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3篇晚期
  • 3篇胃癌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化疗
  • 3篇非小细胞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3篇肺癌
  • 2篇益气
  • 2篇肿瘤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细胞减少
  • 2篇疗效
  • 2篇免疫
  • 2篇免疫功能
  • 2篇模型鼠
  • 2篇胶囊

机构

  • 10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杨杨
  • 7篇严丹
  • 4篇李春姗
  • 2篇韦艾凌
  • 2篇石玮
  • 1篇陈勇
  • 1篇马家宝
  • 1篇李春珊
  • 1篇杨正腾
  • 1篇程纬民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替吉奥胶囊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顺铂治疗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初治或复治),采用数字抽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使用替吉奥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56.7%)显著高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受益率(73.3%)显著高于对照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口腔黏膜炎、腹泻、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眩晕、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的Ⅲ-Ⅵ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顺铂治疗方案的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李春姗杨杨严丹
关键词:胃肿瘤顺铂
养正消积胶囊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养正消积胶囊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术后化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0例。所以患者均采用奥沙利铂+S-1方案或XELOX方案,对照组化疗过程中针对不良反应给予降脂、保肝利尿等处理,实验组在化疗过程中加用养正消积胶囊。结果:实验组血液系统、胃肠道系统与不良反应例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CD4^+/CD8^+高于治疗前,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NK低于治疗前,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正消积胶囊可降低胃癌术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与其可调节细胞免疫有关。
严丹杨杨李春姗
关键词:胃癌化疗细胞免疫养正消积胶囊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静脉血循环肿瘤细胞计数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静脉血循环肿瘤细胞计数(CTC)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16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16例健康人分别作为对照1、2组,调查患者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循环肿瘤细胞计数,了解其在临床中的价值。结果腺癌患者CK—FITC表达率为95.8%,CD326APC表达率为94.5%,两者共同表达率为94.6%;鳞癌患者CK—FITC表达率为93.7%,CD326APC表达率为93.9%,两者共同表达率为94.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2.89、1.36、2.14,均P〉0.05),观察组外周静脉血循环肿瘤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且患者治疗前外周静脉血循环肿瘤细胞阳性率也要高于治疗后。结论外周静脉血循环肿瘤细胞计数能够对患者疾病发展进程进行测定。
李春珊杨杨严丹
关键词:静脉细胞计数肿瘤
益气化瘀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2例,按照随即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则采用益气化瘀法联合化疗进行治疗,治疗42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1.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30.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显著提高疗效,近期治疗效果显著。
杨杨
关键词:益气化瘀法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毒结清丸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其肝脏毒性评价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开展毒结清丸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试验及其肝脏毒性评价,为毒结清丸在临床用药安全方面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 dpf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暴露在不同浓度毒结清丸水溶液中,绘制最佳"浓度-死亡率"效应曲线,计算毒结清丸对斑马鱼的最大非致死浓度(MNLC)和LC_(10),并对其急性毒性进行评价;通过分析斑马鱼肝脏面积、肝脏不透光度、卵黄囊面积和肝脏病理切片来评价毒结清丸对斑马鱼的肝脏毒性。结果:毒结清丸对斑马鱼的MNLC为674μg·mL^(-1),LC_(10)为741μg·mL^(-1),毒性靶器官为肝脏;毒结清丸对斑马鱼肝脏面积和肝脏不透光度均没有明显影响,674μg·mL^(-1)和741μg·mL^(-1)质量浓度组可诱发斑马鱼卵黄囊吸收延迟;肝脏病理学分析显示,给药组与正常对照组相似,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在MNLC和LC_(10)的浓度下,毒结清丸仅引起卵黄囊吸收延迟;斑马鱼肝脏面积、肝脏不透光度和肝脏病理切片未见明显异常。
马家宝李文莉陈勇陈勇程纬民程纬民杨杨
关键词:斑马鱼急性毒性肝脏毒性
海参多糖对白细胞减少症模型鼠造血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4年
目的 :探讨海参多糖对白细胞减少症模型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海参多糖小剂量组、海参多糖中剂量组、海参多糖大剂量组)进行研究,在不同实验阶段测定其骨髓有核细胞数、外周血象及DNA含量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实验的第11d,模型组小鼠与海参多糖中剂量组小鼠的PLT、Hgb指标相比较差异显著。在实验的第14d,各海参多糖组小鼠、阳性对照组小鼠与模型组小鼠的WBC指标相比较差异显著。在实验的第14d,海参多糖中剂量组小鼠的PLT、Hgb、RBC指标明显回升,而阳性对照组小鼠的PLT、Hgb、RBC指标无明显变化。海参多糖大剂量组、海参多糖中剂量组小鼠与阳性对照组小鼠骨髓中有核细胞的数量及DNA的含量相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为白细胞减少症模型鼠应用海参多糖进行治疗可取得改善其骨髓的造血功能、恢复其机体中白细胞的含量等作用,这一研究结果可为临床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提供相关的药理学参考数据。
杨杨石玮严丹韦艾凌
关键词:造血功能
益气解毒法结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分析及对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法结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组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仅采用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结合益气解毒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60.00%)明显高于对照组(37.50%),且差异统计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变化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K活性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EA显著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解毒法结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提高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杨杨
关键词:益气解毒法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
滋养脾阴汤治疗胃黏膜异型增生的疗效及对Bcl-2、p5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滋养脾阴汤治疗胃黏膜异型增生临床疗效及对Bcl-2、p5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6例胃黏膜异型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与治疗组(33例)。对照组予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给予滋养脾阴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Bcl-2和p53阳性表达指数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高于对照组(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p53呈强阳性表达,颗粒更为粗大且有的呈融合状,Bcl-2阳性表达情况明显偏弱,颗粒密度也明显降低;治疗组治疗后Bcl-2阳性表达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53阳性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滋养脾阴汤治疗胃黏膜异型增生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明显降低患者Bcl-2基因阳性表达,提升p53抑癌基因阳性表达。
严丹杨杨李春姗
关键词:胃黏膜异型增生BCL-2P53
养阴清热通络方联合西药对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MUC5AC、内皮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养阴清热通络方联合西药对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胃黏膜黏蛋白5AC(MUC5AC)、内皮素(ET-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2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与治疗组41例。治疗组给予养阴清热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治疗,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浆ET-1、MUC5 AC阳性表达积分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CEA、CA19-9水平及血浆ET-1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MUC5 AC阳性表达积分均明显增加(P均<0.05),且治疗组MUC5 AC阳性表达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2组均未发生严重用药不良反应。结论养阴清热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胃癌前病变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清CEA和CA19-9水平和血浆ET-1水平,增加MUC5 AC阳性表达,安全可靠。
严丹杨杨李春姗
关键词:西药胃癌前病变内皮素
海参多糖对白细胞减少症模型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减少症模型鼠中,海参多糖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小鼠120只,在拮抗试验中取60只,随机按6组划分,模型组及实验1~4组就白细胞减少症模型进行建立,实验1~4组取不同剂量海参多糖腹腔注射,模型组取生理盐水注射,对照组不特殊处理,后行白细胞计数;预防试验中,取小鼠60只,分组同上,取海参多糖不同剂量对实验1~4组腹腔注射,模型组注射Cyl00mg/(kg·d),对照组不特殊处理,对白细胞进行计数。结果:取海参多糖25~100mg/(kg·d)注射的实验组在拮抗试验的第6d,脾指数及白细胞变化率均高于模型组(P〈0.05)。取海参多糖25~lOOmg/(kg·d)注射的实验组在预防试验中,白细胞变化率较模型组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细胞减少症模型鼠采用海参多糖应用,对免疫功能有保护作用,可指导临床应用。
杨杨石玮严丹韦艾凌
关键词:免疫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