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震宇

作品数:20 被引量:51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9篇地幔
  • 8篇地幔柱
  • 7篇火成岩
  • 7篇大火成岩省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岩石
  • 4篇同位素
  • 4篇年代学
  • 4篇侵入岩
  • 4篇锆石
  • 4篇峨眉山大火成...
  • 4篇HF同位素
  • 3篇岩石圈
  • 3篇同位素组成
  • 3篇HF同位素组...
  • 2篇定年
  • 2篇玄武岩
  • 2篇岩浆
  • 2篇山岩

机构

  • 20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离子探针...

作者

  • 20篇罗震宇
  • 19篇徐义刚
  • 13篇黄小龙
  • 9篇何斌
  • 4篇位荀
  • 4篇马金龙
  • 3篇钟玉婷
  • 3篇杨启军
  • 3篇李洪颜
  • 2篇刘海泉
  • 2篇石玉若
  • 2篇邵辉
  • 2篇王焰
  • 1篇匡永生
  • 1篇燕滨
  • 1篇王雅玫
  • 1篇陈军
  • 1篇张传林
  • 1篇肖龙
  • 1篇邱华宁

传媒

  • 5篇岩石学报
  • 4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科学通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2006年全...
  • 1篇第一届中国大...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6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峨眉山玄武岩的截至年龄及其与end-Guadalupian生物大灭绝事件的时间耦合关系
<正>最近几年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对峨眉山玄武岩的年龄及其持续时间一直没有很好的制约。本文通过对峨眉山玄武岩顶部酸性凝灰岩、宣威组底部沉积物和四川朝天中晚二叠世界线粘土岩的地球化学研究和锆石SH...
何斌徐义刚黄小龙罗震宇史玉若杨启军余松月
文献传递
用沉积记录来估计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前的地壳抬升幅度被引量:72
2005年
玄武岩喷发前公里规模的地壳抬升是大火成岩省地幔柱成因的一个重要标志,此类地质证据的缺乏反过来被一些学者用来否定地幔柱学说。本文在厘定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冲积扇沉积记录的基础上,根据茅口组顶部的剥蚀特征,估算峨眉山地幔柱上升造成的地壳抬升幅度大于1000m,这与CampbellandGriffiths的地幔柱理论模型基本吻合,从而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地幔柱形成机制,乃至激烈争议中的地幔柱学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何斌徐义刚王雅玫罗震宇王康明
关键词: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幔柱地壳抬升
塔里木大火岩省的主要特征及地幔柱孕育模型
木盆地内部发育的喷出岩和侵入岩在空间上常相互伴生,但在形成时间上往往是喷出岩早于侵入岩约10个百万年形成,暗示它们可能分别是两期岩浆活动的产物.最新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工作及文献资料揭示两者在形成时代、地球化学性质和来源等...
徐义刚位荀罗震宇刘海泉
关键词:岩浆活动地幔柱
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的岩石圈和地幔柱贡献:柯坪玄武岩和巴楚辉绿岩墙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
塔里木盆地早二叠世岩浆岩覆盖面积达250 000 km(Tian et al.,2010;Yang et al.,2007),以玄武岩为代表的喷出岩形成较早(~290 Ma)(Yu et al.,2011b;Zhang ...
位荀徐义刚黄小龙罗震宇张传林ZHAO JianxinFENG Yuexing
文献传递
中国北天山晚石炭世白杨沟火山岩的成因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中国北天山作为中亚造山带西部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晚古生代的构造背景长期存在板内裂谷环境和岛弧环境两个截然不同的认识,有些学者还提出该地区有塔里木地幔柱的影响,从石炭纪到二叠纪均发育大量的双峰式火山岩。为了厘定其石炭-二叠纪模糊不清的构造属性以及火山岩的地质特征,本文对北天山博格达隆起带白杨沟地区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套火山岩由枕状玄武岩、块状玄武岩、安山-英安质熔结凝灰岩、流纹岩和火山角砾岩组成。安山-英安质熔结凝灰岩和流纹岩属于Ⅰ型酸性岩,与枕状玄武岩及块状玄武岩整合接触。海相棘皮类化石的发现以及锆石SHRIMP U-Pb年龄(~311Ma)的测定指示这套白杨沟火山岩应属于晚石炭世祁家沟组。同时,安山-英安质熔结凝灰岩的发现表明白杨沟火山岩剖面并非双峰式火山岩,但与双峰式岩浆(玄武质和流纹质岩浆)有密切的成因关系。MELTS模拟计算指示白杨沟流纹岩和熔结凝灰岩不是与其共生的玄武岩高度结晶分异的产物。与含水玄武质岩石的部分熔融实验对比,正的ε_(Nd)(t)值(+5.9^+7.5)以及岛弧特征的微量元素性质则表明白杨沟流纹岩和熔结凝灰岩主要由含水的新生岛弧玄武质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流纹岩很可能代表新生地壳部分熔融的直接产物。然而熔结凝灰岩中发育玄武质和长英质两类浆屑,大量斜长石晶屑的发育以及负Eu至正Eu异常(δEu=0.8~1.1)暗示安山-英安质熔结凝灰岩还受岩浆混合作用和长石堆晶作用的影响。结合博格达晚石炭世玄武岩的研究,本文认为博格达晚石炭世应为洋内岛弧后弧或弧后环境,与北天山洋(或称为准噶尔洋)向南俯冲有关。博格达隆起带石炭-二叠纪构造属性的转变很可能与东准噶尔弧和博格达弧在石炭-二叠纪界限时期发生的弧-弧碰撞作用有关。
颉炜祝近近罗震宇徐义刚
关键词:晚石炭世熔结凝灰岩
滇西腾冲-梁河地区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82
2009年
滇西腾冲-梁河地区位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东侧,区域内广泛分布的中、新生代花岗岩(简称腾梁花岗岩)由古永岩群、宾榔江岩群的若干个花岗岩体组成,以岩基、岩株、岩墙状态产出。花岗岩呈现带状沿着一系列北北东向弧形断裂平行分布,展示明显的同构造剪切被动侵位和岩墙扩展侵位特征。岩浆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显示,东侧的古永岩群花岗岩结晶年龄为白垩世晚期(76~68Ma);而西侧的槟榔江岩群花岗岩结晶年龄为稍晚的始新世(53Ma)。腾梁花岗岩主要为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条纹长石花岗岩、伟晶花岗岩,缺少典型的富铝矿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腾梁花岗岩是起源于中下地壳的过铝-强过铝高钾钙碱性花岗岩,源岩是富含泥质的硬砂岩,并具有岛弧-后碰撞花岗岩特征。由于喜马拉雅新特提斯封闭及印度陆块与亚洲陆块的陆陆碰撞发生于65Ma,进一步推测腾梁花岗岩是新特提斯封闭到陆陆碰撞造成陆壳增厚所引起的中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腾梁花岗岩是冈底斯的东延部分,但在形成机制上,与冈底斯花岗岩具有明显的差别。
杨启军徐义刚黄小龙罗震宇石玉若
关键词:U-PB定年陆陆碰撞
山东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侵入岩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2007年
  对山东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侵入岩中锆石的原位Hf同位素分析显示,形成于新太古代(上交点年龄~2.5 Ga)的继承锆石具有正的εHf(t)值(+8~+1),Hf同位素模式年龄集中在2.6~2.8 Ga,与辽宁古生代金伯利岩中基性下地壳捕虏体中锆石Hf组成和Hf模式年龄十分一致,Hf模式年龄也与研究区变质岩和花岗岩的全岩Nd模式年龄相同.……
徐义刚罗震宇马金龙黄小龙
关键词:锆石HF同位素侵入岩
山东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侵入岩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正>对山东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侵入岩中锆石的原位Hf同位素分析显示,形成于新太古代(上交点年龄~2.5 Ga)的继承锆石具有正的εHf(t)值(+8 ~+1),Hf同位素模式年龄集中在2.6~2.8 Ga, 与辽宁古生代...
徐义刚罗震宇马金龙黄小龙
关键词:锆石HF同位素侵入岩
文献传递
山东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侵入岩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被引量:29
2007年
对山东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侵入岩中锆石的原位Hf同位素分析显示,形成于晚太古代(上交点年龄~2.5Ga)的继承锆石具有正的ε_(Hf)(t)值(+8~+1),Hf同位素模式年龄集中在2.6~2.8Ga,与辽宁古生代金伯利岩中基性下地壳捕虏体中锆石Hf组成和Hf模式年龄十分一致,Hf模式年龄也与研究区变质岩和花岗岩的全岩Nd模式年龄相同,因此,这些继承锆石来自于晚太古代由岩浆底侵形成的基性下地壳。新生锆石出现在继承锆石周围或者以独立颗粒出现,其U-Pb年龄为177Ma和132~126Ma,ε_(Hf)(t)值均为负值(-23~-1)。山东中生代侵入岩的形成与富集岩石圈地幔,亏损地幔和地壳三个端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其中根据来源于晚太古代下地壳的侏罗纪铜石二长花岗岩限定的研究区下地壳ε_(Hf)(t)平均值为-20,根据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早白垩纪沂南辉长岩限定的富集地幔端员的ε_(Hf)(t)为-16。部分样品锆石ε_(Hf)(t)变化非常大(-20~-1),示踪了岩浆作用过程中亏损地幔物质的参与程度的逐渐增强。这种变化是华北晚中生代岩石圈大规模减薄作用的结果。
徐义刚巫祥阳罗震宇马金龙黄小龙谢烈文
关键词:锆石HF同位素侵入岩岩石圈演化岩石成因
地幔柱大辩论及如何验证地幔柱假说被引量:79
2007年
目前关于地幔柱存在与否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地幔柱学说的三个假设上:(1)起源于地球核幔边界缓慢上升的细长柱状热物质流;(2)热点下具有异常高温地幔;(3)地幔柱是相对静止的。这三个方面的验证需要今后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岩石学和古地磁等学科的综合运用和进一步的工作。文中认为,地幔柱学说依然能合理地解释地球上一级地质现象,反对地幔柱的学者过分强调了一些小尺度的与地幔柱理论不符的细节,而小尺度地壳特征显然还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鉴别老地幔柱:(1)大规模火山作用前的地壳抬升;(2)放射状岩墙群;(3)火山作用的物理特征;(4)火山链的年代学变化;(5)地幔柱产出岩浆的化学组成。研究表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满足其中的3到4个指标,因此地幔柱是形成峨眉山玄武岩的主要动力学机制。
徐义刚何斌黄小龙罗震宇朱丹马金龙邵辉
关键词:地幔柱大火成岩省峨眉山玄武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