发生心力衰竭,3例出现一过性心功能不全,均为组Ⅱ中合并中度返流患儿。组Ⅰ、Ⅱ分别与对照组的性别、左室增大、冠状动脉扩张、WBC、CK-MB、ALB、CRP、E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Ⅰ与组Ⅱ之间的左室增大、冠状动脉扩张、返流程度、WBC、CK-MB、CRP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D所合并二尖瓣返流多可自行缓解,但返流严重或持续存在者可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合并二尖瓣返流者其炎症水平较高,易发生冠状动脉损害。
汤昔康覃丽君李汝霞
关键词:川崎病二尖瓣返流冠状动脉损害
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免疫功能变化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免疫功能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住院104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感染类型不同分为合并细菌感染组28例,单纯病毒感染组76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实验室数据(WBC、CRP、PCT、Glu、CKMB、ALT)、体液免疫水平(IgG、IgA、IgM)及细胞免疫水平(CD3^+、CD4^+、CD8^+、CD19^+)及预后。结果与单纯病毒感染组相比,合并细菌感染组在重症人数、热程、惊跳、呕吐、嗜睡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热峰、皮疹、抽搐、肺出血发生率及EV71检出率、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细菌感染组其PCT、Glu、CKMB、ALT水平更高(P<0.05),而WBC、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细菌感染组CD_3^+、CD_4^+、CD_8^+水平较低,CD_(19)^+、IgA、IgM水平较高(P<0.05)。结论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后临床表现加重,可能与细胞、体液免疫紊乱进一步加重有关,PCT在鉴别合并细菌感染上具有优势。可通过监测PCT早期发现细菌感染,给予积极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汤昔康李庆彦李汝霞刘春华刘晶晶
关键词:手足口病细菌免疫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